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不懂观众”,这一印象基本没多少人有异议,近年来影视剧选角、题材制作以及剧本风格不符合观众预期的存在,委实层出不穷。
但看完《无限超越班》业内制片人点评演员这一期,七话却发现业内虽然不怎么重视观众真正的期待,却挺了解他们的演员同事们。

综艺里以“市场”为核心的演员评级未必精准,几位制片人包括导师们对各位演员的条件总结,却一针见血,很多问题其实也适用于普通职场人。
纪凌尘,演技与舆论从《无限超越班》第一期开始,观众便看出纪凌尘对“大海哥”舆论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与前任阚清子的分手风波,重创了事业发展。

客观来说,当纪凌尘第一次有如此表达时,相信不少网友还会觉得“分手争议的确拉低了他的路人缘”,认为感情问题对他风评有一定影响。
然,到了第六期纪凌尘仍旧坚认自己被此事耽误,就只留下“盲目自信”观感了。

毕竟,大家都见识了他气死吴镇宇、累坏曾志伟、让老师郝蕾感到绝望的演技与台词,正如宁静所说,他的表演,只能让人看到“二楞子的气质”。
无论什么样的题材,无论什么样的人设,经历纪凌尘“点金成石”之后,都将流向二楞子群体,观众看不到演技,也看不到戏。

只看到“二楞子强闯娱乐圈”。
就这演技实力……如果业内热衷选他演戏,对观众尊重不?
所有人都看到纪凌尘事业起不来是因为演技不行,唯独纪凌尘看不到。
内娱在男演员感情风评上的包容度可以说是无限的,很多比纪凌尘争议更大的资源也一直没差过,综艺里几位制片人也直言只要演员不会影响播出就会考虑。

为什么纪凌尘就那么轻易被一波分手舆论击垮了?
不是因为他在分手时成了“大海哥”,而是他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感情。
回顾这位哥的出名史,问题其实很明了。
作为模特时期的“战绩”,在纪凌尘的百科资料中仅有一行,这位在娱乐圈拥有姓名,靠的是“阚清子男友”标签,正式出圈,则是与阚清子上综艺秀恩爱。

先有了CP人气,后有了纪凌尘后来的演员之路。
在他的演员之路还未有代表角色、演技又糟糕的情况下,人气CP破灭一瞬间便把他的关键标签去除了,这种情况下,艺人资源迅速滑坡,不是很正常吗。
难道,纪凌尘这么多年来一直以为当初走红,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幸好制片人和业内都没这么认为。
张睿,琼剧小生包袱七话曾经谈过张睿,他就像学生时代班级里最认真学习却成绩永远倒数的学生,你会因为他的学习态度忍不住给予赞赏,却同时会被他的成绩打醒。
制片人对张睿的评价是:偶像包袱太重。

或者说琼瑶小生包袱太重。
琼瑶剧的表演都极具风格化,时间倒退20年,琼瑶剧演员转型困难程度不亚于童星,但大多数演员重新找一找感觉,基本都能走出琼瑶剧标签。
然,张睿入行多年,演技还是《新还珠》时期的状态。
这一点观众从前几期张睿的表演中便看到了,他的态度永远是最好的,也很积极尝试改变,可无论导师们给了多少建议,他消化后都恢复如初。

总是固执地在不合适的细节上用功(比如爱用嚼口香糖表现人物的粗糙),忽略了人物真实情绪的呈现,以及表演节奏的拿捏。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挺像一个输入了固定指令的AI演员,观众与制片人想要看到他的好态度能带来自然与惊喜,他却经常带回一套固有表演。

这种情况下,有的制片人想要给他机会,最终也在纠结中放弃。他挺像生活中在起步阶段成功过,一直也努力进取,但迟迟适应不了环境变化的职场人。
很可惜,却也很现实。
不过,也许是制片人的评价刺激到了张睿,《无限超越班》第6期试戏环节张睿虽不如天赋型选手王锵出彩,却明显有所进步,有开窍的迹象。

希望这种开窍,能越来越大吧,普通职场和演员的职场某方面挺相似的,成功过的人如果不及时跟上环境诉求,很容易迎接努力得不到回报的挫败。
王锵,天赋与幸运演员王锵的性格不一定讨喜,他的运气却人人都会想要,天生一张有故事的电影脸,电视剧演员费尽力气想要的气质,他不用学便自备。

天生有领悟性,表演一点就通。
再加上很快便被各大导演看见,这位天赋型选手的演员之路便像开挂了一般,但也如很多没经历过失败、亦不用付出太多努力的选手一样。
他对自己的评估,明显过于自大。

