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日本人都应反思:那场战争的性质到底是什么?

亚太说 2024-08-15 18:51:02

近年来,日本教科书与宣传报道逐渐淡化甚至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试图将自己包装成为战争受害者,这导致日本年轻人对于战争的认识日渐模糊,甚至错误。这些现象引发了日本有识之士的警惕。近日,日本社会活动家奥井礼喜撰文指出,“日本侵华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侵害他国国民人权的战争”,并警告,“经历战败的一代及其后人没有进行反思,这为历史发展埋下了隐患。”他呼吁道,每个日本人都应正确认识战争背后的根源,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8月13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94岁高龄的清水英男在“谢罪与不战和平之碑”前忏悔谢罪

关于那场战争,许多亲历者都会向后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我总会阅读报纸上刊登的这类文章,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作为战争受害者的经历和感受。

然而,日本是这场战争的发动者,也是加害者。因此,日本国民也是加害国的一分子。参加战争的不只是一部分职业军人。尽管没有拿起武器走上战场、直接参与战争,但实际上,日本国民也在后方以其他各种方式参与了战争。

当然,被裹挟在其中的人们立场各不相同,有的是被迫拿起武器,有的虽然没有大声疾呼但始终反对战争,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尽管如此,国家与国民的关系仍是不能割裂开来的。

我依稀记得,郭沫若(1892—1978)曾对日本人说:“我认为你们应该为战败而感到高兴。战败的是剥削、压迫你们的阶级,是法西斯军国主义者及其爪牙。”郭沫若毕业于九州大学医学院,因蒋介石北伐亡命日本,“日中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政府要职。

这种说法便是所谓的民众无罪论。对日本国民来说,这是一个慷慨的说法,但我们不能就这样接受。日本人应当有作为日本人的原则,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如果不了解日本为什么会遭遇燃烧弹袭击,那么无论那些亲历者用多少语言来讲述自己作为战争受害者的经历,也无法将历史的接力棒传给后人。

战败后,日本转型成为民主国家。但日本发动战争并不是为了寻求民主主义,那是一场长达15年的侵害他国国民人权的战争。1931年日军武力侵占东北,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后来日军南进,并于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引燃太平洋战争,最终,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签下了无条件投降书。

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签署投降书

日本没有寻求民主,但却基于《波茨坦公告》建立了民主政体。对比战败前的暴政,战败可以说是值得欢喜的事。但奇怪的是,大多数国民在得知战败的消息后都处于茫然若失的状态,很少有人偷偷流下喜悦的泪水。

在此之前,日本国民也并未因战绩斐然而士气高涨。恰恰相反,如果不小心表达出认为战争会输的想法,就会被痛打,所以人们只能保持沉默,实际上,恐怕没有多少人相信日本能够胜利,人们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尽管如此,却没有人为战败而欢呼,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回过神来之后,为了活下去,大家还是要想方设法谋生计。我在看当时的照片时,感觉他们虽然消瘦,但似乎充满朝气。“那场战争究竟算什么?”这种思考并没有成为主流。也许大家只是觉得,事情已经结束了,就只能接受现实。但是,对于无数人曾赌上性命的那样一场战争,采取这种态度,实在是太奇怪了。

1941 年,国家颁布了《臣民之道》和《战阵训》。前者强调:“皇国臣民(不是国民)的第一要务是完全忠于国体(天皇)。即使在私生活中也不能忘记效忠于天皇和国家。”后者则要求:“命令一下,则欣然赴死。”简而言之,这两份文件的核心就是抹杀个人尊严,要求臣民为天皇甘愿赴死。

日军官兵必备《战阵训》

因为这些历史即使回忆起来都令人厌恶,所以人们迅速地将其遗忘了吗。抑或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反而会怀念起来?抹杀个人尊严的臣民身份令人舒服吗?

经历战争那一代人没有对那场战争进行总结,其后代也不曾触及这一问题。然而,战争是一个大事件,也是一种现象。如果不去探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和理由,那么再怎么讲述战争的悲惨,都显得苍白。仅有战后的历史是不够的。每个日本人都应当学习那场长达15年的战争的来龙去脉。这一点在当下尤为重要。

奥井礼喜

1944年生于日本岛根县。曾任职于三菱电机工会中央执行委员会,2006年创办电子期刊《On Line Journal Life Vision》,围绕日本政治的现状与未来、人生与社会发展等撰文多篇。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