贯休诗中“一剑霜寒十四州”,到底是指哪钱镠所占的哪十四州?

泠泉映月明 2025-02-22 16:20:14

公元895年董昌在越州(今绍兴)自立为帝,建立大越罗平国,改元顺天,并下旨任命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钱镠虽然没有接董昌的封赏,但接受了唐昭宗给的“彭城郡王、浙东道讨招使”的任命(暗中积极准备出兵讨伐董昌),于是大宴宾客。

钱镠雕像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诗僧贯休刚好也游历到杭州,应邀参加了钱镠的盛宴。有宴必有诗,这是大唐文化的一部分。于是文人墨客们一边喝酒吃肉一边纷纷作诗,作什么诗?自然是颂扬的了,所谓吃人家的嘴软。贯休虽然是个出家人,但是他凡心未灭;到处游历也是想找到一个可以用武之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到杭州本来就是为了要见钱镠。所以贯休也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七律《献钱尚父》,当场技压群雄,喝彩一片。诗中最让人惊艳的一句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一剑霜寒十四州钱镠看到了贯休的诗,十分开心,哈哈大笑。不过还没没有笑完就不笑了,因为当时钱镠只占据了两浙一十三州的土地(贯休给他加了一州),但他那时候野心十足,心中是要占据全天下,于是就命贯休把“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要知道当时比钱镠牛得太多的杨行密的吴国,也不过占据有27州、后来的南唐国最盛时也不过据有35州而已。贯休和尚虽然有拍马屁的一面,但他的独立人格还是有的。听说要他改十四州为四十州,这让他内心地非常不爽:“老子这诗这水平。岂能是你一个武夫想要改就能改的?”贯休于是从席中站起来高声道:“州难添,诗亦难改。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 ”这番话说完贯休拂袖而去,留下满堂宾客和钱镠瞠目结舌。

贯休和尚不过还是要表扬一下钱镠,毕竟他没有对贯休和尚不利,不然,前蜀皇帝王建就少了一位会作诗会画画的“国师”了。话说回来,钱镠到死功绩也就是只占据了十三州,不要说四十州了,连十四州也没有。“一剑霜寒十四州”其实应该改为“一剑霜寒十三州”。那为什么钱镠的一生就止步于十三州了呢?因为吴越国本来就是偏居海边一隅,南边是闽国,其余的各个方向都是吴国(后为南唐国) ,以钱镠的实力,别说从人家手中抢地盘了,就算是能保证自己不灭国,就是万幸了。

吴越国一直被南唐国压着打,没有被灭国已经是万幸了所以钱镠后来确定了国策“不称王”,还算是明智的。有网友问:钱谬的两浙“十三州”到底是哪十三个州?这十三州是:杭州、越州(绍兴)、湖州、温州、台州、明州(宁波)、处州(丽水)、衢州、婺州(金华)、睦州(治所在今建德)、秀洲(嘉兴)、苏州和福州。

钱镠的吴越国一十三州(注:吴越国时期的十三州辖区略同于今天这十三座城市所辖,但不完全相同。)钱镠一开始有理想(占四十州)是好的,但现实不允许的情况下及时躺平(保有十三州),也是正确的。所以说钱镠是个聪明的人。

#图文创作激励计划#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