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17年,即清朝康熙五十六年,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向康熙帝上奏,恳请告老还乡,以享天伦之乐。面对这位已为国家鞠躬尽瘁七十六载的老臣,康熙帝心中满是不舍。他深情地对李光地说:“你看,王掞也同为文渊阁大学士,且与你年岁相仿,他尚能坚守岗位,你再为朕效力两年,如何?”
康熙帝深知,李光地虽已年迈体衰,但其智谋与忠诚对朝廷而言仍是无价之宝。因此,尽管内心不忍,他还是希望李光地能继续留在自己身边,共同治理这大好河山。
然而,天命难违,李光地终究未能如康熙所愿再干两年。次年,他因疝疾突发,不幸病逝于京城。消息传来,康熙帝悲痛欲绝,他向众人深情诉说:“朕与李光地相知最深,他对朕的了解,无人能出其右;朕对他的知遇之恩,亦无人能及。我们不仅是君臣,更是知己啊!”
这番话,后来被载入《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二》,成为了康熙帝与李光地深厚情谊的见证。在康熙帝心中,李光地不仅是他的得力助手,更是他在这漫长帝王路上难得的知己。他们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雍正登基后,对李光地崇拜不已,他将李光地入祀贤良祠,评价李光地是“一代完人”。
作为康熙的知己、雍正的偶像,李光地在康雍时期享受了汉族大臣少有的荣光。然而,没想到的是,到了民国时期,历史学家梁启超却说李光地是“卑鄙小人”。
本文,笔者来和大家分享李光地,希望通过史料和分析,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位清朝名臣。
一、初显锋芒,立下大功
李光地,字晋卿(和耶律楚材同字)。根据《李光地年谱》记载:
先世居剑州,相传为唐江王元祥后。
李光地祖籍是福建剑州(南平),后来迁居到泉州安溪县,相传祖上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子李元祥。李光地有兄弟三人,他的两个弟弟分别叫李光垤、李光垠。
李光地出生于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自幼聪明,有“神童”之称。李光地3岁那年,清军入关,福建成了南明和清廷对抗的主要战场,此后多年,福建的治安都非常混乱,盗贼横行。李光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13岁时,有一帮不明身份的盗贼闯入李光地家中,将他家洗劫一空,这件事对李光地影响很大,以至于他对于各种反叛、盗匪等行为非常反感。
康熙九年,28岁的李光地进京赶考,一举考中二甲第二名。同榜进士中,有两人比较和李光地渊源较深,一人是徐乾学,位列一甲第三名(探花),此人后来成为李光地的同僚,也是康熙朝名臣。另一人是陈梦雷,位列二甲第三十名。陈梦雷在清朝并不出名,但他和李光有较深的渊源,下文还会讲到这个人。
考中进士后,李光地在翰林院待了3年,他被选中庶吉士,授编修。3年后(康熙十二年),李光地回家省亲。巧合的是,陈梦雷也回家省亲。
《清史稿》记载:
陈梦雷者,侯官人。与光地同岁举进士,同官编修。
李光地是福建南平人,而陈梦雷是福建侯官(闽县)人,二人不仅是老乡,还是同科进士,现在又一起回乡探亲,一路上自然要相互照应。
李光地和陈梦雷回到福建后,清朝爆发了一件大事——三藩之乱。
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发起叛乱。由于吴三桂当时诛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又出兵围堵云贵总督甘文焜,消息被完全封锁,直到康熙十三年正月,康熙才知道吴三桂已反。康熙当时非常被动,当康熙出兵迎战吴三桂的时候,远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竖起了反旗,和吴三桂相互呼应。与此同时,台湾的郑经(郑成功之子)也在派兵反攻福建,福建这边登时大乱。而此时的康熙,只顾着吴三桂那边,根本不知道福建的情况。也就是这个时候,李光地立功了。
《清史稿·李光地传》记载:
十三年,耿精忠反,郑经据泉州,光地奉亲匿山谷间,经与精忠并遣人招之,力拒。
耿精忠造反,第一步就是控制朝廷命官,李光地作为回乡探亲的朝廷官员,很快被纳入耿精忠的逮捕名单。好在李光地机灵,带着父母躲进山谷中,耿精忠多次派人去招降,都被李光地拒绝了。而和李光地一起返乡的陈梦雷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陈梦雷被耿精忠活捉,被迫成了耿精忠的幕僚。
