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之际,美国前任总统拜登终于站出来了,4月15日,拜登在芝加哥发表了其卸任后的首场公开讲话,并将矛头直指特朗普政府。

拜登
在此次公开讲话中,拜登痛批特朗普政府竟在短短不到100天的时间,就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破坏”,实在是令人震惊不已。
除了特朗普外,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政府效率部领导人马斯克也都遭到了拜登的强烈抨击。

特朗普和拜登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这场公开讲话中,拜登竟然只字未提“中美关税战”,难道在关税方面,拜登的立场和特朗普是一样的吗?

拜登
4月15日晚,美国前总统拜登在芝加哥的一场残障权益倡导者大会上,发表了卸任后的首场公开演讲,这场演讲被外界视为他重返政治舞台的标志性事件。

“中美贸易战”
但令人意外的是,尽管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拜登却对关税问题只字未提,反而将火力集中于抨击特朗普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

拜登
拜登在演讲中反复强调,特朗普政府上任不到100天已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
他指责特朗普通过裁减社会保障局(SSA)7000名员工、关闭地方办事处、削减技术部门预算等措施,导致该机构网站频繁崩溃,民众无法查询福利信息。

拜登
对此,拜登讽刺道:这就像科技公司的口号“快速行动,打破一切”,但打破的却是美国人的退休保障。

特朗普和马斯克
随后拜登还将矛头指向特朗普政府任命的“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后者曾公开称美国的社会保障是“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
但拜登却批评马斯克的政策“脱离实际”,并暗示特朗普试图挪用社保资金为富人减税。

卡罗琳·莱维特
这一指控与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的回应形成鲜明对比,莱维特在演讲前便提前反驳称,特朗普“始终保护守法纳税公民的福利”,并嘲讽拜登“本应更早睡觉”。
尽管拜登的演讲充满火药味,但外界关注的焦点却是他为何避谈中美关税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特朗普2024年胜选以来,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进一步升级,并扩大对半导体、光伏等战略产业的征税范围。
然而,拜登在演讲中未对此置评,这无疑引发了外界猜测:他在关税问题上是否与特朗普立场一致?

特朗普和拜登
其实从历史政策看,拜登和特朗普两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策略、盟友协作和产业聚焦这三个方面。
拜登任内并不追求产业链完全“回流美国”,而是试图通过关税施压,推动供应链向中国周边国家转移,并拉拢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形成替代网络。

贸易
例如,他曾鼓励美国企业将部分产能布局墨西哥,以避免对华依赖,而特朗普则主张全面“脱钩”,甚至威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

拜登
在盟友协作方面,拜登更注重联合盟友构建对华贸易壁垒,2024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背后便有美国游说的影子。

特朗普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无差别关税”策略不仅针对中国,还激怒了加拿大、墨西哥等盟友,导致多国对美国采取了对等反制。

图片来源于央视网
而在产业聚焦方面,拜登的关税政策更具“精准打击”色彩,主要针对中国新能源、半导体、医疗等中高端产业,同时维持日用品低关税以控制通胀。
特朗普则倾向于全面加税,甚至波及盟友,他的关税政策还被经济学家批评为“加剧通胀”。

拜登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的沉默或许与其政治处境有关,2024年大选中,他因辩论表现不佳退出竞选,而接棒的哈里斯最终败给特朗普。
此次演讲被视为民主党试图重塑舆论阵地的尝试,但党内对拜登的回归反应冷淡,此外,美国经济现状也让拜登难以直接否定特朗普的关税路线。

经济衰退
尽管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加税推高了通胀,但2025年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美国经济增长可能陷入停滞,核心通胀率仍居高不下。
这也导致拜登若公开反对关税,恐被质疑“放任中国竞争”,反而削弱其批评特朗普的正当性。

特朗普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拜登的演讲虽未提及关税,却暗含对特朗普经济路线的全盘否定。

拜登
两人在贸易策略上的分歧,本质是“精准遏制”与“全面对抗”的路线之争,但无论是社保体系的动荡,还是关税战的升级,最终承受代价的仍是普通民众与企业。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将决定美国在全球化时代的角色重塑,以及中美竞争的长期走向。

拜登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新民晚报2025年04月16日关于“卸任后首场公开讲话,拜登向特朗普政府‘开炮’”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环球时报2025年04月16日关于“拜登发表卸任后首次公开讲话,批评特朗普政府‘造成巨大破坏’”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红星新闻2025年04月16日关于“拜登卸任后首次公开痛批特朗普政府:不到100天,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令人震惊”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杭州日报2025年04月16日关于“拜登震惊:特朗普政府造成了如此巨大损害和破坏”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