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一条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哪吒2之魔童脑海》票房突破121亿,成功跻身全球电影票房前十。而这一天,曾是乐视网创始人、现法拉第未来创始人的贾跃亭发布了一个视频,宣布自己在美国包场观看《哪吒2》,并且为此自掏腰包购买了大量电影票,邀请外国观众一同观看。
贾跃亭的包场举动,无疑再次将他推上了公众视线。众所周知,贾跃亭曾是中国最具争议的商业人物之一。在乐视的辉煌时期,他一度被视为科技界的巨星,然而乐视的快速崛起也伴随着快速的陨落。随着资金链断裂、股价暴跌,乐视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负面教材”。2017年,乐视资金链崩溃,贾跃亭不得不将自己与债务危机的战斗带到美国。
从那时起,贾跃亭就成为了“跑路商人”的代名词,外界对他褒贬不一。如今,他站在《哪吒2》的包场现场,似乎是在通过这一行为告诉大家自己依然在资本战场中有一席之地。
然而,贾跃亭的包场并非所有人都买账。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对于贾跃亭这一行为的反应可谓两极分化。部分网友直接抨击他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不如专注于解决个人债务问题,质疑他在美国拥有足够的资本购买电影票,但却忽视了国内的负债和责任。
有人戏谑道:“贾老板不如做电影,不做车可能更有前途。”这些评论充满了对贾跃亭资本形象的讽刺。当然,也有一些人表达了对贾跃亭的祝福,认为他能够勇敢面对公众舆论,并且力挺中国电影,展现了一份自信与担当。有人表示,贾跃亭或许真的有可能东山再起,走出债务的阴霾,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二春”。
《哪吒2》票房突破121亿,稳居全球票房前十,这一成就不仅仅是国产电影的骄傲,也是中国电影工业崛起的象征。随着《哪吒2》的热映,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也开始对中国电影产生兴趣,甚至有些影片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好莱坞大片一较高下。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在技术与内容上的巨大进步。
贾跃亭在包场时提到电影科技的快速进步,恰恰也映射出他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期许和信任。他的支持,无疑为《哪吒2》的全球票房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贾跃亭的身份也让这场包场事件更加复杂:他不仅仅是一个前乐视的“失败者”,也是一个试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复兴的商人。
贾跃亭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争议性。从乐视的辉煌到破产的窘迫,再到法拉第未来的探索与尝试,贾跃亭的商业道路似乎一直在波动之中。他不断给自己机会,也不断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依然有能力东山再起。
不论如何,贾跃亭的商业智慧与敢于尝试的勇气,始终让他保持着不小的关注度。从包场支持《哪吒2》的举动来看,他依然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第二次机会”。也许,他的未来就像电影中的台词那样,“前方没有路,就踏出一条路来”。
在这条路上,我们或许能见证他的复兴,或许也会见证他的再次失败。但无论结局如何,贾跃亭的商业冒险依旧充满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