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她的一生,如同一首跌宕起伏的长诗,充满了苦难与坚韧,却最终绽放出令人敬仰的光芒。叶嘉莹不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者和研究者,更是一位用生命书写“弱德之美”的真名媛。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毕业于北大英文系,母亲则是一名师范生。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叶嘉莹自幼便对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考验她。1941年,17岁的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时值抗战,父亲随国民政府南迁,失去音信,同年9月,母亲在伤病中去世。母亲去世后,叶嘉莹悲痛欲绝,将这份情感写进了八首《哭母诗》。
在辅仁大学国文系求学期间,叶嘉莹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专攻古典文学。尽管时局动荡,但她从未中断对诗词的学习和热爱。大学毕业后,她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将自己对诗词的热爱传递给更多人。然而,婚姻的不幸再次给她的生活带来重创。
叶嘉莹的婚姻,可以说是她人生中的一大悲剧。她与丈夫的结合并非出于爱情,而是某种命运的安排。婚后,丈夫性情暴躁,且有暴力倾向,叶嘉莹不仅要外出挣钱养家,还要忍受丈夫的拳打脚踢。
她在婚姻中忍受了将近60年的屈辱与痛苦,却从未想过离婚。对于这段婚姻,叶嘉莹曾坦言:“我这一辈子都没体会过爱情是啥滋味儿,一直都在跟古诗词谈情说爱呢。”尽管婚姻生活不幸,但叶嘉莹从未放弃对诗词的热爱和追求。她将自己全部的情感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古典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中。
从1945年起,叶嘉莹便以一方讲台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她不仅在国内高校讲授诗词,还接受了哈佛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高校的邀请,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1979年,叶嘉莹怀着对祖国的深深思念,写信给原国家教委,请求回国教书。她的申请得到了批准,并在南开大学开始她回国讲学的第一课。此后,她在中国各大高校讲授诗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太平洋两岸,为传播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在南开大学,叶嘉莹创办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亲自担任所长。她出版的《唐宋词十七讲》《人间词话七讲》等书籍,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她不仅在课堂上传授诗词知识,还积极推广儿童吟诵诗词教育,强调“渗透性”学习方式,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和爱上古典诗词。她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她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
除了教学和研究,叶嘉莹还将自己毕生的积蓄,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据统计,她已累计捐赠3500多万元人民币,成立了“迦陵基金”,她曾说:“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国古典诗词,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
叶嘉莹的一生是坎坷而辉煌的。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弱德之美”,展现了女性在苦难中的坚韧与力量。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教师,更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和母亲。她的逝世让无数人感到惋惜和悲痛,但她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她曾说:“我对诗词的爱好与体悟,可以说全是出于自己生命中的一种本能。因此无论是写作也好,讲授也好,我所要传达的,可以说都是我所体悟到的诗歌中的一种生命,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力量。”
叶嘉莹的去世,让无数网友泪崩。她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少苦难和不幸,只要心中有热爱和追求,就能够找到人生的意义。最后,愿叶嘉莹先生一路走好,愿她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