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说这些话,孩子会不爱自己

钱志亮谈知识 2025-01-11 14:00:10

他解释道,我们虽然不是父母的翻版,但父母的言行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比如父母总是冲孩子大发脾气,居高临下地挑剔、控诉孩子,孩子长大后也会用同样挑剔的方式对待身边人。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把矛头对向别人,有的孩子则会反过来“审判自己”。

比如蛤蟆先生处于“父母状态”时就会不停地自我批判。

蛤蟆先生有一位严苛的父亲,对他的影响极大。

父亲严厉而正直,平常总能找到些什么来指责他,他会用非常不满的眼神看着他说:

“要我跟你说多少遍?不准这么做!”

只需一个眼神,蛤蟆先生就吓得发抖。

他总觉得自己没能达到父亲的高要求,而且永远也达不到。

母亲虽然安静,慈爱,但她对丈夫唯命是从。母亲从不会当着父亲的面抱他,甚至父亲在场时,还会更严厉地对待他,这种反复的态度也让他很困惑和痛苦。

大人那些严厉的批评声,慢慢变成蛤蟆先生内在的声音:大人永远都是对的,而自己永远是错的。

哪怕父亲已经离世,他也还活在那些批评声中,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

有一位年轻的朋友也曾聊过这个话题。

上学时,她的成绩优异,毕业后也在大企业上班,外人眼里十分优秀的她始终觉得自己很差劲,经常怀疑自己,犯了一点错,控制不住地开始自责。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也听到了很多来自父母的充满嫌弃的声音:

你讲话声音太小了;你的打扮太丑了;你走路能不能挺直腰板;你怎么上班了还不知道机灵点……

她就像一个浑身是毛病的小孩,永远做不到让父母满意。

父母对她的批评,也变成了她苛刻的自我批评。

02

孩子从不会觉得父母的话语有问题

他们只会觉得“自己有问题”

心理学家理查德·施瓦茨曾说:“成长中的孩子容易把感受转化为自我认知。因为父母不爱我,所以我不可爱;因为我遇到了不好的事情,所以是我不好。”

孩子从周围环境的回应中学习认识自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其中,最早的自我认知主要来自父母。

如果父母的回应总是很冷漠、很挑剔,孩子也会由此推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且深信不疑。

设想下面这个场景:

孩子捧来自己画好的画,你回应了微笑和赞美,孩子因此感到被关注、被鼓励,他会觉得很安心。

如果你忽视孩子,推开孩子,或是不留情面地挑画作的毛病,孩子则会感到失落和孤独。

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深深的羞耻感,但他不会觉得父母的回应有问题,只是会觉得是“自己有问题。”

在过于严苛的父母那里,孩子感受到的是挑剔、不满,他们很难拥有积极的感受,父母对他们的“攻击”,最终也转化成了他们对自己的怀疑。

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感受,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薄弱的、没有价值的,他们常常将责任和失败,全部归咎于自己“我不够好”上面。

在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内心充斥着大量对自己的攻击和责备,具体表现是:

经常责怪自己:都是我不好

给自己贴标签:我就是这么粗心大意

怀疑自己的能力:我肯定做不好这件事

无法坦诚面对称赞:没有什么了不起

甚至经常攻击自己: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

苍鹭先生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自我怀疑、自我贬低的思维习惯一旦陷进去,孩子也很难走出来。

03

提供“抱持性的环境”

帮助孩子发展出健康的自我

在教育中,很多老师经常提到一个词语叫作“严慈相济”,教育孩子可以严格,但要有恻隐之心。

大多数父母在生活中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前者,有时却很难带着恻隐之心去看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当孩子犯错,他们不会对孩子说:“你做了一件错事,让我很生气”,而是会对孩子说:“你真的是一个很糟糕的孩子。”

他们批评的态度里,很容易对眼前的孩子表达出不喜欢甚至厌恶的感觉。

这样的管教方式对孩子而言是最糟糕的。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令人痛心的问题:

有位家长骂孩子时,孩子不会反驳,只会回答:

“没关系,我就是垃圾啊”。

看似麻木不仁的回答背后,掩饰的是孩子无助、无望的内心。

这样的孩子,生活中不断遭受大人的评判,觉得自己在大人那里已经遭受了最终的“判决”,认定了自己不可爱、没有价值,试图通过这种自我攻击的方式,避免再次听到大人的羞辱。

每次我们聊到教养问题时,总是会有父母对我们诉苦,比起记住父母的爱,孩子最先记住的反而是那些让他们伤心的话语。

这是因为冷嘲热讽的话语孩子听得太多了,以至于掩盖了爱的声音。

很多父母的问题真的不在于对孩子是否严苛,而是忘了同孩子紧密联系,传达爱意与鼓励。

最后让孩子在“我不完美”“我不够好”“我不配”的声音中不知所措或是自暴自弃。

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抱持”,意思婴儿出现失调状态时,比如恐惧、愤怒、困惑、饥饿或疲倦的时候,父母能够容忍并陪伴他们。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抱持性环境”需要扩展到情绪和心理层面,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遭遇挫败时提供支持。

简单来说,在“抱持性环境”里,孩子“好的”“不好的”都能被接纳。

其中,允许不好的部分存在是最重要的。

孩子身上的不完美,父母懂得接纳,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又能带着善意去帮助他。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孩,更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健康的自我。

哪怕未来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评价和质疑,内心也没有那么容易被动摇。

因为父母的抱持,给了他们一个稳定的、强大的内核,也就没那么容易陷入自我贬低的声音里无法自拔。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