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仅半年就被废黜,却活到寿终正寝——这位吴越国君主的人生,堪称‘躺平界’的终极赢家?
公元947年的除夕夜,杭州王宫里灯火通明,年轻的吴越王钱倧正举杯宴请群臣。突然,一位老臣带着士兵破门而入,指着桌上的《钟馗击鬼图》冷笑:“大王画这图,是想杀我吧?”一场政变就此爆发。
而这场闹剧的主人公钱倧,为何成了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之一?他又如何从权斗旋涡中全身而退?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位“倒霉皇帝”的逆袭剧本。

含着金汤匙出生,却摊上‘地狱难度’副本
钱倧(929年—975年),原名钱弘倧,出生在杭州临安的钱氏家族。他的祖父是吴越开国君主钱镠,父亲钱元瓘是第二代国王,哥哥钱佐则是第三代。这个家族堪称“五代十国版豪门”——祖孙三代统治吴越国72年,还因“纳土归宋”的明智抉择,被后世称为“最会站队的王室”。
但钱倧的童年并不轻松。作为钱元瓘的第七个儿子,他既非嫡长子,也非母亲最宠爱的孩子(生母是鲁国夫人鄜氏)。更惨的是,他出生时吴越国已进入“守成模式”:北有中原王朝虎视眈眈,南有南唐、闽国互相撕咬,国内还有一群跟着爷爷打天下的骄兵悍将。用现代话说,这就是个“地狱难度”的继承剧本。

从‘备胎’到国王:一场意外的上位
钱倧原本只是个“闲散王爷”,但历史总爱开玩笑。947年,他的哥哥钱佐突然病逝,年仅20岁。由于钱佐的儿子年幼,按吴越国“兄终弟及”的传统,18岁的钱倧被推上王位。史书记载,他“性格刚严”,一上台就搞了个大动作:连杀杭州、越州三名渎职官吏,吓得群臣直哆嗦。
但问题来了——钱倧接手的是个“权臣当道”的烂摊子。最棘手的当属三朝元老胡进思。这位老将自恃拥立有功,整天指手画脚。某日,钱倧发现官府上报“查获千斤牛肉”,转头问胡进思:“一头牛能有多少肉?”老胡答:“最多三百斤。”钱倧当场打脸:“那你明知官吏造假,为何不早说?”原来胡进思年轻时当过屠夫,被戳穿老底后羞愤难当,两人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权斗大戏:从‘打工人’到‘工具人’
钱倧本想把胡进思外调当刺史,结果老胡直接回怼:“老子就要在中央混!”更绝的是,胡进思在家摆了个钱佐牌位,天天披头散发哭诉:“先王啊,您弟弟欺负我!”活脱脱一个“戏精老臣”。
忍无可忍的钱倧决定搞个“年终大扫除”——在947年除夕夜宴上,他让画工献上《钟馗击鬼图》,还亲自题诗暗讽胡进思是“恶鬼”。没想到老胡秒懂,当场带兵杀入宫殿,把皇帝锁进小黑屋,假传圣旨说:“大王中风了,传位给弟弟钱俶!”这场政变堪称史上最潦草的篡位:从发难到换人,只用了一夜。

废帝生存指南:如何优雅‘躺平’二十年
被废后的钱倧,反而开启了人生高光时刻。弟弟钱俶把他安置在绍兴衣锦军私宅,配了保镖队长薛温,还撂下狠话:“谁敢动我哥,你们就往死里打!”果然,胡进思派去的刺客刚翻墙就被团灭,钱倧从此过上了“退休老干部”生活:写诗、教孙子、围观弟弟治理国家。
就这样,他硬生生熬死了所有政敌。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时,钱倧还能淡定吃瓜:“老弟啊,你看着办吧。”最终钱俶“纳土归宋”,钱氏家族全员善终,堪称古代版“躺赢天花板”。

历史评价:是‘废柴’还是‘幸运儿’?
史书对钱倧的评价两极分化
差评党:苏轼的祖宗苏舜钦吐槽他“寡谋失位”,《十国春秋》直接盖章“性刚严而少断”。
好评党:宋朝皇帝追封他“让王”,夸他“敦揖让而斯在”,毕竟没搞复辟给弟弟添堵。
但换个角度看,钱倧可能是五代十国最聪明的失败者:干不过就撤,保命最重要;配合弟弟“纳土归宋”,让钱氏子孙从钱学森到钱钟书闪耀千年;被废后淡定的躺平,气死政敌不偿命。
钱倧的故事告诉我们:当皇帝未必是人生巅峰,能笑着活到最后一集才是真本事。下次去杭州旅游,别忘了到钱王祠看看——那个被画进《钟馗击鬼图》的倒霉蛋,其实是个深藏不露的生活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