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民国时期“东北王”张作霖,“西南王”陆荣廷都是出自巡防营

梦幻之人 2023-04-01 21:27:07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巡防营是清朝未年清政府地方唯一可以依靠的武装力量,巡防营作为是辛亥革命中镇压各地革命起义主要部队,在其后期发展中也出现不少大人物,比如民国时期的”东北王“张作霖,”西南王“陆荣廷,以及复辟的张勋都是出自巡防营,那么清末的巡防营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

巡防营来源于1907年的清政府军事改革,清政府军事改革将军队分成两部分:国防军与省防军,国防军主要负责对外作战保护国家安全,属于野战军部队,省防军主要负责维护各省自己的治安,类似于现在的武警部队。

1907年的清政府军事改革要求:各省编练新军一至二镇,同时地方组建巡防营,巡防营总人物不得超过25个营。

新军属于国防军,一个镇相当于一个师,属于野战军序列,新军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等多兵种,新军一个师不光有步兵10个营同时还骑兵及山炮及机枪等重武器。新军是属于国防军,可以随时调动,不归地方管辖。清政府要求各省编练新军的军事改革从一开始就犯了大错,地方出钱练新军,但是新军不归地方管辖,所以地方对编练新军根本不积极,直至清政府灭亡,各省都没有能够完成编练新军一镇的任务,所以清政府在武昌起义爆后,只有1907年之前清政府自己出钱编练完成的袁世凯的北洋六镇。

巡防营属于省防军,日常主要维护治安最多也就剿匪而已,所以巡防营只有步兵与骑兵,可能会有一两门炮。巡防营因为日常主要对付土匪及普通老百姓,所以武器落后也没有多大问题,同时因为地方政府随时会调用巡防营,所以巡防营的武器装备及弹药充足,相比于新军的武器与弹药分离,巡防营的战斗力要比新军要强很多,所以巡防营后来成了各地镇压起义的主力。

巡防营编制分为:步队营与马队营,步队营编制人数301名,马队营编制人数189名,马135匹,步队营与马队营各分为“中左右”三哨(相当于连)。

巡防营的最高长官是管带,五个巡防营编成一路最高长官为统领。各省巡防营最多25个营,编成五路划归地方镇守使管辖。

为了方面理解套用北洋时期编制,督军管理全省所有武装,督军(师级)下辖管理五个镇守使(旅级),五个镇守使各管理一个巡防营(营级),因为当时军阀混战,各地方实力派都在掌握军权,北洋国防师也成开地方督军的私人武装,所以北洋督军都是由北洋国防师的师长兼任,镇守使都会由北洋国防师的旅长兼任。

为了加深大家对巡防营的理解,以张作霖为例

张作霖原本是东北地区的土匪,后来被盛京将军增祺收编,手下200多人被编入了巡防营马队营,张作霖担任马队营管带(相当于副营长),不久升为巡防营管带(相当于营长),随后擒匪首杜立三有功升为五路巡防营统领(相当于旅长)。武昌起义中张作霖因为镇压东北新军蓝天蔚的奉天混成旅有功升为总兵,管理奉天境内的25个巡防营。

袁世凯升任临时大总统后,奉天巡防营25个巡防营被整编成两个国防师一个混成旅:北洋第27师(师长:张作霖),北洋第28师(师长:冯德麟),奉天混成旅(旅长:吴俊升),张作霖出任奉天督军兼北洋第27师师长,从此正式进入北洋军阀序列。

民国靠巡防营做大的军阀包括:张勋(江防军40个营),张作霖(奉天25个营),陆荣廷(广西25个营),张勋因为是负责整个长江沿线防务,所以他有巡防营40个营(超出25营标准)兵力相当于当时北洋4个师,当时一个师就可以控制一个省,所以有4个师的张勋才敢搞复辟,同样25个营的张作霖控制了东三省地区,25个营的陆荣廷控制了两广地区(广东与广西),至于其他各省的巡防营均被辛亥革命起义的主力新军给吞并了,没有能够形成较大的势力。

2 阅读: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