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食物是“藏油大户”!危及心血管,疾病找上门!

马谡康康 2024-04-14 02:21:31

近年来,随着传统美食的创新与复兴,其中一道饭桌新宠——炸蛋在柳州螺蛳粉中的登场,可谓是悄然间火遍了大江南北。

炸蛋的独特风味和吸引眼球的外观,让它迅速成为了众多螺蛳粉爱好者的新宠。

但当炸蛋这一“重油份子”出现在面前时,不由得开始反思:我们在追求味蕾上的极致享受时,是否也该对身体的负担给予足够的重视?

01

炸蛋惊人的吸油率

炸蛋作为一种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打散后的鸡蛋与油脂的密切接触,使其吸油率惊人。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数据显示,炸散鸡蛋的吸油率高达43%,这一数据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甚至更为离谱,炒鸡蛋的油脂吸收率能达到78.1%~88.2%。

这种高吸油性是因为打散的鸡蛋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和在搅打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以及蛋黄中的卵磷脂所起的乳化作用。

因此,炸蛋的制作充分发挥了鸡蛋吸油的天然潜力,使其成为了油脂的“超级携带者”。

02

一个炸蛋,能吸多少油?

有一些网友做过实验测试炸蛋能吸多少油,在使用一个鸡蛋的情况下,炸完后,锅中的油少了47克。

一般来说,一克油的热量有大约9千卡,这样看来,一个炸蛋的热量就已经接近550千卡了。

与此相比,麦当劳的一份大薯条只有390千卡,这让人不禁觉得炸蛋的热量实在是太高了。

此外,炸蛋中的油在加热过程中会挥发,但由于家用油的温度和炸制时间有限,挥发的油量并不会很大。

此外,由于打发不到位、蛋液入油的高度和油温等原因,自己做的炸蛋并没有市面上的炸蛋那样蓬松和拉丝。

这也意味着与油的接触面积还没有充分开发,因此蓬松的炸蛋可能吸油量更高。

另外,当把炸蛋放进螺蛳粉或其他食物中时,它还会吸收更多的油和汤汁。

因此,可以说一个炸蛋可能会含有30到50克的油,远超过每天摄入的油量建议。

过量的油脂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此外,油脂还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和肥胖问题。

因此,需要谨慎摄入过多含油食物,特别是炸制食品。要注意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以保持身体健康。

03

炸蛋使用的油并非“优质油”

目前,炸蛋时使用的油普遍是三种:棕榈油、大豆油和起酥油。它们在油炸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问题。

棕榈油的问题:饱和脂肪含量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建议摄入量不超过每日总热量的 10%。

大豆油的问题:高温下不稳定,易产生有害物质,如致癌物和过氧化物,甚至反式脂肪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将其用于炖、煮、炒类菜肴。

起酥油的问题:如果是氢化植物油制作的起酥油,存在反式脂肪酸的可能性。

尤其对于一些低价小作坊产品或没有食品标签的预制炸蛋,消费者需谨慎选择。

综上所述,商家在选择用来制作炸蛋的油时需要考虑其饱和脂肪含量、稳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以确保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04

如何正确吃螺蛳粉?

知道了炸蛋惊人的吸油率,可能很多人都会犯难,螺蛳粉到底能不能吃呢?还想吃的话要怎么办呢?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1、选择新鲜的螺蛳粉。在购买螺蛳粉时,尽量选择新鲜的产品。

可以选择去正规饭店或者食品市场购买,确保食材新鲜,避免食用过期或者变质的产品。

2、正确烹饪。因为螺蛳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细菌,所以在烹饪时一定要确保彻底煮熟。

只有将螺蛳煮熟才能消除这些风险,保证食品安全。此外,也要注意不要过度煮,以免影响口感。

3、少放调味料。可以选择清淡口味的汤底或者清水来煮螺蛳粉,这样既可以保留食材原有的风味,也可以帮你减少摄入食品添加剂。

4、注意食用方式。在食用螺蛳粉时,建议慢慢咀嚼,不要快速吞咽,这样可以更好地消化食物,避免消化不良。

另外,在吃完螺蛳粉后,可以适量喝些温水,有助于消化。

5、适量食用。尽管螺蛳粉美味,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

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建议控制每次食用的分量,避免频繁食用。

写在最后

美食的追求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食物背后的科学和健康,将“吃”的艺术与“吃得健康”相结合,让每一顿饭都成为身心享受的盛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