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伙食条件究竟如何?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小松历史菌 2024-07-31 22:47:33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对于军队来说,粮食是维系军事生存战斗的重要资源,有了粮食,就能够保障士兵的战斗力,聚集军队力量。

那么,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经济围剿,八路军还能够吃饱饭吗?八路军的伙食条件又是如何?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伙食条件。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后,陕北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并得到来自国府民政部的军费和给养等支持

1937年,八路军进入敌后开辟根据地时,粮食供给,基本上就是来自国民政府的拨款。但是,拨款的钱粮较少,八路军吃得也不是太好。

所以,我军便自力更生,除开自己开垦土地,还动员百姓铲除恶霸,建立平等的基层政权,扩大抗日武装力量,百姓踊跃捐款捐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队的缺粮局面。

当然,要是打了大胜仗,也是能够吃上一顿饱饭。

就比如1939年的齐会战斗,贺龙元帅带领120师主力,消灭日军吉田大队700余人(几乎歼灭大队整建制),缴获了大量后勤物资,为了庆祝胜利,便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功宴。

不过,在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便拒绝向我军提供后勤补给,再加上日军大规模经济封锁,导致原本紧张的缺粮情况更加严重,很多士兵根本吃不饱饭,甚至是没饭吃。

在粮食危机下,八路军便决定自给自足,在根据地内大搞生产运动,一边学习,一边生产,还要一边战斗。

1941年,八路军先后在根据地开垦荒地30余万亩。其中,部队开荒7万余亩,收取蔬菜28.5万公斤,猪牛羊合计6000头,还有细粮9万公斤。

到1943年,留守后方进行根据地建设的八路军,收到细粮460余万公斤,蔬菜1650万公斤,以及养猪近万头。

就这样,八路军通过大生产运动后,伙食条件确实提高了,甚至比当时部分国民党军队还吃得好。

1944年,晋绥边区八路军的午餐标准为:大米300克,肉13.3克,蔬菜300克,油12.25克,盐6.7克。

在战时,这个午餐标准,其实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当时,八路军的主食,主要还是以小米、玉米、高粱等粗粮为主,要是没有碰见大的自然灾害,那肯定是能够吃饱的。

然后,就是肉类和蔬菜,虽然说也是有上千万公斤,但是平摊到各部队各士兵手里,其实依然是比较稀缺的。

毕竟,当时根据地可用的土地就那么多,大多数用来种植粮食后,种蔬菜的地方便是比较有限,所以对于粮食都是配给制,以此来保障粮食的合理消耗。

当然,除开八路军自己种植粮食,以及老百姓的捐粮捐物,其他的伙食物资,基本上都来自于缴获日军所获战利品,以及一些来自于国际友人的支持。

不过,到抗战后期,连日军的后勤补给都比不上八路军,就比如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里,八路军缴获的日军牛肉罐头,其实是牛血做的,这就说明了日军的后勤补给几乎崩溃。

当时,甚至出现了饿得不行的日军,直接用枪支弹药悄悄向八路军换取粮食的情况(这一点有待考证),这不就说明了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对于军队同样如此。

其实,不同根据地的伙食条件,可能也会有差异。就比如平原产粮区的根据地,伙食条件自然比山区根据地更好。

和国民党军相比,八路军虽然粮食不多,但是胜在官兵平等,不会出现贪墨粮食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官兵平等、同甘共苦的精神,我们才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