李光地不但拒绝了耿精忠的招降,还多方收集福建的军事情报,最后写成了一份奏折,在奏折中,李光地把耿精忠和郑经的军事部署、进攻路线全部写入其中,《清史稿·李光地传》云:
置疏蜡丸中,遣使间道赴京师,因内阁学士富鸿基上之。上得疏动容,嘉其忠,下兵部录付领兵大臣。
李光地把消息装进一个蜡丸中,然后派人从山间小路逃离福建,把消息送往京城。在路上正好遇到内阁学士富鸿基,经富鸿基把消息转呈给了康熙,康熙得知耿精忠已反,震惊不已,又看到李光地搜集的情报,对李光地赞不绝口。立即派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出兵平叛。
三藩之乱是康熙朝的一场战争浩劫,李光地及时抓住了机会,从此平步青云。
二、转眼六年,再立新功
在三藩之乱爆发之前,康熙只知道有李光地这个人,对他并不熟悉。李光地派人及时传递了情报,立下大功,在康熙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虽然如此,李光地真正被康熙重用却发生在六年之后。
《清史稿》云:
师进驻福州,令都统拉哈达、赉塔等讨郑经,并求光地所在。
当年李光地派人送情报时,他本人还留在福州,后来耿精忠封锁了福建,李光地根本出不去。三年后(康熙十六年),清军攻入福州,耿精忠投降,康熙特地传令给拉哈达和赉塔两位将领寻找李光地。
后来,拉哈达在漳州找到了李光地,他发现李光地连续三年都在避难,始终不愿意向耿精忠低头。拉哈达把李光地的事迹汇报给康熙,康熙听闻后,特地褒奖李光地:
“光地矢志为国,颠沛不渝,宜予褒扬!”(出自《清史稿》)
康熙命李光地即刻北上,提拔他为侍读学士,不巧的是,“行至福州,以父丧归”,李光地刚走到福州,家里人便追上他,告诉他父亲病逝。李光地只得返回家乡,为父守孝三年。
也就是说,李光地先是被叛军阻拦了3年,好不容易平定叛乱,他又要守孝三年。等李光地再次回到京城,已经是六年后的康熙十九年了。《清史稿·李光地传》记载:
十九年,光地至京师,授内阁学士。
康熙十九年,李光地刚到京城。正常情况下,李光地需要先到吏部报道,然后等吏部重新安排职位。可康熙急着见李光地,直接跳过吏部,把李光地召到宫中,授他为内阁学士。要知道,六年前,李光地回乡探亲之前的官职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如今刚回到京城,就任内阁学士(从二品),这种飞升速度,令人咂舌。
在李光地担任内阁学士期间,他还给诸位皇子讲过课,诸位皇子包括雍正(胤禛)都对李光地的学识佩服不已。
康熙二十年,台湾郑经去世,他的长子郑克藏被杀,次子郑克塽在冯锡范等人的辅佐下继承了延平王爵位。李光地长期待在福建,对这件事比较敏感,他得到消息后,立即对康熙说:
“郑经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争权,宜急取之。”
意思是,郑经已死,现在明郑内部已经大乱,正是收复台湾的天赐良机!
其实,康熙当时已经28岁,刚平定三藩之乱,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他早就想收复台湾了。只可惜,在朝中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例如,索额图就主张:“台湾孤悬海外,而且都是不毛之地,如果冒险收复,不仅损耗兵力,而且治理费用巨大,不如弃守。”
在朝会上,李光地公然向康熙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叫施琅。
关于施琅,笔者上个星期写过他的文章,施琅是一名优秀的水军将领,只可惜,他三次易主,在清朝始终不被信任。《清史稿·李光地传》中记载,李光地以身家性命作保,对康熙说:
“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
李光地的建议,自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最终,康熙力排众议,选择相信李光地,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领兵攻打台湾。
当时,康熙让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和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三人共同治兵,但三人意见不统一。李光地和纳兰明珠等人向康熙建议给施琅独立带兵的权力,康熙最终同意,让姚启圣和吴兴祚负责后勤,全力支持施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一举收复台湾,为康熙立下不世之功。而施琅之所以能有如此功劳,李光地的推荐至关重要。
