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之后用多长鱼竿?长杆收起来的亏了,鱼情变化没那么快

徐大王爱钓鱼 2025-02-21 09:15:48

立春过后,天气逐渐回暖,江河湖泊仿佛从沉睡中苏醒,钓鱼爱好者们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大好春光里大展身手。都说立春后 “鱼上滩”,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这种时候,谁用短杆谁吃亏。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门道呢?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立春后,气温开始回升,水温也随之慢慢升高,尤其是浅滩区域,升温更为明显。这对鱼儿来说,可是个好消息。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鱼儿急需补充能量,而浅滩不仅水温适宜,还因为升温,使得一些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虫开始活跃,为鱼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所以,大量的鱼儿会游到浅滩觅食,这就是所谓的 “鱼上滩”。

从鱼的习性角度来看,虽然鱼上滩了,但它们并不会毫无顾忌地靠近岸边。鱼儿天生警惕,即使在食物的诱惑下,也会与岸边保持一定的距离。短杆的局限性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短杆的抛投距离有限,一般只能覆盖离岸边较近的区域,很难将鱼钩送到鱼儿聚集的位置。比如在一些较大的河流或湖泊,短杆可能只能覆盖到浅滩的边缘,而真正有鱼的浅滩中心区域却够不着。这就导致使用短杆作钓时,很难钓到在浅滩中心觅食的鱼群,渔获自然会受到影响。

与之相比,长杆就有着明显的优势。长杆能够轻松将鱼钩送到离岸边较远的浅滩中心,这里食物丰富,鱼群聚集,是绝佳的钓点。例如,使用 6.3 米甚至更长的长杆,就可以将鱼钩精准地投放到浅滩的核心区域,让鱼饵直接出现在鱼群面前,大大提高了中鱼的几率。而且,长杆在操作上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发现鱼群位置后,可以通过调整抛竿的角度和力度,实现精准作钓。比如在有风的情况下,长杆可以借助风力,将鱼钩抛得更远更准,而短杆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在钓具搭配方面,使用长杆时,要注意鱼竿的调性和重量。调性适中偏软的长杆,既能保证在中鱼时有效缓冲鱼的冲击力,减少切线跑鱼的情况,又能让钓鱼人更清晰地感知到鱼咬钩的信号。重量方面,要选择轻便一些的长杆,这样在长时间作钓时,手臂不会过于疲劳。鱼线的选择也很关键,主线可以根据目标鱼种和水域情况选择 1.0 - 1.5 号,子线 0.6 - 1.0 号,鱼钩则根据鱼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型号。

在饵料的选择上,立春后鱼儿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补充能量,所以可以选择腥味较重的饵料,如红虫、蚯蚓,或者添加了虾粉、鱼粉的商品饵。这些饵料的腥味在水中传播迅速,能够吸引远处浅滩的鱼儿前来觅食。

立春后 “鱼上滩” 的时期,长杆在作钓上有着短杆无法比拟的优势。选择合适的长杆,搭配恰当的钓具和饵料,才能在这个黄金钓鱼季收获满满。

钓友们,你们在立春后钓鱼时,有用过长杆和短杆作对比吗?哪种杆子给你带来的收获更多呢?快来评论区分享分享,让我们一起在钓鱼的路上,不断探索,收获更多的乐趣和鱼获。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