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徐帅亲自批条子协调郑维山问题,却没人管,徐:给我接韦国清

百年小人物 2024-08-19 21:02:57

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1996年的一天,江西南昌昌北机场的一个飞机上,下来了两位身穿老式绿军装的老军人,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他们精神矍铄,步履稳健,军人气场扑面而来。其中一位老军人就是郑维山将军。

他们此行是为了“重走”长征路。虽然有军区开的介绍信,但每到一处,他们都不找当地的驻军,而是像普通游客一般参观各个红色景点。

当他们每来到一个当年作战的地方时,便打开茅台酒,点燃香烟,将酒倒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将烟摆放在那里。然后缓缓举起右手,久久不肯放下,要是走近看的话,能够一下子看到他发红的眼圈。

就这样,首长在每一处都用茅台酒、中华烟祭奠长眠于此的英烈们。他们带的名烟、名酒是公家的,是为了给死去的战友享用的。因此,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他们从没动过这些东西。

这一年,郑维山的大儿子郑勤出任师长一职。他将儿子叫到跟前,严肃地说道:

“要想当好一名指挥员,首先要爱兵,而严格就是爱。其次,要求别人做的,你自己首先要做到。否则,部队就不会真正有战斗力……”

郑勤从这番话中,深刻感受到了父亲对部队建设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成为了他日后带兵的一个重要原则。

此前,郑维山的次子郑伟卫随部队赴边境参战前,他还鼓励儿子说:

“大丈夫为国尽忠,天经地义!”

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上阵杀敌,郑维山始终勇敢果断,敢打敢冲。他不愧为毛主席所评价的:

“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

郑维山13岁便投身于革命,为父亲给地下党送信。参加红军后,他曾担任过徐向前的传令兵。后来才调到了红四方面军。

在徐向前手下工作时,郑维山跟着他打了不少胜仗,耳濡目染下,他对打仗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对此,徐向前十分欣赏他。

1933年7月,郑维山调任红9军第27师第81团政委。临行前,徐向前特意找他谈话,鼓励他说:

“在困难时候、关键时刻,要咬紧牙关,硬着头皮打,谁能硬着头皮打,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胜利。”

这番话,郑维山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在很多硬仗、险仗、恶仗中,郑维山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果断出击,胆大心细,又有责任心。

很快,郑维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更多人知道了红军里一个特别厉害的“娃娃政委”,是一员“猛将”。

1934年,郑维山调任88师政委,这支部队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在他的指挥下,这支开路先锋成为了红四方面军中的“夜老虎”,多次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

1936年底,郑维山的88师被编入西路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率领下踏上了西征之路。在马家军的重重包围之下,西路军全军受到了毁灭性打击,88师拼到最后也只剩下了师长郑维山和副师长熊得臣两人。

后来,郑维山一路乞讨,逃过马家军的搜捕,只身一人孤零零地回到了延安。当他看到延安附近石壁上的革命标语时,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并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

西路军的失败也成为了郑维山和徐向前一生的痛。

新中国成立后,郑维山奉命入朝参战,并立下赫赫战功。回国后,他受到重用。

1955年到1971年,郑维山一直在北京军区担任要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郑维山为稳定军区情况,顶住压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70年8月,郑维山来到庐山,参加九届二中全会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围绕修改1954年宪法展开的。郑维山和其他参会代表一样,认为这次的庐山会议将会顺利进行。

会议前几天也的确如此,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将成为一次团结的、胜利的大会。

然而,会议却因为“六号简报”提前出笼令形势急转直下,被裹挟其中的郑维山也难逃一劫,他更是被毛主席误解跟林彪等人一起“搞突然袭击”。

1971年,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郑维山在阴谋集团的策动下遭到批判,被幽禁了8年之久,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直到全国形势好转,一大批军队领导、老干部获得解放,重回工作岗位。郑维山也回到了被北京,并被安排在招待所住了下来。

看着当前形势一片向好,郑维山心中十分高兴,更让他高兴的是,休息了这么多年后,他终于能够重新复出,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了。然而,虽然生活条件变好了,但关于他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却没有任何风声。这让他十分郁闷,享受着免费的好条件则更让他心里难受了。

于是,1980年春,郑维山思来想去,决定找自己的老上司徐向前元帅打听打听情况,希望他能够帮帮忙。

郑维山来到徐帅的住处后,两人高兴地握着手,久久不肯松开。这时的徐向前因为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日理万机。当他听说郑维山的情况后,当即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郑维山虽然回到了北京,但关于他的名誉恢复和工作安排问题,却是需要按照流程一步一步进行的。原则上要先由原单位向总政治提交相关材料。

由于这一时期有一大批像郑维山这样被平反的老干部,这就导致他们的问题积压了起来。至于工作安排,原本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加之按照郑维山的成绩和功劳,也不能随便给他安排个职务。

因为知道各种事情积压,所以,在听说了郑维山的处境后,徐向前并没有生气。他只是亲自给总政治部批了一个条子,要求他们尽快解决郑维山同志的问题。

徐帅的帮助令郑维山十分感动。但不知什么原因,几个月后,郑维山的问题依旧没有人过问。而这时,徐帅又因病住进了医院。病中,徐帅得知郑维山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自己批的条子没用后,震怒不已。得知郑维山计划来医院探望自己时,徐帅更是一口回绝,称自己“没脸见他。”

紧接着,徐帅便交代秘书说:“给我接韦国清”。

时任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接到徐帅的电话后,没等他开口,就听到对面的徐帅生气地说道:

“国清同志,之前让你们解决郑维山的问题,为什么迟迟没有动作?军区也好、总政治部也罢,这样对待有功的老同志,是会令大家寒心的,你马上重视起来,亲自核实办理,不要‘踢皮球’!”

徐帅很少有这么生气的时候,韦国清一听,当即表态说:“请徐帅放心,一定尽快安排落实。”

很快,郑维山的问题便被梳理清楚,恢复了名誉。1982年,郑维山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坐镇西北。

1998年夏天,郑维山因病住进医院,期间,他留下了一份遗嘱:

“我死后,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不进八宝山,不搞任何形式的送别仪式,骨灰撒在大别山、祁连山和河西走廊。”

几天后,郑维山又在遗嘱上加上了这样一条:“遗体交医院解剖后再火化。”同时,他又担心要把骨灰撒在祁连山一带给军区添麻烦,便又改为让家人撒到老家的山上。

2000年,郑维山病危之际,却突然拒绝治疗,医护人员见状,一个个急得不行。问起老将军原因时,他却表示“要省下钱来造军舰”。众人闻之,无不落泪。

2000年5月9日,郑维山在北京病逝,终年85岁。一位老共产党员、老战士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根据郑维山生前遗嘱,他的骨灰被家人撒在了故乡的狮峰山上。这里矗立着一块巨型石头,上面刻有“将军石”三个大字。

参考资料:延安文学2018年4期、今古传奇·人物版2023年4期、做人与处世2017年3期、党史博览2004年11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