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是中国船舶工业的重要企业,曾创下多个第一。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第一艘国际标准出口船,以及第一艘超大型油船……
然而在2019年10月,却陷入破产危机。
当时,挪威系卓尔公司突然取消了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130亿订单。
让大船重工负债20多亿,更令人愤怒的是,挪威公司不仅毁约,还在法庭上反过来索要赔偿。
那么,这件事情最后的结局如何?
2013年,挪威系卓尔公司对外发出订单:建造8座海上钻井平台的大单,总价值高达130亿美元。
然而,系卓尔公司提出了一个不太寻常的要求。
他们只愿意支付10%的定金,约13亿人民币。这个比例远低于行业内30%-50%的普遍标准。
尽管这个条件有些苛刻,但基于对世界级船厂的信任,还是有不少公司争相竞标。
最后,这个指标落在大船重工上。
对大船重工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仅金额巨大,更重要的是,这份订单能让大船重工在国际市场上一举成名,为未来的发展打开新的大门。
就这样,大船重工开始了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
从2013年签订合同到2018年,整整5年时间里,大船重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他们不惜代价,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达到最高标准。
到2018年,项目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
眼看着成功就在眼前,大船重工的员工们都满怀希望,期待着这个项目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声誉和利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2018年,当项目进度已过半时,系卓尔公司突然宣布要取消六座钻井平台的订单。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大船重工上下都陷入了震惊和困惑。
但更糟糕的是,仅仅一年后,第七座钻井平台的订单也被取消了。
原本雄心勃勃的8座钻井平台项目,现在只剩下了一座。
对此,系卓尔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公司计划变更和经济局势动荡。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毕竟,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公司战略调整并不罕见。
但还是要结合当初的国际形势。
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紧随其后,挪威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
这些事件的时间点与系卓尔公司取消订单的时间惊人地吻合。
这不禁让人怀疑,取消订单的决定是否早有预谋,是否与这些更大的地缘政治因素有关。
无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违约对大船重工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首先,公司已经垫付了巨额的建设费用。
由于只收到了10%的定金,远低于行业标准,导致资金缺口巨大。
其次,这些钻井平台是按照系卓尔公司的特殊要求定制的,很难转售给其他买家。
这意味着,大船重工不仅损失了已投入的资金,还面临着一堆难以处理的半成品。
面对这样的困境,大船重工决定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公平。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合同中有一个对他们极为不利的条款:
如果发生纠纷,必须由买方国家进行仲裁。
这意味着,大船重工必须在挪威的法庭上为自己辩护。
在异国他乡的仲裁法庭上,大船重工处于明显的劣势。
语言障碍、法律体系的差异、甚至可能存在的偏见,都让他们难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最终的结果令人心痛:
大船重工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赔偿,反而面临着来自系卓尔公司的索赔要求。
这场法律战的失利,加上之前的巨额损失,将大船重工推向了破产的边缘。
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变得一片血红,净资产变为负19.21亿元。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家曾经的造船巨头甚至无力偿还800万元的债务。
在这种情况下,大船重工不得不申请破产重组,以求自救。
这个方案得到了大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债转股等金融手段,以缓解债务压力。
同时,他们还与中国信保签订了15亿元的赔偿协议,为公司注入了新的资金。
这个自救计划虽然艰难,但却给了大船重工一线生机。
2021年6月,大连中级人民法院同意了大船重工的重整计划。
经过几年的努力,大船重工逐渐走出了困境。他们成功交付了多个重要项目,重新赢得了市场的信任。
新的订单也开始陆续到来,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企业,正在慢慢恢复元气,重新焕发生机。
大船重工的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在国际商业合作中,仅仅依靠信任是远远不够的。合同条款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低于行业标准的定金比例、不利的仲裁条款,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最终却导致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国际商业活动并非独立于政治和外交之外。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国家间关系的起伏,都可能对企业造成深远影响。
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还要学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利益。
信息来源:大连日报,2021-12-01,大连开创非上市公司“自救式”重整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