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细思极恐的模拟实验,自然选择的适者生存法则,到底有...

愿意做你的晴天 2024-11-28 12:21:27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法则。

这或许是自然选择中最令人细思极恐的模拟实验。

1. 假设在一个每天都会出现食物的平面上,绿色生物会从边缘处开始寻找食物。如果在能量耗尽前未能找到食物就会被饿死,找到一个并回到边缘就能继续存活,而找到两个不仅能存活还能繁衍下一代。在第一次自然选择模拟中,由于每天的食物数量是固定的,此时便会看到起初生物的数量会开始增加,当到达一定峰值后将趋于平稳,也就是说有限的食物影响着种群的数量。

2. 如果在第二次模拟中开启生物进化选项,即每次绿色生物在繁殖时都会有一定几率出现速度更快却要消耗两倍能量的红色生物。事实证明在固定环境中速度的优势起到了决胜的作用,且随着平均速度的提高它们还会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从而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

3. 如果在第三次模拟中开启体型进化和智力进化,此时会诞生出体型更大的蓝色生物。虽然它可以一口吃掉体型较小的同伴来获取额外的食物,但却会消耗更大的能量,且移动速度也会变慢。同时所有生物的智商也会在进化中提高,它们可以更迅速的找到食物并躲避敌人。这时便会看到在环境资源稳定的情况下进化会出现不同大小、不同速度以及不同智商的同类种群,从而带动了整个物种的水平提高。

4. 当将以上选项全部开启并进行第四次模拟,即所有绿色生物全都可以发生进化,同时加入不断恶化的环境因素,即起初会有 100 份食物,之后每两天减少一份直至为零。此时便会发现只有智商更高的生物才能选择出当下更适宜生存的进化方向,它们以更聪明的智商和更快的速度找到食物。在此期间不仅对体型的进化毫无用处,同时智商低和速度慢的生物也将无法存活。也就是说在资源不断匮乏的恶劣环境下就会进化出智商更高、体型更小、速度更快的生物,从而完美演示了达尔文于 1859 年所提出自然选择下的适者生存法则。

0 阅读:0

愿意做你的晴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