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亲加18万彩礼双方已和解,新郎再掏30000嫁妆费,评论区炸锅了

宇全谈娱乐 2024-10-24 19:22:38

国庆长假是婚嫁的高峰期,河南的一对新人,在这个长假却因彩礼登上了热搜。

起因是新郎去接亲,被大舅哥,也就是新娘的哥哥拦车不让走,要追加18万的彩礼,才能接走新娘。

新娘是个有主见的姑娘,跟着新郎从家里一路狂奔,跑到了婚车上,可车还没有启动,大舅车直接躺在了引擎盖上,耍起了无赖。

新郎一方无法,只得寻求警方帮助。

警方到场后,大舅哥依然不依不饶,被人从引擎盖拉开后,又直挺挺地躺在了车前面,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

警方耐心地做起了工作,新郎最终接走了新娘。

大喜的日子,却出现这种事,哪怕不是当事人,都觉得膈应。

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指责大舅哥 ,甚至连这个大舅哥的财务状况,也被网友扒了出来。

原来他想用这个彩礼,给自己还赌债。

不过这个传言并不保真。

因为影响太恶劣,相关部门介入,随后对这件事做了说明。

原来,新郎18.8万的彩礼,并不是给了新娘父母,而是直接打到了新娘卡上。

新娘也没有把彩礼拿出来,而是自己带上了。

站在大舅哥的角度,这和没给彩礼没有什么区别,怪不得闹了这么一出。

事件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一直在做双方的工作。

10月7日,联合调查组对整件事做了一个通报说明,目前双方已经达成和解。

从通报内容可以看出,新郎的彩礼,是在接亲的过程中,转到新娘的个人账户。

由于娘家人没有收到彩礼,便阻止婚车离开,于是就闹了这么一出,让全国人民都知晓了。

10月7日,经过相关部门的调解,新郎又支付了新娘家用于购买嫁妆的30000元,双方就此达成和解。

事件得到圆满解决,没有发生恶性事件,相关部门功不可没。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知这件事的发生地的婚嫁习俗是怎样,新娘带走彩礼,是否符合当地习俗。

不过网友的关注点都不在这里,大家只觉得,新郎只花了30000块,就娶了一个老婆,赚大发了。

如果没有当地调解,新郎最后也没有掏这30000块,相当于没花一分钱娶回新娘,还白得了一套嫁妆。

而后面掏的30000块,是娘家购买嫁妆的费用,嫁妆还在新郎这边,所以还是一分钱没花。

也有网友觉得,彩礼如果没有给娘家,那跟没给一样,相当于在新娘手上过一遍,然后又回来了,只是走了一个个场。

这事如果放在从前,早就积下仇怨了。

还有网友觉得,这30000块,相当于买断了亲情,因为娘家连一套嫁妆钱都不愿意出。

也有网友担心,结婚闹得这样难看,新娘以后在婆家的日子会不会不好过。

不过更多的人,却为新娘的清醒点赞。

同时也是担心,现在闹得这样难看,以后恐怕和娘家亲戚都没得做了。

网友的评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觉得新郎过份,新娘把彩礼带回婆家,相当新郎没有给彩礼,没花一分钱就娶了一个老婆;

另一类觉得新娘把彩礼拿在手上,是人间清醒,新郎娶了一个好老婆。

其实不管是新娘把彩礼交给娘家,还是新娘把彩礼带回婆家,只要符合当地的习俗,都无可厚非。

但从这件事中的大舅哥的表现来看,新郎显然耍了一个小聪明,可能事先已经和新娘商量好了,不过却把娘家人蒙在鼓里。

新郎此举,无异于是断了新娘回娘家的路。

哪怕经过相关部门调解,双方已经和解,但外面的流言蜚语,指指点点,对新娘娘家的影响,恐怕要持续好长一段时间,新娘在娘家人心中的印象,恐怕早坏到了极点。

新娘以后还能回娘家吗?当然能,但即便回,恐怕也如同是陌生人了。

扣除买嫁妆的30000元,新郎支付的彩礼是15.8万, 这个数目,在全国来讲大概处于中位数,多吗,也多,但努努力还是可以支付的。

可他却做通了新娘的工作,把彩礼带回来了,最后难做的,其实还是新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彩礼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存在,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成了女方娘家创收的一种方式,新郎不堪重负,新娘被裹挟其中也无可奈何。

我老家在江汉平原,那边也有彩礼,但彩礼的用途,一般是用作小家庭的启动资金。

娘家除了嫁妆,再贴补点,和彩礼一并带到婆家,作为小家庭的启动资金,我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

当然了,父母嫁女儿肯定是要亏的,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了,但女儿在婆家硬气呀,还有什么比女儿过得好更重要呢。

父母把子女养育大,不就是希望他们能过得好吗?女儿结婚后,并不是就不管娘家了,不再孝顺父母了。

话说回来,彩礼要得再多,女儿日子不好过,又有什么用呢。

0 阅读:0

宇全谈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