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语电影圈的热闹非凡,国内有《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大爆,全球票房强势攀升,国外则有《生息之地》和《想飞的女孩》成功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然而,本应是华语电影扬眉吐气的时刻,却在电影节首映后变了味——两部华语片口碑双双暴跌,尤其是《想飞的女孩》,更是稳居媒体评分榜倒数第一,一时间成为影迷热议的焦点。
《生息之地》和《想飞的女孩》原本备受期待,毕竟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并不多,能进入主竞赛,起码在电影节评审眼里是有一定水准的。但现实是,《生息之地》稳居倒数第三,而《想飞的女孩》更惨,直接垫底。
尤其是《想飞的女孩》,由曾在《嘉年华》中大放异彩的文淇和“谋女郎”刘浩存主演,本该是一部具备口碑潜力的作品,但首映后却遭遇了铺天盖地的差评。有影评人表示,影片的剧情充满刻板印象和陈旧套路,吸毒的父亲、破碎的家庭、暧昧的表姐妹关系、未婚先孕等元素堆砌得毫无新意。
作为00后小花,刘浩存一直被贴上“天选谋女郎”的标签,从《一秒钟》到《送你一朵小红花》,她的资源一直很好,但演技却饱受争议。此次柏林电影节,她和文淇携手亮相红毯,展现青春魅力,但在接受采访时,刘浩存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当记者问她如何与角色建立联系,以及拍摄过程中的挑战时,她直接用英文夸赞导演很专业,随后又绕了一大圈,讲述自己很喜欢柏林电影节的氛围,并享受这次文化交流。全程答非所问,完全回避了记者的提问,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不少网友看完后表示:“这不就是王一博和赵露思被嘲‘绝望的文盲’时的翻版吗?”甚至有影迷调侃:“王一博、赵露思、刘浩存,可以组成‘三大文盲联盟’了。”
演员封柏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一些华语电影去柏林电影节的目的并非真正为了电影艺术,而是单纯为了“镀金”——借着国际电影节的名头,回国后大肆宣传,再利用所谓的“国际大奖”包装自己,从而在国内市场捞金。
他的话可谓一针见血,毕竟这几年确实有不少华语电影打着“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旗号宣传,但作品质量却让人一言难尽。这次《想飞的女孩》和《生息之地》在柏林口碑崩盘,也让不少影迷开始怀疑它们的入围是否真的靠作品实力,还是仅仅依靠运作?
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但近年来,真正能打出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屈指可数。以往如《卧虎藏龙》《霸王别姬》这样的经典,放到今天依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而现在,一些电影似乎更热衷于“包装”,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内容创作。
《想飞的女孩》和《生息之地》的口碑滑铁卢,再次给华语电影人敲响警钟:想要真正赢得观众的认可,靠的是作品本身的质量,而不是单纯地“蹭”国际电影节的热度。希望未来华语电影能真正拿出有分量的作品,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让观众失望。
你怎么看华语电影在柏林电影节的表现?刘浩存的采访回应是否太敷衍?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