康熙一生雄才伟略,平三藩、收台湾更是康熙的千古功业,而这两份功业,都有李光地的参与。
三、故人归来,丑事暴露
其实,在康熙收复台湾的时候,李光地并不在京城,史载他“乞假奉母归”,由于父亲病逝,李光地对母亲一直非常孝顺。李光地在家中奉母三年,到了康熙二十五年,李光地再次入京,立即被升任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不久又升任兵部侍郎。康熙三十一年,李光地被任命为会试主考官,随后李光地又参与靳辅治河、担任顺天府学政。总之,这几年,康熙是在有意锻炼李光地,李光地在不同的任上,总会做出不错的成绩。
到了康熙三十六年,李光地已经担任工部侍郎,由于当时的工部尚书萨穆哈年迈多病,李光地其实是以工部侍郎的身份代理尚书之职。第二年,李光地被康熙任命为直隶巡抚。这一年,李光地见到了一位故人,一位让他名声扫地的故人。
原来,康熙三十七年九月,康熙巡视盛京,有一位流放盛京的囚徒向康熙献上一首诗,康熙觉得这名囚徒好文采,便下令赦免了他,让他辅佐皇三子胤祉编书。这位囚徒,就是前文提到的、李光地的老乡陈梦雷。
原来,当初三藩之乱时,陈梦雷被耿精忠裹挟,被迫成为耿精忠的幕僚,后来三藩之乱平定,耿精忠被杀,陈梦雷作为耿精忠的“同伙”,被流放到了盛京。若不是康熙巡视盛京,陈梦雷这辈子恐怕都要埋骨于此了。
陈梦雷回到京城时,骨瘦如柴,不久后,他写了一份《与李光地绝交书》,抨击直隶巡抚李光地欺君负友,为天地所不容。此文一出,满朝哗然。
按照陈梦雷的说法,康熙十二年,他和李光地携手回乡省亲,不料次年遇到三藩之乱,他被耿精忠裹挟,无法逃出福建,但他却私下找过李光地,和李光地合作。《清史稿》云:
(陈梦雷)方家居,精忠乱作,光地使日蚃潜诣梦雷探消息,得虚实,约并具疏密陈破贼状。
陈梦雷的意思是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他曾秘密搜集耿精忠的情报,写成奏折,然后趁李光地来家中探访的机会,把奏折交给了李光地,希望李光地能够想办法将消息秘密传到京城。
没想到的是,李光地苏日安派人把消息传到京城了,但没有注明这份情报是陈梦雷提供的,《清史稿·李光地传》说:
光地独上之,由是大受宠眷。
李光地独吞了功劳,却把陈梦雷晾到了一边。
后来,耿精忠被杀,在处理其党羽时,康熙压根不记得有陈梦雷这个人,所以一律下狱处斩。不料,李光地却两次为陈梦雷求情:
梦雷以附逆逮京师,下狱论斩。光地乃疏陈两次密约状,梦雷得减死戍奉天。(出自《清史稿·李光地传》)
意思是说,就在陈梦雷即将要赴死的时候,李光地先后两次给陈梦雷求情,最终陈梦雷没有被处死,而是被流放到了东北。按照陈梦雷的说法,李光地当年虽然为自己求情,但是对于“离散逆党,密图内应及同谋请兵之事,一语不及”。
意思是,对于陈梦雷提供情报的事情,李光地一字未提。
陈梦雷控诉李光地的消息传出去后,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李光地此时已经56岁,头一次遭此等大辱,他恼羞成怒,在李光地给康熙的奏辩中说道:
“臣上本时,曾到陈梦雷家中和他商量,他一字不答,至于臣上蜡丸书是他定的稿,实实无此事!”
李光地这句话非常狠,不仅否认情报有陈梦雷的功劳,还说自己曾经劝过陈梦雷逃离叛军,结果陈梦雷“一字不答”,对耿精忠死心塌地。
这俨然是把陈梦雷说成了耿精忠的“死忠”。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光地没有想到,他和陈梦雷之争,成了康熙三十七年京城最火热的“八卦”。
笔者认为:李光地和陈梦雷的历史公案,关键之处在于李光地递给康熙的情报中到底有没有陈梦雷的功劳。若有,那李光地注定是小人,不管他最后为陈梦雷求情是出于愧疚,还是同乡情分,都不能掩盖这个结论。
笔者的结论是:三藩之乱爆发时,李光地尚且年轻,他可能因为贪图功劳而铸成了大错,我是支持陈梦雷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陈梦雷被流放了十余年,好不容易从盛京回来,本应该好好表现,少惹是非。他虽然不用巴结高高在上的李光地,也没有必要去污蔑李光地。陈梦雷这样做,弄不好就要再度入狱。但陈梦雷却非要走这条路,这说明他心中的确有委屈。
第二,按照《清史稿》的记载,耿精忠造反的时候,李光地带着家人逃到山涧中,他是没有机会摸清楚耿精忠的军事部署情报的,而陈梦雷当时已经被裹挟进入耿精忠的团队,陈梦雷拿到情报的可能性更大。
第三,就是康熙的态度。这件事闹大后,康熙的处理方式很微妙,康熙并没有降罪于陈梦雷,而是让陈梦雷好好编书。按理说,若康熙相信李光地,那陈梦雷就犯了“污蔑朝廷大员”之罪,康熙必当严惩,但康熙没有这么做,这说明,康熙也知道陈梦雷没有撒谎。