别人抢破头想演电影,他却一心想走几乎算是流量路线专属的古偶,王锵对此的解释是他太热爱古装题材,但在选择要求上,他却让人感受不了多少爱。
因为他执着演古装,却既不想靠小角色向行业证明自己适合古装,也不想先从小制作做起,而是专注众所周知要靠流量或全员实力派阵容带动的头部剧。

……
众所周知,电影天赋型选手也未必就能为所欲为,章子怡如果不是有足够的大花厚血支撑,当初那一部S+古偶《上阳赋》,便能把她到难回血。
建议王锵多听听制片人和导师的意见,想体验自己条件不契合的角色,要么放低姿态从“小”东西练手,要么就老老实实享受自己的电影脸红利吧。
李菲儿,高傲与实力一部浪姐,让李菲儿人气回血,一部《无限超越班》,让李菲儿败去大半路人缘,这位演员做姐姐时很飒,当演员,却让观众看到职场上普通却姿态高的前辈模样。

论演技,她完胜不少新人,入戏快、演得标准,但跟她同批次的实力派演员相比,就逊色很多,节目里便遭比她晚出道的高海宁全方面碾压。
放在普通职场,便是那种资历与年龄上去了业务却没有多大竞争力的类型,大部分处于这种状态的打工人,基本上都会有寻找突破的急迫感。
当制片人被她问如何能看到她时,直接问:你还愿不愿试戏、递简历?

而李菲儿的回答:愿意试戏,但自己没递过(找补了一下说经纪人可能会递)。

而李菲儿或许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也或许是她走红时收获的赞誉太高,似乎给了她一个错误:走下坡路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环境不行。
她对影视行业一些问题重视度过高,对机会和演技打磨的关注度却过低了,多年来没有自己主动去向剧组自荐争取角色,便是典型代表。

李菲儿在等机会找自己,甚至会很在意经纪人争取来的合作方对她态度够不够友好,当这两个不达预期时,便下意识觉得是环境辜负了自己。
客观来说,如果她私下里对机会与演技的执着能像综艺争取面试机会一样,或许李菲儿如今的职业发展会更好一些。


环境有很多问题,职场有很多态度糟糕的同事,但当自己可挑选空间有限时,如果想继续走下去,往往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要求高于环境。
而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归责于环境。
张栋梁,斜杠青年不好做张栋梁是娱乐圈幸运儿,出道便影视、音乐两爆,但他的幸运并没有持续多久,渐渐便走出歌红人不红、演员形象没突破的瓶颈。

同样演霸道总裁的阮经天都成影帝了,张栋梁却连转型第一步都没走出来。
前几期试镜时,很多观众可能会觉得他的问题是“脾气太好”,演什么都没办法突破自己的温柔先生性格束缚,演戏选择较为受限。
但到了第6期试镜,他演的变态恋人却让人眼前一亮,不仅突破了自己的固有形象,连徐若晗这类天赋选手都没能抢他的风头。

导师一水夸赞他:“太变态了”。
变态恰恰和他本身的温柔先生性格是两个极端,可见他的可塑性并不低。但一档综艺便激发出了张栋梁的形象潜力,前面那么多年他都干嘛了?
制片人的提问已经给出答案:没找好定位。

他既想当歌手又想当演员,坚持两边一起抓,抓到行内制片人都不知道应该把他定位成歌手还是演员,这种情况下选角当然不会考虑到他。
艺人多栖并没有问题,刘德华演、唱两栖,陈奕迅唱、演两栖,周杰伦还唱、演、导都干过,但多栖歌手成功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绝对成功的长项。

演员到了不缺机会的咖位,想分心去闯荡乐坛便游刃有余,歌手达到周杰伦、陈奕迅的地步,只要透露想演戏的心思,机会就会自动找上门。
无论栖了多少领域,必须要有一个领域是能给自己养老的。
哪怕现实中的斜杠青年,基本上都要有一个职业是能稳定支持自己发展其他事业的,张栋梁前期的问题是两个都想要,却两个都没做到顶尖级别。



影视行业以为他在闯乐坛,音乐行业以为他是个过气演员,最终变成了两不沾。也许《无限超越班》之旅能让张栋梁认清,自己的职业定位到底是什么吧。
现实职场中,有时候也需要想走斜杠青年路线的打工人想清楚,自己当下的资本,有没有能力撑住斜杠青年早期的积蓄期。

从这些艺人也能看出,现实与职场充满不公平,有人是天赋型选手有人却努力没办法有理想的成效,但现实与职场,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公平的。
即使幸运的天赋型选手,也不会幸运到可以任由自己“作”的地步,自我认知、职业规划与选择都可能影响到后续的路,再厉害的人乱闯也会翻车。
而演着演着便过气或者一直不温不火的艺人,很多是如张颂文般的厚积薄发选手,也有很多,是被自己的问题束缚住了,有“遗珠”,可能是假想中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