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空气净化模块,北京雾霾季对照,新风系统联动绿墙,TVOC去除率对比
在城市的生活中,空气质量是大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在雾霾季的时候,空气污染更是让人头疼。咱们先来说说在北京居家或者办公室这样的环境中,净化空气的一些事儿。
就说芦荟这玩意儿,很多人都觉得它就是个普普通通能放在家里当盆栽看着玩儿的植物,其实啊,芦荟在净化空气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芦荟特别耐旱,不需要经常浇水,这就方便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工作忙起来顾不上照顾植物的人。我有个邻居是开出租车的,他说他在家里养了盆芦荟,刚开始也就是图个好看,后来发现这芦荟好像能让家里空气闻着舒服点。芦荟在吸收有害气体方面有自己的能力,像甲醛这种在新装修房子里常见的污染物,芦荟就能起到一定的吸收作用。
在办公室里,很多人会养发财树,觉得它寓意好,看着也喜庆。可问题也有不少啊,就像我之前在一家公司,他们办公室摆了几盆发财树。一开始长得还行,可后来发现,发财树养个三年五年的就容易黄叶,而且好像并没有对改善办公室空气起到多大作用。这时候就看出芦荟的一些优势了。
除了芦荟,在绿墙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的绿植可以选择。比如说龟背竹,这可是很有特色的一种绿植。我有一次去广州的一个朋友的咖啡厅,他弄了个绿墙,里面就有龟背竹。龟背竹的叶子特别大,很有观赏性。而且龟背竹对于净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效果不错。不过呢,龟背竹在北方的一些干燥地区,像华北地区,如果没有合适的保湿措施,叶子容易干尖。这就和它原生地的热带、亚热带湿润环境有关。
再看绿萝,这可是家家户户都常见的一种绿植了。我有个网友家在南方的一个小山村,他说在当地的气候下,绿萝长得那叫一个旺盛。可搬到北方城市里,绿萝就变得没那么有活力了。绿萝对空气的微小颗粒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在雾霾季,在相对封闭的居家环境里,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空气质量。
还有散尾葵,它是一种热带植物。我在云南的一个朋友家里看到过,在当地那种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散尾葵把整个客厅点缀得很有热带风情。但是把它放在北方的一些办公室里,因为温差比较大,在冬天如果没有控制好浇水的量和温度,很容易就会叶子发黄。
咱们再说说新风系统联动绿墙这事儿。在北京,雾霾天比较多,空气污染严重。有些写字楼就安装了新风系统,还想联动绿墙来更好地净化空气。比如说在通州区有个写字楼,他们尝试了这样的组合。他们发现,在3天的时间里,和单纯使用新风系统相比,结合了芦荟等绿植绿墙后的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率有所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7天的时候,这种提高就比较明显了。如果是新装修的办公室,在第一个星期往往甲醛、苯等TVOC的含量比较高。单纯靠新风系统,虽然能把室外的新鲜空气换进来,但是对于空气中已经存在的TVOC的分解和吸收还是不够。而当绿墙里的芦荟、龟背竹、绿萝等绿植发挥作用时,情况就不太一样了。芦荟对甲醛的吸收,龟背竹对二氧化碳的大量吸收,绿萝对空气中小颗粒的吸附,它们和新风系统一起,让室内的空气得到更好的净化。
到了15天的时候,通过一些专业的检测设备检测发现,和初始状态相比,TVOC的去除率能提高大概30% - 40%。这其中芦荟等绿植功不可没。而且这种效果在不同的场景都有体现。像在咖啡厅这种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较多,还有咖啡等散发的异味较多的场所,龟背竹等绿植的作用就更加明显;而在居家环境里,芦荟的综合净化能力就显得很重要。
如果一个月后,这些绿植和新风系统联动持续运行,会发现室内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人的精神状态也会更好。我有个朋友在北京工作,他所在的办公室之前一到下午就感觉闷闷的,后来安装了新风系统联动绿墙。一个月后他和我说,现在每天下午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而且办公室里的异味基本上没有了。
这里面不同品种的绿植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芦荟除了吸收甲醛,还能吸收一些有害的光化学烟雾。相比之下,薄荷这种比较冷门的绿植,它在调节室内湿度方面有独特之处。我有一次在四川的一个民宿住,他们的院子里种了好多薄荷,那股清凉的味道让人感觉很舒服。而且薄荷周围的小环境湿度感觉更高。在天干物的北京冬天,虽然薄荷可能不像在南方那样长得旺盛,但它对室内湿度还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再说说虎皮兰,这也是很多人会选择养在家里的绿植。有东北的朋友跟我讲,他们在哈尔滨的房子,冬天室内因为有暖气很干燥,在家里养了盆虎皮兰后,感觉比以前空气润和一些。虎皮兰在改善室内微循环空气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些绿植按照不同的特性组合在一个绿墙体系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场景下,它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会更加显著。就像在北京的一个学校教室,南方孩子和北方孩子对空气质量的适应能力可能不同。如果教室的绿墙能够结合像芦荟这种适应性较强的绿植和适合干燥环境的虎皮兰等绿植,那么不管是哪个地区的孩子,都能在教室里呼吸到更好的空气。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不同品种的绿植组合在一起,会不会互相影响呢?比如说,它们的生长习性不同,浇水频率、光照需求不一样,组合在一起会不会有不好的情况发生。其实这个是有可能的。像前面提到的绿萝和龟背竹,绿萝比较耐阴,龟背竹对光照要求相对高一点。如果把它们种在相邻的位置,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龟背竹可能就无法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来净化空气。
又比如,薄荷比较喜水,而芦荟耐旱,如果浇水的时候不小心一视同仁,薄荷可能就会因为水分过多烂根,芦荟也可能因为水分太多根部呼吸不畅。所以如果要打造一个有效的绿墙净化空气体系,不仅要考虑绿植对空气质量的净化能力,还要考虑它们的生长习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在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未来如何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建筑环境,更好地利用绿植和新风系统的联动来改善空气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的时候,能否在阳台上推广这种绿墙模式;或者在新建的高楼大厦里,如何设计绿墙让空气净化的效果达到最佳。大家对此有没有什么想法或者自己的经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