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评价冯玉祥:心狠手辣,杀人如麻,我从来不做这种事

丑萌大侠无人敌 2024-11-29 15:35:47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冯玉祥和东北少帅张学良是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他们一位以“倒戈将军”闻名,权谋果敢,冷酷无情;

另一位则在复杂的政局中进退维谷,凭借理想主义和道义在历史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但令人意外的是,晚年的张学良在回忆起冯玉祥时,却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称他“心狠手辣,杀人如麻,我从来不做这种事”。

如此犀利言辞,既让人感到意外,也让人不禁追问:冯玉祥究竟做了什么,会让张学良对他如此不屑?

军阀斗争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是奉系的领军人物,以“东北王”之名威震一方,而冯玉祥便是他的劲敌。

这位直系军阀出身的将领,素以机敏和狠辣著称。

其实,二人之前的关系并不错,是在争夺北洋政府控制权的过程中,才站在了对立面。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围绕对北京的控制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彼时,张作霖的奉军在山海关一线苦战,冯玉祥则与吴佩孚联手,共同试图阻止奉军入京。

但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冯玉祥突然倒戈,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北京政变”,直接将盟友吴佩孚的后路切断。

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战局,吴佩孚的势力瞬间土崩瓦解,张作霖借此良机,一路挥军直取北京。

虽然张作霖在这场争夺中暂时得利,但冯玉祥的阴影却从未真正退去。

此后的数年间,张作霖与冯玉祥明争暗斗,谁也不愿意让步。

表面上看,张作霖依靠多年的经营,占据了北京的统治地位,可冯玉祥也从未放弃削弱奉系的野心。

他不仅在军事行动上步步紧逼,还策划了一场针对奉系中坚人物郭松龄的离间计。

当时,郭松龄是张作霖最倚重的将领之一,手中掌控着奉军最精锐的部队,同时与张学良有着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

因此,在奉军中,郭松龄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存在。

而冯玉祥深谙“瓦解敌军必先毁其骨干”的道理,悄然利用这一点对奉系进行渗透。

冯玉祥的手段极为隐秘而老练,他避开了传统的军事压迫方式,转而借助夫人外交展开攻势。

他的妻子与郭松龄的家属建立了联系,以“反对卖国”、“亲日必亡”的正义旗号打动了郭松龄的民族情怀。

郭松龄本是个对国家命运充满忧虑的将领,长期以来对张作霖的亲日立场颇有微词。

当冯玉祥递来一纸充满民族主义情怀的“密约”时,郭松龄选择了相信,可他并未料到,背后隐藏的是冯玉祥深不可测的野心。

密约签订后,郭松龄果然举兵反奉,冯玉祥的计划初步成功,但却没想到,张作霖父子的反击远比预期激烈。

在张学良的支援下,奉军展开迅猛反攻,郭松龄的叛乱迅速被镇压。

另一边,郭松龄并未得到冯玉祥任何实质性的援助。

此时的冯玉祥正忙于与苏联秘密勾结,以图借助外力在东北重新布局。

郭松龄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棋子,却为时已晚,失败后,郭松龄被曝尸三日。

张学良在这场风波中亲历了师徒之间的背叛,也亲眼目睹了冯玉祥如何以谎言摧毁忠诚。

尽管郭松龄的叛乱带给张作霖的打击不小,但真正让张学良刻骨铭心的,是冯玉祥对盟友的背信弃义与利用的冷酷。

在这个以权谋为生的军阀时代,冯玉祥的行事风格成为张学良眼中不可原谅的“狠辣”与“无情”的代名词。

“仁与不仁”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杀”与“不杀”不仅是简单的个人选择,更是评判一个军人性格与道德的标尺。

张学良,出身于赫赫有名的奉系军阀家族,性格却不同于传统军人,他更像一个在血雨腥风中保有温情与柔韧的矛盾体。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素有“倒戈将军”之称的冯玉祥。

冯氏的果决与狠辣,似乎就是张学良所厌恶的一切,而这种对立,也成了他们评价彼此的重要基石。

1936年,张学良做出了人生中一个关键的抉择: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这一壮举虽然赢得了历史的赞誉,却也揭示了他性格中的矛盾与优柔。

在张学良看来,蒋介石是国难之际的关键人物,他既希望以武力相逼,又不愿真正伤害蒋的性命。

于是,当杨虎城主张“留蒋则内战,杀蒋才抗日”时,张学良选择了妥协。

他不仅没有采纳“杀蒋”方案,甚至亲自送蒋回南京。

这个举动在当时引发巨大争议,许多历史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对局势的致命误判。

但张学良的选择背后,更多体现了他对“杀戮”的深深抗拒。

他相信,即使身处乱世,也应该为道义保留一丝余地。

这种信念在冯玉祥的身上,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冯玉祥的名字总是与冷酷无情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发生在1925年的“徐树铮事件”。

