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田: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花两万六,买下故宫旁边的四合院

一片芝士 2025-02-13 12:04:33

孙桂田: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花两万六,买下故宫旁边的四合院

在娱乐圈的缤纷舞台上,众多演员以各自独特的经历书写着人生的篇章。

在这个璀璨的舞台上,孙桂田无疑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她的演艺之路与一座位于故宫旁的四合院紧密相连。

这座四合院既为她带来了事业的转机,也在她的人生中掀起了层层波澜,演绎出了令人感慨万千的故事。

童年与命运的转折

1942年,孙桂田降生于北京的一户中产家庭。

那个年代,“一夫一妻”制度尚未全面普及。

孙父有三房太太,孙桂田作为三房所出的独女,在皇城根下度过了一段养尊处优的童年时光。

未来看似一片光明,但命运的轨迹总是难以捉摸。

童年时父亲的离世,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家庭的宁静与富足。

从此,她与大太太相依为命,两人虽无血缘关系,却情同母女。

生活的重担骤然降临,大太太带着孙桂田踏上了讨生计的艰难旅程。

日子过得清苦,为了改变现状,舅舅带着孙桂田前往北大荒,投身于基础开发建设。

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她一边辛勤劳作,一边时刻留意着发展的机会。

实现梦想的起步

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对表演的热爱,孙桂田成功进入当时的话剧团学习京剧。

在话剧团的日子里,她结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

当时,话剧团与播音社同在一栋楼里,日常训练使得孙桂田与播音搭档“老严”渐渐熟悉起来。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互有好感,便匆匆步入了婚姻殿堂。

婚后,小夫妻的日子甜蜜温馨,但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准备重回话剧团的孙桂田,却得知了话剧团解散的消息。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瞬间“失业”,无奈之下,只得重新返回辛苦的基础建设工作。

由于夫妻二人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女儿,只好将女儿送到大太太身边抚养。

可女儿刚送走不久,儿子又来到了这个世界。

原本是添丁的喜事,却不幸伴随而来的是大太太的瘫痪。

孙桂田心急如焚,决定返回北京照顾大太太。

而“老严”却因不愿放弃自己的事业,拒绝随她一同前往。

在这一刻,孙桂田痛苦地看清了“老严”心中他前途的重要性远超家庭。

最终,她毅然选择与“老严”离婚,净身出户,带着孩子火速赶回北京。

艰辛生活与坚强崛起

回到北京后,拖着一家老小的生活无比艰辛。

孙桂田只能咬牙坚持。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大林时常前来帮扶。

他的贴心让孙桂田感受到温暖,也萌生出找个人依靠的想法。

于是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然而现实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

婚后,孙桂田为大林生下一个女儿,家中两女一儿的抚养压力又让生活愈发艰难。

大林不仅对孙桂田与“老严”的两个孩子出言讽刺,就连婆婆也变得尖酸刻薄,甚至偷偷打骂孩子。

在小女儿六岁那年,孙桂田发现大林与外面的女人纠缠不清。

面对这一地鸡毛的生活,她果断选择离婚,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生活。

在那个女性离婚并独自抚养孩子的年代,舆论的压力如影随形。

更艰难的是,如何养活一家人。

孙桂田在节目中曾感慨:“当时日子太苦,我差点带着孩子投河自尽。”

在河边,她坐了一整天,脑海中不断浮现孩子们的面容。

最终,对孩子的爱让她决定勇敢面对生活,咬牙辛苦创业。

从小店到事业的腾飞

1984年,孙桂田东拼西凑了2000块钱,在隆福寺开了一家小店。

这在当时算是个体户,她将家底都压在了这次大胆的尝试上。

小店主要售卖布娃娃和工艺品,随着生意的逐渐好转,家中的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随着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孙桂田开始有了更大的想法。

她对店铺进行翻修,从“练摊儿”的小贩摇身一变,成为了“艺林商店”的老板。

借着改革的东风,商店的生意愈发红火。

有一次,店里进了一批“香港贺卡”,深受消费者喜爱,大家蜂拥而至,抢购一空。

再加上孙桂田为人和善,顾客们都喜欢光顾她的小店。

随后,一位报社记者听闻了孙桂田的故事,觉得她与当时风靡的电视剧《阿信》中的主人公经历颇为相似,便将她的故事登报报道。

从此,孙桂田便有了“中国阿信”的称号。

凭借着这家店铺,孙桂田不仅成功养家糊口,还赚得了人生的第一笔巨款——2.6万人民币。

她用这笔钱买下了故宫边上的一户四合院,想着能给孩子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家。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这座四合院既是她人生的转机,却也是亲人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四合院与演艺生涯的开启

