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江苏的水,真的不够用!
先来看一组数据,或许更让你惊讶。江苏省水资源总量约为32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而浙江省呢?水资源总量高达937亿立方米!更别提人家还有个新安江水库(千岛湖),库容量就达到了216亿方。江苏全省的水库总库容才35.2亿立方米。这差距,一目了然!更令人担忧的是,江苏还存在严重的水质型缺水问题,水资源危机,真的藏不住了。
地形:老天爷的“水资源分配器”
雨水都下到哪儿去了?这就要说到地形这个关键因素了。别看江苏和浙江都地处江南,地形却大相径庭。虽然降雨量上,浙江略高于江苏,但差异并不算太大。森林覆盖率上,浙江也高于江苏,但是地形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江苏,平原占比高达86%!这就意味着,降水很难被有效地滞留和储存,大部分都迅速流走了,地下水涵养能力也相对较弱。想想华北平原,一到雨季就容易发生洪涝,像郑州、北京的暴雨,排水压力巨大,这就是平原的“宿命”吗?
反观浙江,山地丘陵面积占比高达76%。山地就像天然的“海绵”,能够截留降水,减缓径流速度,让雨水慢慢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不信?看看安徽,纬度差不多,降雨量和江苏也比较接近,但水资源总量却比江苏高不少,原因就在于安徽的山地丘陵比江苏多。再看看广东的粤西平原,虽然降雨也不少,但因为缺乏过境河流和地形蓄水能力,照样经常闹旱灾。
长江:江苏的“生命线”,但并非万能
长江和淮河,无疑是江苏的“生命线”,每年有大量的过境水量,支撑着江苏的工农业发展。就拿长江来说,每年过境江苏的流量就达到了9490亿立方米。没有这些水,江苏的经济发展恐怕要大打折扣。
但是,过境水量也存在很多局限性。
首先,过境水量并不稳定,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万一遇到干旱年份,水量减少,江苏的用水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其次,江苏需要支付一定的生态成本。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江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再次,过境水量难以完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存在流失和污染风险。如何有效地利用过境水量,进行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和管理,是江苏面临的重要课题。引江济淮工程,就是江苏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南水北调工程,也是跨区域水资源调配的案例,但是调水成本高,生态环境影响大,有很多局限性。
平原宿命?不,我们还有更多可能!
江苏水资源短缺,地形是主要原因,过境水量是重要补充。但我们真的要将江苏的水资源问题简单地归咎于“平原宿命”吗?
当然不!
我们还可以做很多。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推广节水技术,杜绝浪费现象,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次,要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加强湿地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再次,要探索新型水资源利用技术,如海水淡化、雨水收集等,开辟新的水源渠道。
最后,要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水资源共享。打破行政壁垒,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让我们携手努力,保护珍贵的水资源,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你觉得江苏的水资源问题还有其他解决办法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