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初,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他盯着桌上一份来自远东的情报,神情凝重。就在此时,他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 - 再次给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发电报。这已经是第六次了。斯大林内心焦躁不安,他急需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但毛泽东会如何应对?
二战的风云变幻,两位共产主义领袖之间的博弈,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就此拉开帷幕。
背景介绍:二战中的苏联遭遇德日夹击谁能想到,号称钢铁之师的苏联红军,也会有如此狼狈的时候?
1941年6月,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莎"的闪电战。德军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苏联西部,三天内就推进400公里,歼灭30多万苏军。苏联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纸老虎,毫无还手之力。
火上浇油的是,日本也在蠢蠢欲动。70多万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地区磨刀霍霍,虎视眈眈地盯着苏联远东。斯大林顿时腹背受敌,焦头烂额。
事情起因:斯大林频频向毛泽东求援斯大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续六次给毛泽东发电报求援。
第一次,他客气地"商量"能否派几个旅或团到长城一线,牵制日军。毛泽东婉拒了,说八路军力量有限,只能从战略上配合。
第二次,莫斯科保卫战打响时,斯大林又来电请八路军派兵到满蒙边境。毛泽东依然拒绝,认为这是在自取灭亡。
第三次,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斯大林急了,直接开出条件:提供两个师的装备,请八路军到边境接收。毛泽东看穿了这个陷阱,再次说不。
第四次第五次,斯大林放低姿态,只请求派小股游击队。毛泽东仍然不为所动。
直到第六次,斯大林格勒战役尾声,斯大林再次发来电报。
冲突发展:毛泽东的高明应对之道毛泽东面对斯大林的连番"示好",究竟如何应对?他的处理可谓高明。
首先,毛泽东始终保持清醒冷静。他深知八路军实力有限,贸然北上只会自取灭亡。在国共摩擦、日军"扫荡"的夹缝中生存已属不易,更别提千里迢迢去支援苏联了。
其次,毛泽东洞察局势。他敏锐地意识到,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并非转折点,真正的转折在斯大林格勒。因此前几次都婉言谢绝,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才有所行动。
再者,毛泽东善于审时度势。他看出斯大林此举不仅为眼前,更为日后瓜分战果。如果提前部署兵力在长城一线,未来就能先发制人抢占东北。
最后,毛泽东巧妙平衡。他既不盲目"国际主义",也不狭隘自私。既维护了民族利益,又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持,可谓外交手腕的巅峰之作。
高潮部分:斯大林格勒战役 - 扭转乾坤的关键一战1942年夏,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发起猛攻。这座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更是苏联的精神象征。一旦失守,将是苏联的灭顶之灾。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惨烈程度超乎想象。整座城市沦为废墟,街头巷战惨不忍睹。苏军将士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誓死不退。"为祖国而战,寸土不让!"这口号响彻每个角落。
战况胶着之际,斯大林再次向毛泽东求援。这已是第六次了。与之前不同,这次毛泽东答应了。他敏锐地察觉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将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果不其然,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奇迹般地逆转了战局。他们先是顽强抵抗,消耗德军锐气。随后趁冬季来临,德军补给困难之际发起反击。最终,20多万德军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几近全军覆没。
这场胜利不仅挽救了苏联,更改变了整个二战走向。德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苏军则士气大振,开始了反攻的步伐。
与此同时,远在中国的毛泽东也开始了行动。他派遣罗瑞卿、杨成武等将领率部开赴长城一线,为未来抢占东北做准备。这一步棋,为中国共产党后来在东北的胜利埋下伏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一路高歌猛进,最终攻入柏林,彻底击溃纳粹德国。而在远东,苏军也对日本关东军发起猛攻,配合中国军队,很快肃清了东北的日军。
毛泽东的先见之明得到了回报。八路军抢先进入东北,与苏军秘密换防,为后来在国共内战中占据先机奠定了基础。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感叹毛泽东的政治智慧。他既不盲目冒进,又善于把握时机。在民族利益和国际主义之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他总能找到平衡点。这或许就是伟人的过人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