徐树铮是北洋军阀皖系的重要成员,以谋略和胆识闻名。

他在收复外蒙古的行动中立下赫赫战功,却因权力斗争而卷入漩涡。

在途经北京时,徐树铮被冯玉祥手下劫持,不久即遭枪杀。

这一事件震惊全国,人们无不猜测这背后是冯玉祥的授意。

虽未有确凿证据,但其操控局势、决不留情的手段显而易见。

这起暗杀事件,是军阀混战中无数权谋争斗的缩影,却也直接加深了张学良对冯玉祥的鄙夷。

在张学良眼中,徐树铮虽有争议,但功不可没,而冯玉祥的冷酷杀戮则令人不齿。

张学良对比自己的“不杀”,更坚定了对冯玉祥行事风格的厌恶。

他曾坦言:“不论是对敌人还是对盟友,冯玉祥的手段总是充满背叛与血腥,我从来做不出这样的事。”

对于张学良来说,他的“不杀”更多源于性格的柔软,以及对人性中善意的信仰。

他从父亲张作霖身上继承了绿林豪杰的义气,却又因个人经历而注入了宽容与犹豫。

他对蒋介石的“送行”也许是错失良机,但在他看来,这是留给历史与道义的最后一份交代。

而冯玉祥则截然不同,他的“杀”是一种手段,为了目标不惜代价。

他既敢于发动北京政变,也能毫不留情地对盟友下手。

在那个黑白不明的时代,冯玉祥的狠辣或许是他的生存法则,但在张学良看来,这种行为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冷酷无情。

这种对“杀”与“不杀”的分歧,贯穿了两人对历史与现实的不同态度。

晚年记忆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学良迎来了人生的晚年。

在异国他乡,伴随着漫长的软禁生活,他常常回忆起那些战火中的往事和身边的人物。

每当谈起某些故人时,他也不免情绪外露,尤其是对冯玉祥的评价,他的言辞格外犀利,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1990年,张学良在一次采访中毫不留情地说道:“心狠手辣,杀人如麻,我从来不做这种事”。

晚年的张学良已不再年轻时那般意气风发,也不再热衷于回忆那些复杂的政治斗争。

可每当谈到冯玉祥,他的语气却总是充满厌恶。这种情绪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他对这位昔日军阀的全面否定。

从郭松龄叛变的背后策划,到冯玉祥屡屡背信弃义的行为,再到那种冷酷无情的权谋手段,张学良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反感。

历史上冯玉祥的“倒戈”行为成了张学良评价他的核心。

张学良并不否认有时倒戈可以改变局势,但冯玉祥的做法完全超出了道义的范畴。

他用一次次背叛来换取一时的利益,却从未为身边人留下真正的信任。

尤其是在郭松龄叛变事件中,冯玉祥的伪善与背信让张学良彻底对其失去了最后一丝好感。

晚年的张学良,虽然生活变得平静,但对冯玉祥的评价却没有任何缓和。

在张学良的叙述中,冯玉祥是一个没有底线的权谋家,而这样的性格最终也害了他自己。

1948年,冯玉祥在返国途中因船火遇难,虽然具体原因至今存疑,但张学良却直言不讳地说,这或许是冯玉祥命运的终点。

他甚至感慨道:“他那样的人,身边的人早已信不过他,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吧。”

晚年的张学良,也许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个被软禁的老人,但他的回忆却丰富而深刻。

他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那个动荡年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也用自己的评价,为冯玉祥这样的人物定下了历史的注脚。

结语

民国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每个身处其中的角色都被逼迫着在复杂的权谋和理想之间做出抉择。

张学良与冯玉祥,一个因坚持原则而留下遗憾,一个因投机算计而争议不断。

两人截然不同的行事风格,在历史中留下了鲜明的对比。

张学良晚年对冯玉祥的评价,既是他对个人恩怨的宣泄,也是一种对乱世军阀行为的批判。

他无法容忍冯玉祥的背叛与冷酷,但更不能接受的是那种以权谋为先而无视道义的行事方式。

在张学良看来,军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丧失底线;而冯玉祥的每一次背信弃义,都让他离历史真正的尊重更远一步。

但时间终究会将是非功过交由后人评说,而张学良与冯玉祥的故事,也会成为一面镜子,映射出那个风云激荡的民国,和它不可挽回的悲剧宿命。

信息来源:光明网 2012年12月1日 关于《张学良口中的历史》的报道

中国新闻网 2013年10月25日 关于《吴佩孚靠装疯卖傻“制服”冯玉祥》的报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