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俄罗斯解围,中国排在第一位,俄方给的回报,送到了中方心坎上

有心简影 2023-09-06 06:47:08

“一个朋友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他不会让你独自面对问题。”用这句话来描述俄罗斯现在的处境,是非常贴切的,而这位和俄罗斯共同面对问题的朋友就是中国。

最近,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讨论俱乐部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评估俄罗斯在亚洲的地位,第二就是分析莫斯科和这一地区国家关系发展的如何。众所周知,俄罗斯目前在国际上处在一个微妙的地位,而俄方选择现在公布这项调查报告,出于什么原因呢?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截图)

大家可能对瓦尔代国际讨论俱乐部不太熟悉,别看它的名字叫俱乐部,其实是非常专业的机构,并且内部都是专注研究俄罗斯内外政策的知名专家,甚至还会定期组织会议研讨,而这个俱乐部的背后其实是俄罗斯外交国防政策委员会推动建立的,并且一同合作的还包括俄罗斯多家知名媒体,像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时报》等,所以这家俱乐部给出的报告,专业性、可行度以及权威性都非常高。

而这次的最新出炉的报告名为《俄罗斯与亚洲:新现实的悖论》,其中就提到,西方在世界舞台上孤立莫斯科,然而无论是亚洲国家还是阿拉伯世界各国,都十分积极地帮助俄罗斯摆脱这一困境,并且报告中特别提到,在这些国家中,中国在这方面排在首位。甚至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过欧盟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与中国的贸易额占俄罗斯外贸额的30.7%以上,而欧盟约占19%,并且在欧盟出台的新制裁措施针对俄罗斯后,这一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访华与中方会面)

也就是说,俄罗斯对于中国“雪中送炭”的行为,不仅心里记着,甚至要拿出“小本本”写份报告记下来。这样看来,中国帮了俄罗斯,没帮错人,俄罗斯这一民族敢爱敢恨,知恩图报。然而毕竟俄罗斯树敌不少,并且中国大力帮助俄罗斯,西方国家也看在眼里,所以中国也是承受了很多压力,甚至招致了不少制裁,而俄罗斯自然也懂,不能让中国流血、流汗又流泪,自然要拿最丰厚的“礼物”回报中国。

所以先前大家都能看到,中俄贸易额屡创新高,并且还在众多领域展开合作,包括农业、能源、工业、高科技和金融。不过俄方最近却提出了新的思路,要对中俄贸易进行一个“再平衡调整”,这难道是俄方不想和中方做生意了吗?

(中俄签署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运输管道项目)

其实俄罗斯还是很愿意和中国做生意的,只是俄方敏锐的察觉到,近段时间的形势相当不利于世界贸易和中俄经贸关系发展,虽然面临着重重阻碍,但是中俄经贸互动还是砥砺前行。然而目前俄方认为问题出在自身,前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表示,俄罗斯对华出口商品大部分都是矿物原料、燃料和石油产品,但是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近三分之二是机械和设备,而这在俄对华出口中只占4%。换句话说,俄方对于目前的贸易结构表示担忧,但是并不会改变这一现状,也就是说,这些原料还是会大力出口中国,不过俄罗斯要从自身找问题,要进行工业重组,力争将一些好的俄工业产品对中国出口。

不得不说,俄罗斯是真够意思,不仅将资源便宜卖给中国,还要推动产业升级,卖给中国一些优质的工业产品,其实俄罗斯现在深陷俄乌冲突,纵使战争有一万个不好,却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军工业的进步。其实现在人类科技的进步,很大程度上都是二战推动的,但并不是说鼓励战争,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战争没有胜利者,每一方都是受难者。而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也将重心重新放在了国家的军工业上,自然能够拿出一些好的工业产品出口中国,这样看来,俄罗斯给中国的回礼,送在了中方的心坎上。

(俄乌冲突开始后,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就时常巡视俄军工厂)

其实要说中俄贸易一开始并不是如今的以能源为主导,其中涉及了很多因素,并且整个时代的缩影都反映在了一款战机上,那就是苏-27“侧卫”。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首次引进苏-27战机,然而在此之前,中国战机虽然号称数量是世界第三,不过核心飞机仍是几千架50年代水平的歼-5,歼-6和少量歼-7战机,而苏-27一度可是能够有碾压F-15的实力,不仅在当时苏-27的机动性几乎就是天花板,而且它的发动机,正是后来甚至用在了歼-20上的AL31F发动机,所以性能上,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绝对是一款王炸,而这么一款先进的飞机,俄罗斯竟然愿意给中国引进,虽然并未将全部的技术转让给中国,但是就算这样,也使得中国自此才有了现代化的空军。

不过真正让中国“侧卫”家族强大起来的,还是中国人独立自主的研发,在拿到苏-27后,中国便开始了逆向研究和改进,逐步发展出自己的改进型号歼-11B和歼-16等战机,自此不再一味的受制于俄罗斯合同中苛刻的条件,而目前来看,中国已经能够完全自主生产先进的“侧卫”家族战机,师承俄罗斯,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苏-27在1992年引进中国)

并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俄罗斯的军工专家其实对西方的雷达和电子技术一度不屑一顾,而中国率先将西方的电子技术引进到“侧卫”机上时,俄专家不以为然,一直坚信俄罗斯才是最好的设计,并且这点从苏-27后方那个巨大又不协调的尾椎就能看出,因为在80年代俄方(前苏联)希望在尾椎上安装后视雷达,让导弹可以从后方攻击的敌机,然而这后来被证明是一个错误的技术发展分支。

因为尾椎上的小型火控雷达,在实战中会被敌机更高功率的火控雷达压制,完全无法引导导弹进行攻击, 而退而求其次的就是将这个雷达避开常用的火控雷达波段,只让其承担预警作用,然而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又有一项重磅技术的推出,让尾椎的这一设计显得更加多余,那就是分布式光学系统技术的发展,也就是歼-20和F-35采用的独特功能,能够获得更好的态势感知,远超苏-27这部后视雷达。然而“侧卫”系列的尾椎始终没有被拿掉,俄罗斯的苏-34和苏-35上,俄罗斯还是在尝试为其安装火控雷达,但是最后还是没能出现在量产机上,甚至直到最新的苏-57,俄罗斯依然没有放弃对后置火控雷达的坚持,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执念”了,而是俄方对自己的机载电子设备信心不足,企图用这部后置雷达,等待俄方有更好的技术突破。

(俄罗斯五代机苏-57甚至都保留了尾椎)

也就是说,俄罗斯目前的军工业的科技树有些点歪了,这不是中国不愿意和俄罗斯在这方面合作,而是俄方自己也在吸收中方对俄军工业的反哺,所以如果要想改变目前中俄的贸易结构,俄方应该更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能有当初过分自大的想法,要像中国一样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发展自身薄弱的领域。现在俄方意识到了还不晚,同样,俄罗斯如果能重振工业的优势,也会对中国帮助很大。

总结来说,俄罗斯在面对西方的压力和孤立时,中国和俄罗斯能够并肩共进,共克时艰,这份友谊弥足珍贵来之不易。尽管中俄之间的贸易结构需要调整,但这并不会动摇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相反,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两国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牢固和深入。俄罗斯自身也正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以实现与中国更为均衡的经贸关系。而这种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态度,正是两国友谊得以长久维系的关键。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俄罗斯在工业和科技领域取得突破,与中国共同创造一个和平且美好的世界。

0 阅读:0

有心简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