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涛,1966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幼天赋异禀,学习成绩出众,对器械研究兴趣浓厚。1984年,李红涛凭借优异成绩考入浙大电子系,系统学习相关领域知识,成为当时掌握高级技术的知识分子。1988年,他随女友前往昆明,在昆明电阻二厂工作并结婚。
1990年,李红涛陷入与女大学生的婚外情,妻子知晓后伤心欲绝,他自己也陷入自责与痛苦之中。为摆脱情感困扰,李红涛接受同学邀请投身创业。因公司资金短缺,1992年,他凭借过目不忘的本领和机械功底,伪造公司银行印鉴,先后骗取汇款8万元和10万元。事情败露后,他的同学当场被捕,不久后李红涛也被拘捕。但在1992年4月18日,他趁民警疏忽解开手铐成功越狱,逃回昆明家中取走作案工具后,逃至贵阳。在贵阳,他盗得一辆奥迪车,后又在南宁盗得警车开回昆明。
1992年6月19日,李红涛在其情人所在大学校园被再次抓获,送进昆明市收容所。他交代犯罪事实后,策划并实施了第二次越狱,于1992年11月16日逃出收容所。之后在柳州,他故技重施盗车,因车坏将其骗至修理厂,车修好后开车逃离。1992年12月8日,李红涛第三次被抓。1993年2月,他被押解回昆明市第一看守所,同年11月1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诈骗罪、逃脱罪、盗窃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死刑。
在看守所等待判决期间,李红涛多次向管教民警提出做实验的请求,最终获得支持。他全身心投入“无刷电机”的研发,在接到死刑判决书后,更加争分夺秒。幸运的是,在死刑执行前一天,他成功研发出无刷电励磁电机。昆明市第一看守所向上级申请暂缓执行死刑,获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同意。1995年,李红涛凭借该电机荣获第五届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一等奖,同年3月16日,法院改判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此后,他又因多项发明获得减刑,1997年12月25日改判有期徒刑17年,2000年7月25日减刑两年,2002年7月1日减刑一年半。2002年,李红涛与昆明市第一看守所技术干警合作,研发出全电脑监狱监控管理系统,助力该所成为全国20家模范看守所之一。2009年,李红涛刑满释放,开启了全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