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只不过是一只鸟,却被卡了脖子,成了人类捕鱼工具

钓鱼精英堂吖 2024-10-28 16:55:23

鱼鹰学名鸬鹚,眼睛是绿色的,嘴像鹰一样带钩,脖子有喉囊,能瞬间吞下一条斤多重的活鱼。本是种游走在欧亚大陆南北的候鸟,夏到西伯利亚繁衍,冬去回归线以南避暑,大小如鸳鸯,通身乌黑发亮,勾嘴长脖,天上能翔,水中能潜,算是多面的猛禽了,是捕鱼高手。我首次见到活生生的鱼鹰是2000年秋季到大理洱海,无意中见到鱼鹰和放鹰的渔船,觉得很有意思。

一叶白色的竹排,栖着几只乌黑的鸬鹚,在微波荡漾的绿水中滑行,也是漓江上的一道风景!那些机灵的鱼鹰一个猛子扎入水中,睁大双眼,在绿茵茵的江水中寻找它的猎物,一旦发现了鱼儿,就急速冲上去,将鱼逮住,用嘴叼着鱼把它拖出水面,拉上竹排,想慢慢享用,但聪明的渔夫早就在鱼鹰的脖子上做了手脚,因为渔人在鱼鹰的脖子上拴了一个绳套,大一点的鱼就咽不下去,捉来的鱼只能乖乖的“上交”给渔夫,换回的是渔人把鱼的下水掏出来,喂鱼鹰。

鱼鹰的历史

据记载大理国时期,第一代国王文武帝段思平,就开始专设的直属驯鹰人在洱海朝夕捕鱼,供养国王享用。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曾在沙村留下诗篇《滕王阁序》“落霞与群鸬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谓“群鸬”就是我们现在驯养的鱼鹰。1956年洱海鱼鹰应邀前往日本,参加世界鱼鹰捕鱼技能大赛,洱海鱼鹰凭借高超的捕鱼技艺,与人亲密和谐的心灵沟通,征服了在场所有的评委及观众,最终荣获世界鱼鹰捕鱼技巧金奖,满载殊荣而归。随后,便有一些国家频频邀请洱海渔民出访表演。

渔民怎样放鱼鹰?

放鹰,即放鱼鹰,听放鹰人说北方放鹰与南方不同,渔船上扎着斜伸到水面上的架子,鱼鹰站在架子上,这样排泄物可以直接落入水中而不会弄脏渔船,因此鱼鹰从小就要练习站杆;南方放鹰用的多是竹竿。

当鱼鹰被驯化了之后,放鹰人就带着鱼鹰,一般三、五成群,每人有三、四只鹰。用鱼鹰捕鱼要用船、大竹竿、细绳和鱼鹰。放鹰人的船很特别:他们的渔船不大,有四五米长,最宽处一米多,船帮两侧中间装有带斜沟的木桩,高一尺左右,棹的中间都挂一个三四寸长的皮套,把双棹的皮套分别挂在两侧中间木桩的斜沟上,摇动双棹,就可驾驶渔船了。

鱼鹰是捕鱼的主角,是放鹰人的主要家当,所以看得很金贵,轻易是不叫外人摸的。放鹰人来到水边不急于下水,而是从口袋里掏出几根麻线来将鱼鹰的劲项底部扎住,防止它们把捕获的鱼吃进肚里。再检查鱼鹰腿上的麻绳结是否是好的。一切都准备妥了就推船下水捕鱼。

鱼鹰是鱼的天敌,当它们下到水里时,大大小小的鱼就会惊慌失措,四处奔逃。鱼鹰在水里伸长了脖子、收紧双翅、双蹼快速地向后划水,去追鱼。当它抓住一条鱼后,它会冒出水面,将鱼吞进脖子里,再扎进水里去抓。当它的脖子因装满了鱼而涨鼓鼓时,放鹰人会拿长竹竿在鱼鹰的脚下一抄,那鱼鹰会站在竿子上一动不动。放鹰人抓住鱼鹰的脖子底部,用力向上挤,把里面的鱼倒出来。吐出鱼的鱼鹰被扔进水里继续捕鱼。那时,鱼很多,一二个小时就能捕到几十斤鱼。

鱼鹰的联想1、同类不同命

同为喜欢钻进水里捕捉鱼虾的家禽。鸭子却生活自由些,捕获的鱼虾百分百的自己享用,鱼鹰则不同,太小的鱼不放过,每天只能够享受主人“赏赐”的几条小鱼。它们本应生活在自然的江、河、湖泊里,自由自在地捕鱼、繁衍后代。可被人类捕来、驯化后却成了别人牟利的工具,它们只能在主人的驱赶下度过劳累而凄凉的一生!看看鱼鹰,再想一想自己及周围身处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的命运与鱼鹰不是一样的吗?

正所谓:鱼鹰是个打工仔,起早摸黑见鱼追。逮到大鱼交老板,自己吃点小杂碎。鱼鹰是个打工仔,一天到晚受虐待。一根绳索勒住脖,拼到老死无家归。

2、卡脖子是一种手段

人是聪明的,不知在国际争端中是不是看到了中国用鱼鹰捕鱼的方法,就如同渔人卡鱼鹰的脖子,美国在别的国家的脖子上,也拴了绳套,只能咽下小的利益,大的要留给美国。

0 阅读:3

钓鱼精英堂吖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