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弃义?主动撕毁中国订单,拒赔10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

史书先生 2024-10-31 14:04:38

前言

我国与肯尼亚之间怎会出现如“农夫与蛇”般的情节?

2023年,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前脚刚访问完肯尼亚,而另一边肯尼亚就对中企和华人下手了,似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架势。

而这已经不是肯尼亚首次这么行事了,不仅曾单方面毁掉与我国之间的商业订单,而且还拒绝支付近乎10亿的违约金额。

在这当中,肯尼亚究竟担当着何种“角色”?

究竟所谓的毁约之举,是否会给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蒙上阴影?

“非洲之冠”的无奈

肯尼亚素有“非洲之冠”的美誉,这里拥有壮丽的东非大裂谷、奔腾的野生动物和神秘的原始部落,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旅游业”顺理成章地化作肯尼亚产业中的“中流砥柱”,亦是主要外汇之源,其对该国经济的强劲支撑作用显著,绝不容忽视。

可辉煌的背后,却是肯尼亚难以掩盖的发展之困。

独立后的肯尼亚,长期为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程度低所累,致使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水平难以切实提高。

为扭转当前态势,肯尼亚视旅游业发展为“头等要事”,然而,现实中滞后的配套设施,特别是航空运输能力的不足,俨然成为该国旅游业前行的“阻碍”。

首都内罗毕的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堪称此困境之典型,这座存续六十余载的机场,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

狭小的航站楼,陈旧的跑道,简陋的设施,无法适配与日俱增的旅客需求,还极大折损了肯尼亚的国际形象,急待完善。

内罗毕机场的扩建,为肯尼亚政府当下急切施行的要务。

可是肯尼亚政府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即资金极度短缺,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其发展进程,带来诸多棘手难题。

为了筹措资金,肯尼亚政府向世界各国发出了合作邀请,但面对这个“投资大、回报慢”的项目,西方国家纷纷选择了观望,不愿轻易冒险。

当肯尼亚政府陷入一筹莫展的困境之时,我国慷慨地向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其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我国伸出援手

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意在强化国际合作,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促进全球发展与繁荣。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肯尼亚首都机场的扩建工程,恰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之精神相契合,这一项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望为当地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

2013 年,中肯双方郑重签署了有关内罗毕机场扩建工程的合同,这一举措为双方的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根据协议,我国将提供大部分的项目资金,并由我国企业负责项目的勘察、设计和施工。

对肯尼亚来说,我国所提供的资金与技术援助犹如雪中送炭,它能助力迅速提高首都机场运营水平,促进旅游业发展,引领相关产业完成转型升级。

我国参与肯尼亚首都机场扩建项目,既可助我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又能使其积累国际项目管理经验。

尤为重要的是,此举可增强我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大陆的扎实推进与落地生根。

他们从我国运来大型机械设备,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甚至还招募了大量的肯尼亚当地工人,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中肯两国建设者们并肩作战,在东非高原上谱写了一曲中非友谊的“赞歌”。

然而,未曾有人料到,这场初显诚挚的合作,竟最终沦为了一出“农夫与蛇”般的闹剧。

“过河拆桥”的背后

2016年,就在内罗毕机场扩建项目即将完工之际,肯尼亚政府却突然单方面宣布终止合同,并以“我国企业偷工减料”、“项目成本过高”等理由,拒绝支付高达10亿元人民币的违约金。

消息既出,舆论骤起。我国政府及人民强烈不满,斥责肯尼亚政府“背信弃义”,此不满之声,彰显正义之诉求。

肯尼亚政府坚称自身“问心无愧”,竟妄图把责任甩给我国企业,此等行径明显有失公允。

这场“罗生门”事件,将中肯两国都推向了尴尬的境地。

在这场“过河拆桥”的闹剧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中美博弈的阴影。

身为非洲的关键国度之一,肯尼亚向来是美国于非洲的重要同盟。其地位在双方关系中举足轻重,影响深远。

近年来,我国在非洲影响力持续增强,美方对中非合作关系渐生不安,且妄图凭借诸多手段加以阻挠。

肯尼亚首都机场的扩建工程,竟被美国当作遏制我国在非影响力的“把柄”,这般行径,彻底暴露其对他国发展的蛮横干涉。

与此同时,美国借提供经济援助与政治支持等方式,与肯尼亚政府拉近关系,妄图迫使肯尼亚于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在美国的压力与诱惑面前,肯尼亚政府竟最终“出尔反尔”,把我国企业“拒之门外”。

“背信弃义”的代价

肯尼亚政府的“精明算计”,在短时间内似乎取得了成效。

他们不仅摆脱了与我国合作的“负担”,还从美国那里获得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好处。

未曾料到,肯尼亚政府的所谓“小聪明”,最终竟致使他们承受了更为沉重的代价。

2016年之后,失去了我国企业的参与,肯尼亚首都机场扩建项目陷入了停滞,原本预计在2017年就能投入使用的全新航站楼,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与此同时,全球航空业迅猛发展,旅客运输量不断攀升,然而,内罗毕机场设施陈旧、运力匮乏等问题愈发突显,渐成制约肯尼亚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舒缓机场运营的巨大压力,肯尼亚政府无奈投入巨额资金,对陈旧的机场予以修缮。然而,这些仅能“治标不治本”的举措,不仅未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白白浪费了大量资金。

更为糟糕的是,2020 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使本就薄弱的肯尼亚经济遭受沉重冲击。

疫情期间,全球航空业几近停滞。在这般态势下,肯尼亚旅游业惨遭重创,经济亦陷入衰退之境。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肯尼亚政府终于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而要发展,就必须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航空运输能力。

他们开始怀念起曾经与我国合作的日子,也开始反思当初“过河拆桥”的错误决定。

“重修旧好”的契机

2021 年,肯尼亚新政府登台,矢志改善对华关系,重新启动内罗毕机场扩建项目,展现积极合作之态。

面对肯尼亚政府的“迷途知返”,我国政府和企业展现出了大国风范和宽广胸怀。

经友好磋商,中肯双方最终就重启内罗毕机场扩建项目意见统一。此次达成一致,为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促进当地发展。

2022 年,经由中肯两国建设者齐心协力,停工许久的内罗毕机场扩建项目最终得以顺利竣工。

崭新的航站楼巍然矗立,现代化设施完备齐全,内罗毕机场运营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东非重要航空枢纽,在地区航空运输中发挥关键作用。

内罗毕机场扩建项目的“峰回路转”,不仅是中肯两国关系“重修旧好”的象征,也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合作共赢,才是国际关系的正确相处之道。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肯两国带来合作共赢之机。

恰似桥梁连接彼此,推动共同发展,开启璀璨前景,肯尼亚务须珍视此契机,强化与我国的合作,携手助推本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

与此同时,肯尼亚需正视自身问题,竭力优化投资环境,守护外国投资者合法权益,从而为中肯合作营造更优渥的条件。

相信在双方齐心协力之下,中肯关系定能战胜当下之困境,进而迈向更为璀璨的明日,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肯尼亚总统:我们和中国一直是朋友》发布时间: 2024.9.4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