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与烛之武的退位,究竟是屈辱,还是英明?

阿良历史观 2023-05-10 21:29:00

在春秋时代,周天子虽然统治着中国,但也有不少的诸侯,彼此之间都在争权夺利,争夺着中国的地盘。

在此大背景下,各诸侯国无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为己任。在诸多势力之间,秦国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帝王心术不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国家本身的腐败。

要知道,在秦国没有崛起之前,大晋国就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两国结成联盟,有着共同的利益。

只不过,当时的盟约,并没有这么牢固,不管是一国一盟,都有各自的利益。要知道,秦国与晋国之间,可是有着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

两人在秦朝和晋朝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交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两人之间的交情已经断绝,留下了很多的问题。

秦国与晋国的联盟是在秦穆公向晋国求婚的时候建立起来的。那时,秦国要与晋国联姻。再加上双方在政治上的合作。秦穆公也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虽然秦国已经开始好转,但他迫切想要借晋国之势,改头换面。

可是晋惠公、晋怀公这两个人,却是晋国的叛逆,被秦穆公许以重金,才与齐国断绝关系。

秦穆公在这种情况下,一气之下,不惜一切代价,扶持晋文公登上晋国之位,双方的交情,更是水涨船高。

顺带一提,晋文公野心勃勃,虽说他是依靠秦穆公上位,可他毕竟是晋国之主,为了晋国着想,所以在与秦国联合之时,晋文公也会暗中打压秦国。

以秦穆公的智慧,怎么会不明白其中潜藏的危险,不过秦国与晋国结仇这种事情,显然是无稽之谈。

秦国野心勃勃,想要向中原扩张,自然需要晋国的支援,因此双方的关系,也因此而错综复杂。

晋文公登基为王,立志要一统天下,所以郑国成为他统一中原的绊脚石。

郑国得天独厚,如果掌握了郑国,对中原也有极大的好处,到时候不仅能控制周氏,甚至连楚国都能控制。

更何况,晋文公和郑国之间,也有私仇。当初晋文公离开故土,逃到了郑国,但是当时的郑国之主‘郑文公’,并没有退让一步,更没有为晋文公讨回公道。

晋文公曾言,若有一天,必发兵攻入郑国,此仇不共戴天。晋文公希望能在此战中取得更多的胜算,于是亲自面见秦穆公。

正巧秦穆公也有向诸国展示自身力量的想法,哪怕没有任何利益,秦穆公也不介意助晋文公一臂之力,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一起东征。

现在的郑国,可以说是一片狼藉,现在郑国又受到楚国,齐国的侵略,国力大减,根本不可能是秦国,晋国的对手。

于是没过多久,晋国、秦国的军队,就杀到了郑国,将整个郑国团团围住,更有大批军队,昼夜不停地巡视,好似连一只苍蝇都别想飞出郑国的王都。

一开始郑文公还信誓旦旦的说,绝不会臣服于晋国,也不会臣服于秦国,但是到了后来,郑国的粮草渐渐枯竭,已经有不少人跪在了郑文公的面前,哀求着他的原谅。

郑文公心中已经有了一丝的不耐,但是听着这些人的叫嚣,他还是忍了下来。郑文公命人把国宝都给了他,就是想要换来一丝安宁。

晋文公一来,就提出了两件事,而且还是冲着郑文公来的。不过,让郑文公最为忌惮的,还是晋文公所说的“把他的亲哥哥交出来”这句话。

郑文公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正在此时,烛之武一方的旧部也到了。出了城门,烛之武见过秦穆公,衡量了下得失,说明了矛盾所在。

秦穆公这时也明白了,若真让晋国控制了郑国,那晋国也就不再属于秦国,只属于晋国,或许将来晋国强大起来,秦国也会步上郑国的后尘。秦穆公立即命人回秦国去,晋文公无奈之下,只得撤军,以和秦国结成联盟。

似乎从那时起,秦国和郑国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表面上的和睦,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厮杀。

而晋国为了打压秦国,更是活捉了秦国三位大将,双方的交情可谓是一落千丈。

0 阅读:32

阿良历史观

简介:品古今中外,观历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