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协议:成败系于何处?——上

讲历史的理工男 2024-04-26 00:21:01

限于篇幅,本文分为上下两部分,两部分同时发布,感谢阅读指正。

美国支持下的涉核研发

1957年3月5日,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发表了题为《原子和平计划》的演讲,宣布了一项“和平利用原子能研究合作拟议协议”。作为美国的盟友,伊朗核计划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的帮助下启动。

1967年,德黑兰核研究中心(TNRC)成立,配备了美国提供的5兆瓦核实验反应堆,使用高浓缩铀作为燃料。1970年,伊朗批准了《核不扩散条约》,将其核活动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之下。1976年,美国福特总统签署了一项指令,为伊朗提供购买和运营美国建造的后处理(指用化学分离和纯化的方法从经过辐照的核燃料中分离可裂变的钚同位素)设施的机会,用于从反应堆燃料中提取钚。福特称,“核电的引入既可以满足伊朗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可以释放其剩余石油储备用于出口或转化为石化产品。”

伊斯兰革命以后涉核研究的继续

1979 年伊朗革命后,合作停止,伊朗秘密推行核计划。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精神领袖霍梅尼终止了核研究,他从伊斯兰法学的角度认为核能是邪恶的。但在1981年,伊朗官员得出结论,该国的核发展应该继续下去,伊朗政府当局决定继续该国的核计划。据伊朗提交给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份报告指出,伊斯法罕核技术中心“将作为核技术转让和开发的中心,并在核反应堆技术和燃料循环技术领域维持非常雄心勃勃的计划”。两伊战争后,伊朗分别与法国和阿根廷进行了谈判,并达成相应涉核协议。

1989年霍梅尼去世后,伊朗恢复核项目的工作力度显著增大。20世纪90年代伊朗的核项目得到了来自俄罗斯、中国和阿根廷等国的帮助与支持。伊朗与俄罗斯组建了联合研究组织,由俄罗斯向伊朗提供核专家和技术信息,并续建两伊战争中受损的布什尔核电站。1996年,中国退出了对伊朗的核支持。

核活动曝光与欧洲三国的斡旋

2002年,总部位于法国的伊朗反对派组织“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揭露了伊朗未申报的核活动:正在建设的两座核设施。2003年,伊朗政府承认了相关指控,并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了检查,发现它们拥有比美国情报部门此前预期的更先进的核计划,并指出伊朗正浓缩可用于生产用于反应堆燃料或用于武器的铀。自此,伊朗核计划成为了一个国际问题。

法国、德国和英国随即主动开始与伊朗进行外交谈判,以解决其核计划问题。

2003年10月21日,伊朗政府和欧盟三国外长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签署《德黑兰宣言》,四国又于12月18日在法国巴黎签署了附加议定书——《巴黎议定书》。宣言与议定书中重申了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承诺》,并承认伊朗拥有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力。伊朗在谈判期间暂停了铀浓缩核后处理活动。伊朗开始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向原子能机构提交必要的报告,并允许原子能机构检查员进行必要的接触。

但《巴黎议定书》谈判的伊朗代表之一赛义德·侯赛因·穆萨维安也明确表示:如果欧洲三国(或欧盟)寻求完全终止伊朗的核燃料循环活动,那么伊朗将不会谈判。欧洲人回答说,他们并不是寻求这样的终止,只是保证伊朗的核计划不会被用于军事目的。双方将持续合作,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包括根据联合国的目标建立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事情开始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2005年,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他声明支持伊朗核计划,但又坚称伊朗的核发展是和平用途。同时他反复强调发展核武器并不是政府的政策,认为发展核武器是“不法和违背我们的宗教”。伊朗最终解除了法罕铀浓缩设备的封条,英国官员认为伊朗违反了《巴黎议定书》。

几天后,欧盟三国向伊朗提供了一揽子计划,以换取永久停止浓缩活动。其中包括政治、贸易和核领域的利益,以及欧盟(不包括美国)的核材料长期供应和互不侵犯保证。但是伊朗原子能组织拒绝了此计划。欧洲诸国对伊朗的态度转而趋于强硬。

请继续阅读一同发布的下半部分,包含“制裁接踵而至”和“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两节内容。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