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理想汽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交付量超过 50 万辆。从 2019 年第一辆理想 ONE 交付,到实现这个目标,理想汽车只用了 5 年,成为首个年交付超 50 万辆的新势力品牌,也是第一个做到这点的中国豪华品牌。这成绩背后,是理想汽车在多个方面的努力。

先说说企业战略。新能源汽车刚兴起时,很多车企一股脑投入纯电动领域,理想汽车却没盲目跟风。它通过调研,了解到消费者对续航焦虑的担忧,于是选择了增程式电动车这条技术路线。理想 ONE 的推出,就是这一战略的成果。这款车既解决了续航问题,又保留了电动车节能环保的优点,很快得到市场认可,帮理想汽车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积累了口碑和用户基础。

随着行业发展,理想汽车也没停下脚步。在增程式电动车取得阶段性成功后,开始研发更高效、环保的纯电技术,像 5C 高压纯电技术,目标是提升充电速度和续航能力,满足消费者对电动车性能的更高要求。这不仅体现了理想汽车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智能化是汽车行业的大趋势,理想汽车也抓住了这个机会。首发端到端 + VLM 智驾系统,让车辆在城市和高速场景下都能实现更智能、流畅的驾驶体验,实现不同场景驾驶辅助功能的无缝衔接。这个系统一推出,就引发了其他车企的关注和效仿,提升了理想汽车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也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产品定位上,理想汽车主打 “家庭出行”,精准瞄准家庭用户这个大群体。价格在 25 万 - 55 万元之间,推出了 L6(五座)、L9(六座)等不同车型,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和消费能力的需求。L6 面向年轻家庭,在空间、配置和价格上都考虑了年轻家庭的实际情况;L9 针对二孩家庭,车内空间更宽敞,特别是第二排和第三排,还配备了 “冰箱彩电大沙发” 等提升舒适性的配置,重新定义了家庭 SUV 的舒适标准,这些配置还被其他品牌模仿。

理想汽车在配置上也有创新,把空气悬架、大连屏交互等以前只有百万级豪车才有的配置,引入到 30 万元级别的市场。再加上独特的六座布局、辨识度高的星环灯设计,提升了产品吸引力,让消费者能用较低价格享受到高配置的优质体验,形成 “高配平价” 的竞争力。

在供应链与产能管理方面,理想汽车有自建工厂,这对提升产能和把控产品质量很有帮助。比如理想 L6,从发布到月产能达到 2.5 万辆只用了 5 个月,比行业平均的 3 - 4 个月周期快很多。这不仅因为自建工厂,还得益于前瞻性的供应链布局。在供应链账期管理上,理想汽车的 120 - 150 天比行业平均的 182 天更短,保障了合作伙伴的资金健康,稳定了供应生态,让原材料供应和生产都能顺利进行。

理想汽车还和供应商共建创新平台,利用数据共享和 AI 技术提升产业链效率。通过海量用户数据,优化生产流程,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供应。它倡导的 “W.I.N. 合作文化”,推动了和供应商的共赢合作,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面对市场波动也能保持稳定生产和供应。

在服务体系建设上,理想汽车也花了不少心思。到 2024 年底,已经有 502 家零售中心,覆盖 150 个城市,采用直营销售模式,能保证服务质量统一,各地门店还能根据当地需求灵活运营。每个门店有 9 - 11 台展车,方便消费者全面了解不同车型的特点,提高了销售转化率。

在充电设施布局上,理想汽车也不遗余力。超级充电站网络不断扩张,累计上线超过 1600 座,包括 714 座高速公路超充站和 895 座城市超充站。高速公路超充站解决了用户长途出行的充电难题,城市超充站满足日常充电需求。理想汽车还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建成 4000 座充电站,进一步完善充电网络,为未来纯电车型上市和销售打基础。

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方面,理想汽车 2024 年取得了显著成果。理想智驾完成三次重大迭代,实现城市与高速场景无缝衔接的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跻身全球智能驾驶第一梯队。Mind GPT 3.0 和 AI 理想同学上车,强化了智能座舱体验。AI 理想同学能语音交互控制车辆功能,还能不断学习,提供更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2024 年理想汽车推送了 18 次大版本升级,平均每 18 天一次,累计优化 174 项功能,通过高频 OTA 升级,让车辆功能不断更新,提升用户体验和对品牌的忠诚度。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亲自管理产品团队,团队在产品定义和研发时,特别注重市场洞察和用户需求。团队决策时鼓励充分讨论,这种开放氛围保证了产品定义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比如在增程和纯电战略的平衡选择上,就体现了管理层对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而且,理想汽车是首个盈利的新势力车企,2024 年营收超千亿元,增程车型的高利润率为研发投入和渠道扩张提供了资金,形成良性循环,让企业能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完善服务体系。

不过,理想汽车未来也面临一些挑战。在纯电转型上,要应对利润压力,比如四款纯电 SUV 的研发投入会影响资金流;在智能驾驶领域,虽然取得了进展,但还是要和华为等行业巨头竞争;市场上的山寨车型也可能影响理想汽车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份额。

总的来说,理想汽车 2024 年能突破 50 万辆交付量,是企业战略、产品定位、供应链管理、用户服务、技术创新和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协同发展的结果。它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树立了新标杆,也为自己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理想汽车如何保持优势,应对挑战,在纯电赛道和智能驾驶领域持续保持竞争力,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