当时,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正在寻找北京的老建筑作为电影场景。

剧组的傅彪向冯小刚推荐了孙桂田家的四合院。

冯小刚见到孙桂田后,不仅看中了她家的四合院,还得知她曾是话剧团演员,便决定让她出演电影中的“舅妈”角色。

就这样,孙桂田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最初,观众们认识孙桂田,是通过《家有儿女》中“刘星姥姥”这一角色。

这个形象深入人心,成为许多观众的童年记忆。

从此,她便成了“姥姥专业户”,在多部影视剧中饰演妈妈、姥姥等角色,塑造了众多经典形象。

在《家有儿女》中,她饰演的姥姥形象十分贴近八九十年代的姥姥,总能让观众联想到自己记忆中慈祥善良的长辈。

在张译出演的《倒插门》里,她饰演田冲的母亲,耿直善良,完全是本色出演。

在《冯齐的忏悔》中,她饰演“冯奇”的母亲;在徐帆主演的家庭伦理剧《第三种幸福》中,她又化身奶奶。

在众多中国家庭伦理影视剧中,几乎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她参与主演的作品与电影高达几十部,甚至还三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凭借着四合院带来的演艺机会,孙桂田的人生迎来了转机,事业蒸蒸日上。

但有福就有祸,她的晚年生活却并不太平。

家庭纷争与四合院的争夺

随着演艺事业的发展,孙桂田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家中有三个孩子。

她便打算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一套四合院。

然而,当时北京城市发展迅速,高楼大厦林立,大女儿和二儿子都表示想要买楼房,认为四合院已不再流行。

于是,孙桂田给大女儿和二儿子各买了一套北京的楼房。

小女儿则继承她名下的四合院,与她一同居住。

待她百年之后,四合院便归小女儿所有。

这本是一个看似皆大欢喜的安排,没想到晚年因四合院问题,家中闹得鸡飞狗跳。

随着北京传统建筑价值的提升,四合院价格水涨船高。

一套四合院市值可达几亿。

大女儿和二儿子听闻后,为了争夺更多财产,不惜大打出手。

他们不仅对孙桂田购置房产的恩情毫无感恩之心,反而费尽心机地算计母亲的财产,如同贪婪的狼。

孙桂田看着亲生儿女为了房子反目成仇,痛心不已。

为了平息纷争,她提出给大女儿和二儿子买门面做生意,希望能解决财产争夺战。

然而,大女儿却咄咄逼人,丝毫不肯让步。

她坚持要求孙桂田卖掉四合院折现,然后将钱均分,否则绝不罢休。

这种“吃相难看”的行为,对小女儿极不公平。

孙桂田年事已高,面对种种争吵,感到心力交瘁,只能选择到剧组接戏。

可大女儿完全不顾多年母女情分,指责孙桂田“偏心”,甚至要求与她断绝母女关系。

悲痛与坚强面对未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7年,孙桂田的二儿子因癌症意外离世。

70多岁的她,不仅未能享受天伦之乐,反而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本以为经历这场变故,孩子们会懂事一些,然而大女儿依旧执着于房子,喋喋不休。

在悲痛与失望中,孙桂田变得坚强起来。

她找到遗嘱公司,对财产进行公证:“谁听话就给谁多分两套房子。”

最终,大女儿因不满选择与她断绝关系。

如今,晚年的孙桂田,只有小女儿陪伴在身边。

这一切令人唏嘘不已。

她曾希望通过四合院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稳固的未来,却不料,四合院成了她家庭中不可逆转的纷争源。

结语

孙桂田的故事是一个充满奋斗与矛盾的人生写照。

她在困境中选择了坚韧不拔,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成功之路。

然而,财富带来的冲突却让她的晚年生活蒙上了阴影。

家庭关系的裂痕,曾经的爱与情感,在利益的驱动下变得支离破碎。

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后,晚年一个人的孤独回响在她的耳边。

她的人生究竟如何收场,已成定数,留下的只是一座四合院和她那难以调和的亲情。

这让人不禁反思,财富与家庭之间究竟应该如何平衡。

0 阅读:41

一片芝士

简介:贾思远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