因为康熙喜欢李光地,还要用李光地,所以李光地的形象不能毁了。当年,康熙派给李光地一项重任,让李光地以直隶巡抚的身份来治理京城水患。算是委婉地转移了大家的视线。
清朝末年,梁启超在《梁启超全集》第3卷中评价李光地:
“以李光地之忘亲背交,职为奸谀……”
梁启超出名的时候,李光地已经去世200多年。可见,因为陈梦雷一事,时隔两百年后,李光地仍然在背负骂名。
四、位极人臣,功过任评说
上文提到,康熙为了转移视线,派李光地以直隶巡抚的身份去修河,李光地干得非常卖力。李光地一方面治理漳河、滹沱河,亲自勘察,日夜蹲守,另一方面又请求免除河道两岸百姓的赋税。辛苦了两年多,终于完成了任务。
李光地深陷是非漩涡,唯有以劳动成果来证明自己。
看到李光地的成绩,康熙大喜,直接提拔他为吏部尚书,李光地终于松了一口气。
康熙四十年,李光地再一次被康熙委以重任,让李光地治理永定河,李光地不负所托,一次性解决了困扰京畿多年的河务问题。
治河,是李光地在平三藩、收台湾之后,为康熙立下的第三大功劳。后经过康熙、雍正两朝,京畿河务都没有再出现大问题。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拜李光地为文渊阁大学士,这一年,李光地63岁,算是正式“拜相”。在给吏部的谕旨上,康熙说道:
“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著升为文渊阁大学士。”
康熙用“居官甚好,才品俱优”八个字来评价李光地,让李光地颇为欣慰。
康熙晚年,沉迷于程朱理学和易经的研究,而李光地深谙此道,康熙因此“日召入便殿揅求探讨”,即李光地每天入宫和康熙近距离探讨这些学问,因此李光地对康熙的心思非常了解,这也是康熙说李光地是他的知己的原因。《清史稿》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康熙十七年,太子隐忍被废,康熙下令让大臣们举荐新太子,大家听完,都纷纷站队,举荐自己心目中的“新太子”。当时,工部尚书王鸿绪等大多数朝臣都举荐皇八子胤禩为太子,最终惹怒了康熙。康熙便问李光地:“他们都举荐新太子,你怎么一言不发啊?”李光地回答:
“前者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
李光地的意思是:皇上废黜为太子,是因为太子有病,既然有病,慢慢调养就好了。等他病好了,就是天下人的福气了。
不得不说,李光地的确了解康熙,他知道康熙的本意并不是要推举新太子,而是要让那些不安分的人跳出来。所以,李光地仍然站在胤礽那边,因为这是君臣大义。
李光地的做法,让康熙非常赞赏。康熙四十九年,李光地因疝疾提出致仕,康熙挽留无果,让李光地回福建养老。三年后,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康熙特地派人到福建接李光地来出席宴会。不久后,李光地复职。
康熙五十六年,李光地76岁,垂垂老矣,旧病缠身,他再次请求退休,康熙却以“王掞都没有退休,你再等两年”为由,拒绝了李光地的请求,不料,第二年李光地便病逝了。
李光地去世时77岁,他去世得非常突然,康熙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心情非常悲痛。康熙最终派皇五子恒亲王胤祺代表自己去吊唁李光地,赏赐千两黄金,谥号“文贞”。雍正登基后,将李光地入祀贤良祠,加赠太子太傅。
李光地28岁考中进士,77岁去世,在康熙朝为官近半个世纪,他对清朝的统一、京畿要务的治理、理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贡献。康熙朝著名的汉臣有很多,像张英、高士奇、陈廷敬、徐乾学等人都是一时翘楚,然而,康熙宠信李光地的程度,远远超出上述几人。
康熙曾评价李光地:“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对李光地推崇不已,而清朝历史学家全祖望却说李光地:“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
这就是李光地,官方给出较高的评价,民间却始终骂他是卑鄙小人。
笔者认为:从政治观点来说,李光地毫无疑问是名臣,他对康熙朝的贡献不言而喻。但是,从人格的角度来说,李光地当年在处理陈梦雷一事上,留下了他一生都无法掩盖的瑕疵。
其实,当“卖友求荣”这四个字贴在“一代名臣”的后背上时,大家注定会在他背后指指点点,从而忽略了他的贡献。历史是统一的,也是辩证的,后人看待李光地,不能一味只盯着他的过错,要功过同览,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