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尚意境,宋诗重理趣,这3首唐诗和3首宋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2-07 08:41:22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巅峰,唐诗尚意境,而对于诗来说意境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唐诗才能够如此灿烂辉煌,熠熠生辉。

在唐人将诗写尽的情况下,宋人只能独辟蹊径,于是哲理诗应运而生,宋朝哲理诗富有哲理而又不乏理趣,铸就了唐诗之外的诗歌第二高峰。

经典的唐诗和宋诗风格迥异,对比明显,不信?读读下面这6首经典好诗便知,分别包含3首唐诗和3首宋诗。

第1首唐诗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这是极富意境的一首五绝,犹如一幅“风雪夜归图”。

全诗浅显通俗,写景如画,一句一景,犹如连环画一般。可以在脑海中构筑一下诗中的场景,真是诗意满满,余味无穷。

谁会不服这首诗的意境?没有。

第2首唐诗 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也很有意境,“秦时明月汉时关”,利用“互文”的手法,突显了历史沧桑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以侧面烘染的手法点出此诗主题,假如飞将军李广还在,匈奴绝不敢胡来,边境自然安定。诗句间充满对英雄的崇敬,暗含对当时无能将领的讽刺,同样意境满满。

第3首唐诗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是一首意境满满的怀古七律,是经典的触景生情、感古伤今佳作。

作者大笔如椽,“景、情、史、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前面写历史事实,恢宏大气,后面回归现实,写个人际遇,抒发诗人四海飘摇之感慨,自然流畅,浑然无迹。

欣赏完3首经典的唐诗,再来欣赏3首经典宋诗,你能感受到明显的不同。

第1首宋诗 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经典的哲理诗,作于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途径九江与好友同游庐山时。

这首诗将作者眼前之景和心中之理完美融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寓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非空洞说教,富有理趣。

第2首 宋诗朱熹的《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青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首诗主旨表达时光易逝、老大难成、珍惜时光之情,是一首惜时、劝学诗。

但此诗并没有空洞说教,而是别出心裁,寓景于理,通过“未觉池塘青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诗意地表达出时光流逝之憾,令人感同身受,乐于接受。

第3首宋诗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也是宋朝非常经典的哲理诗,寓意“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远”,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读来令人胸怀开阔,蕴含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满含乐观精神,体现出作者的自信和未来的信心。

“理”之烙印确凿,可以说这是一首经典的宋诗!

经典的3首唐诗和3首宋诗分享完了,通过这些诗可以明显地看出唐诗尚意境,宋诗重理趣。当然这只是一个总体趋势,并不是绝对的,唐朝也存在不少哲理诗,宋朝同样也不乏极富意境的诗。

朋友们,欢迎欣赏好诗,你对“唐诗尚意境,宋诗重理趣”这句话如何理解?欢迎分享高见。

5 阅读:457
评论列表
  • 2024-02-17 10:12

    新三影公》 老夫少妻婚最佳, 翁多钱财女若花。 杖藜望门久未待, 是去邻居小王家?

  • 2024-05-19 07:38

    五月十八子夜杏林不眠》 重卧杏林地, 不眠念往昔。 五十日移去, 一夜杜鹃啼……

  • 2024-02-07 14:36

    迎春》 偶瞅枯干枝, 墙角身隐匿。 明日立新春, 她先红亦绿……

  • 2024-02-07 14:36

    腊月十九》 腊月十九东坡诞, 名声豪放近千年。 如今只是津津道, 肥水不流外人田。

  • 2024-03-01 05:46

    早春夜》 云影夜更明, 雪消化未清。 林中鸟欢叫, 也只两三声……

  • 2024-03-02 21:02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这首颇有唐诗风范。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