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史趣谈(十六)|白铁皮造副油箱?这波土味改装绝了!

看航空 2025-04-18 09:16:03

沈阳飞机厂土法制造飞机副油箱的情景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不久我人民空军也加入了赴朝作战。由于飞机经常出勤作战,而且机场距前线较远,因此要消耗大量的副油箱,根据当时的条件,完全依靠从苏联运来副油箱有很大困难。为此,1950年12月,空军决定由国内自行研制,成批生产供给空军部队作战使用。

东北修理总厂把制造副油箱作为一项中心任务交给了沈阳飞机厂,并命令在3个月内必须生产出3000个专供飞机使用的副油箱。接受任务后,厂里既无图样,又无工具和设备,只好弄一个苏制副油箱,根据实物测绘一套图样。又找到一个机翼,作为副油箱的安装对合夹具。但是,没有铝板又给生产副油箱带来了困难。于是,厂长熊焰召集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请大家献计献策。最后决定,用白铁皮代替铝板进行试制。试制工作很快展开了。

为了突击任务,大家加班加点,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密切合作,一起动手,经过十几天的日夜奋战,副油箱做成了。但是在试验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白铁皮代替铝板虽然强度合格了,但气密性不好,在铆接的对缝处漏油。后来,一位原来敲制白铁壶的老工人想出个办法,用焊锡把每个铆钉头包住,蒙皮对缝处也全部用焊锡焊死,这样,彻底解决了渗漏问题,保证了副油箱的安全使用。同时,还研究并制作了一套试验设备,对焊完的副油箱进行输油、振动和气密试验。副油箱终于试制成功了,经空军工程部和苏联顾问详细检查,并由苏联飞行员上机试飞、投放,一切正常,工厂决定投入批生产。

经过3个月的日夜奋战,沈阳飞机厂总共生产出3027个副油箱,及时送到了空军各作战部队,得到了空军和总厂的表扬,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