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朱、毛三位伟人相继离世。当时北京政坛正值风云变幻之际,突然传出了外交部长乔冠华被撤职的消息。对此,内部高层知晓原因,而继任者黄华却是一头雾水。
为什么要选黄华来“接棒”外交部长一职?从他的革命经历可以窥探一二。黄华原名“王汝梅”,因反对包办婚姻而离家外出求学。他是河北人,先是去了东北读书,东北被日军侵占后,黄华被迫转到北京,进入燕京大学读书。
在校期间,黄华组织师生们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黄华从报纸上看到红军已经到了陕北,他萌生了投身红军的念头。恰好此时,在燕京大学讲课的外教斯诺,想要到陕北采访,他邀请黄华担任他的翻译,黄华欣然接受。
1938年,在黄华的协助下,斯诺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震惊世界。2年前,胡宗南的部队围剿陕北红军,斯诺等人都离开了陕北,而黄华选择了留下来,之后的日子里,黄华完全听从组织的安排,他就像一块砖一样,哪里需要往哪搬。
1941年,黄华担任了朱德的政治秘书。1949年,任弼时调黄华到团中央工作。这时,周恩来让黄华到南京去,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进行沟通,黄华和司徒雷登是燕京大学的校友,两人是有共同话题的。虽然双方没有谈成什么,但从他和司徒雷登接触开始,黄华正式走上了外交舞台。
1953年,黄华去朝鲜参加了中朝和美韩的政治谈判。随后,黄华跟随周总理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后来,黄华躲过了“克什米尔公主”号暗杀事件,又参加了万隆会议。黄华的出色表现,深受周总理的器重。
“十年动荡”时期,黄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大多数的时间是呆在外国的。黄华那时虽然身在外,但他还是时刻关注着国内的运动。他很感谢周总理照顾他,在联合国的那段时间里,黄华认真工作,作为为数不多没有受到运动影响的外交官,黄华在外苦苦地撑着场子。
1976年的一天,黄华突然接到外交部的通知,让他马上赶回国内。当他听说乔冠华被撤职后,心里一惊。随后,黄华询问李先念到底是为何?李先念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用手指了一下自己的耳朵。
黄华马上接收到了这个信号。在当时的局势下,很多东西都不适宜讨论。聪明人之间的沟通,仅需要一个动作就够了。乔冠华受审期间,被检查出得了肺癌。在医院养病时,《人民日报》国际部的崔奇去看望乔冠华,乔冠华和崔奇聊天中,表达了他还有两件事需要完成。
一个是写一部外交回忆录,另一个是整理以前写的文章,将其编集成书。此后,《乔冠华国际述评集》、《童年·少年·青年》两本书都是在他死后问世。1983年,组织派人找乔冠华谈话,让他继续在外交战线上发挥作用。
尽管乔冠华当时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但他还是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不久,乔冠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
话说,黄华接任外交部长后,根据组织的指示,请回了大批老干部,很快把外交部的工作拉回了正轨。
1983年9月23日,在乔冠华病逝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则电讯,上面很简单地发布了乔冠华逝世的消息,短短40多个字的讣告,没有关于乔冠华的生平介绍,以及对他的一生功过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