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加税104%,中方奉陪到底,日媒发现不妙:中国或在抛售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4-16 02:03:38

最近,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4%关税的消息炸了锅,中国这边也没闲着,直接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84%的报复性关税。

更劲爆的是,日本媒体爆料,中国可能正在抛售美国国债,这事儿一出,全球市场都坐不住了。

关税战是怎么点燃的?

2025年4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104%的关税,涉及新能源产品、钢铁、光伏组件和化工机械等多个领域。这是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一次大升级。

特朗普从2016年竞选时就一直嚷嚷要收拾中国,指责中国在贸易上占美国便宜,比如知识产权问题、市场准入限制,还有那老生常谈的贸易逆差。

2018年,他第一次对中国商品加了25%的关税,拉开了中美贸易战的序幕。虽然2020年初签了个“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很多人觉得那协议没啥大用,美国的贸易逆差没见缩小,全球供应链倒是被折腾得够呛。

到了2024年,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上台后就憋着劲儿要把对华政策玩得更狠。他觉得之前的关税力度不够,没能让中国“服软”,于是2025年初先试水加了10%的关税。

结果没过多久,4月9日直接抛出104%这个重磅炸弹。这次加税的范围很广,新能源和光伏这些领域是中国出口的强项,美国显然是想掐住中国的命脉,逼中国在贸易谈判桌上让步。

再说中国这边。面对美国这波操作,中国反应很快。商务部第一时间放话,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84%的报复性关税,目标直指美国的大豆、玉米这些农产品,还有一些高科技产品。

中国历来在贸易战里都是“以牙还牙”,从不示弱。更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媒体在4月10日爆了个大料,说中国可能在抛售美国国债。这消息一出,全球金融市场直接炸了,美国国债收益率蹭蹭上涨,投资者开始慌了。

日本媒体一直盯着中美博弈,这次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减持美债的动向。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从2023年底开始持续减少,到2025年初已经跌到7601亿美元,是14年来的最低点。

这消息让市场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大家都在猜,中国这是不是在用金融手段反击美国的高关税?

从关税战到金融战

美国这次加税104%,背后有它的算盘。

首先是国内经济压力。过去几年,美国制造业的日子不好过,工厂关门、工人失业,很多人把这账算到了中国头上。特朗普政府一直宣传“美国优先”,认为中国通过低价出口抢了美国的市场和就业机会。

再加上贸易逆差这块心病,2024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5000亿美元,创了历史新高。这数字一摆出来,美国国内的民意就炸了,要求政府必须干点啥。

其次,美国还想在战略上压中国一把。新能源、光伏这些领域是中国近年来崛起的重点产业,美国觉得中国在这块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加税104%不光是经济手段,更是想打断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节奏,逼中国在谈判中让步。

但这招风险不小。加税一宣布,全球市场就慌了。美国股市开盘半小时内道琼斯指数跌了800点,投资者担心贸易战升级会拖累全球经济。毕竟,现在的供应链是环环相扣的,美国加税,中国反击,最后受伤的可能是全世界。

中国这边也不是吃素的。日本媒体报道后,市场开始关注中国的美债持有量。2023年底到2025年初,中国连续8个月减持美债,每次幅度不大,但信号很明确:中国不想再当美国的“债主”。

为啥减持美债这么敏感?因为美国经济高度依赖国债融资。截至2025年,美国国债总额已经飙到36.7万亿美元,每月光利息就得付1000多亿美元。如果中国大举抛售美债,美国的融资成本会上升,国债收益率飙升,市场信心可能崩盘。

4月10日日媒报道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涨到4.291%,30年期收益率突破4.762%,华尔街一片哀嚎。这还不算完,中国要是真下狠手,继续抛售美债,美国的债务市场可能会迎来更大震荡。

这波中美博弈,直接把全球金融市场搅得天翻地覆。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是个大信号,说明投资者对美国债务的信心在动摇。

欧洲市场也没好到哪去,伦敦的金融分析师开始重新评估美元的前景。亚洲这边,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调整策略,把出口目标转向东南亚和欧洲,尽量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更长远看,中国减持美债还跟人民币国际化有关。过去几年,中国跟沙特、巴西这些国家签了本币结算协议,慢慢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这次贸易战一打,中国可能更坚定地推人民币国际化,用金融手段对抗美国的经济霸权。

各方观点:谁在怎么看?

特朗普政府对这波加税信心满满。他们觉得这是保护美国利益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少。

民主党批评这政策只会让美国消费者买单,因为进口商品变贵,通胀压力会更大。一些经济学家也警告,高关税可能会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得不偿失。

中国这边态度很硬。商务部明确表态,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必要时会采取一切措施反击。加征84%关税和减持美债,就是这种决心的体现。

中国还呼吁国际社会一起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争取在全球舆论上占主动。官方媒体也放话,说中国有足够的经济韧性,能扛住贸易战的冲击。

国际社会的态度很复杂。欧盟对美国加了关税,墨西哥威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球贸易体系被搞得乱七八糟。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报告警告,贸易战如果继续升级,全球经济增长会放缓,供应链的稳定性也会受影响。很多国家开始站队,有的跟美国走得近,有的悄悄跟中国靠拢,局势越来越乱。

这场仗谁受伤?

加税104%短期内可能让中国商品进不了美国市场,但长远看,美国消费者得为更高的物价买单。超市里的光伏组件、化工产品价格上涨,普通家庭开支增加,企业成本也跟着涨。

更麻烦的是,美国的债务市场压力加大,中国减持美债让融资成本上升,政府还债的负担更重。

中国这边也有压力。84%的报复性关税虽然硬气,但美国市场毕竟是大头,出口受阻会影响一些企业的生存。

不过,中国已经在调整方向,跟欧洲、东南亚的贸易合作越来越多,国内也在推高科技产业,尽量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减持美债虽然是个杀手锏,但也得小心别伤了自己,毕竟美债抛售太多可能会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反过来波及中国。

全球经济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供应链本来就因为疫情和地缘政治绷得很紧,这下中美一打,跨国企业得重新布局生产和物流,成本蹭蹭往上涨。

202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2025年的全球增长预期,说贸易战可能是压垮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0 阅读:1

裂谷长河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