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温州的黑老大许海鸥,独霸苍南十余年,被抓后下场如何?

个性张扬酷到底 2025-01-15 10:22:04

温州最嚣张的黑老大许海鸥,独霸苍南县多年,垄断中药市场 ,谁在这里做生意,都必须给他交保护费。许海鸥身材高大,体型壮硕。还会“胸口碎大石”,并得到过举重冠军,战斗力十分强悍,一个人就能在江湖上打出一片地盘,收了小弟后更是无法无天为非作歹。他对一个小弟不满,就能当街要了对方性命,心狠手辣到了极致。那么,这样一个嚣张的黑老大最后会是什么下场?

话说许海鸥是1961年出生在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的上街,在家里三个儿子中排在中间,他读完初中就不念书了,那会儿家里穷,也供不起三个孩子读书,许海鸥也就早早踏入了社会。许海鸥天生长的膀大腰圆,身材高大。早年做搬运工时又锻炼了力量,有一次,镇上举办了个举重比赛,许海鸥也去凑热闹。没想到,他还真拿了个奖回来,把街坊邻居都惊呆了。

从那以后,他就成了镇上的小名人,大伙儿都叫他“大力士”。许海鸥二十出头时,还展示过所谓硬功夫,胸口碎大石!后来,许海鸥卷入了江湖的旋涡。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一次,许海鸥的一个朋友,得罪了一个当地的黑帮老大。那个黑帮老大放出话来,要让他好看。许海鸥出面找那个黑帮老大谈判,对方看许海鸥是个打手的料,便将与他朋友的恩怨一笔勾销。还想请他加入自己的帮派,但许海鸥没有答应。

后来他又经历了一件事,苍南县紧挨闽北,风土人情别具一格。有一部分人说闽南话,一部分说温州话。两拨人像是天生的冤家,为了点芝麻绿豆大的事儿就能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一次冲突中,闽南语这边的人吃了亏。同样讲闽南语的许海鸥替他们出头,他身手敏捷,力气也大得出奇。左躲右闪,拳打脚踢,不一会儿就把对面四个人打得满地找牙,一下子就在江湖上出了名,并收了一些小弟。后来因为开赌坊的事,许海鸥也曾锒铛入狱。

1992年初的某天,许海鸥出狱了,4月份的一天,对于许海鸥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他要过31岁的生日,一群狐朋狗友过来给他庆生 。和他关系最好的就是陈南日和董加语这两个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许海鸥坐在主位上,看着满屋子的人,心里不禁有些感慨:“这帮人,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对我还算忠心。”就在这时,陈南日站了起来,端着酒杯说:“大哥,各位兄弟,要不我们组建一个帮派吧!”

就这么着,许海鸥成为帮派的老大。他还做了一番安排,陈南日脑子灵光,当了他的军师,董加语你心细如发,就管账目,搞的很正式的样子。未来在苍南县嚣张跋扈的许海鸥团伙就这么建立了。他第一步就是要赚钱,总不能跟着许哥混,三天饿九顿吧?于是许海鸥开始琢磨着怎么赚大钱。当然,他所谓的赚大钱,可不是正经八百地做生意。

他想的,只是那些歪门邪道。灵溪镇上街的水果市场,被他给盯上了。他带着几个小弟,天天在市场上转悠,商贩们每个月都得交保护费!”除了水果市场,镇里的长途货物托运部也被他给控制了。那些跑长途的司机,要是想在这儿拉货,就得给他交一笔“过路费”。但这些钱只是许海鸥赚钱的第一步,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在浙南的一隅,苍南县,这里山高水长,民风彪悍。90年代初,社会风气并不怎么好,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一些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他们三五成群,横行霸道。许海鸥就是其中一个团伙的老大。手下二十来号人,在这一带也是小有名气,后来他不断扩张势力,火拼其他的团伙。1992年9月,他的两个手下,浙闽交界一赌坊惹出了事端,赌坊的后台老板,是福建福鼎县的黑老大,将这二人关了起来。

许海鸥心想:“这两个家伙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现在也不是责怪他们的时候,得赶紧想办法把他们救出来。”许海鸥带着十几号人,拿着武器来到福鼎县城。准备和对方会一会,这次行动要是成了,那他们在苍南的名声就更响了。要是失败了,那可就丢人丢大了。许海鸥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见对方,对方黑老大见状。感觉许海鸥不太好惹,便说这都是误会一场。我请客,咱们好好喝一顿,算是赔罪了。

许海鸥借坡下驴,领回了被扣的小弟。还和对方成了道上的朋友,并在福鼎道上有了名号。后来他开了托运部,福鼎有一个分部,托运这门生意很是赚钱,全国各地的黑老大似乎都染指过。福鼎分部开业当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许海鸥亲自到场剪彩,派头俨然一方大佬,不少人也过来祝贺。看着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许海鸥想要独霸苍南县了。他想要掌握灵溪镇的参茸市场,这里堪称是全国民间最大的中药滋补品交易市场。

商户云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可市场虽大,控制这里的却是一个老帮派,冷冻厂帮。听这名字就是一群冷冻厂的子弟组成。老大名叫郑道悻,四十来岁,一脸横肉,心黑手辣。他在市场里有一家店,名义上是做买卖,实则是收保护费,从市场交易的药材中抽成。在这里贩卖药材,必须通过郑道悻的店交上管理费才行 。要不然,他手下小弟众多,且都是狠角色,一般人可惹不起,只有许海鸥敢和他掰手腕。

1993年2月,许海鸥就琢磨着得赶紧行动,不能让冷冻厂帮把市场给独占了。他招来手下的一帮兄弟说道:“咱们也得在市场里开家店,跟他们对着干!”没过几天,许海鸥的店拔地而起,还取了个响亮的名字——灵都参茸滋补药品商行。让人一看就觉得有档次,可却是一个黑帮的据点。在里面干活的全是许海鸥手下的人。一山不容二虎,冷冻厂帮一看:“这许海鸥也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没过几天,市场出现了一批优质东北老人参。这可是个稀罕物,药用价值高,根本见不到多少,为了得到它。双方剑拔弩张。各自的老大许海鸥与郑道悻,合计带来一百多号人。都带着家伙事儿,准备一场大战。一旦双方真的动起手来,后果可就不堪设想。最后,郑道悻感觉自己这帮人虽然看似凶悍,但跟许海鸥他们比起来,还是差了点火候。便自觉不是许海鸥的对手,硬碰硬下去,吃亏的肯定是自己。于是乎,他让出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许海鸥摆平了郑道悻。

许海鸥独霸了苍南县的参茸市场,他的店铺号称“参茸交易所”。商户们每卖出一公斤药材,都要给许海鸥交一笔钱,从三毛到两块不等,这在九十年代初期可不便宜啊。商户们心里苦,私下里都把这地儿,叫做“黑市”或是“第二税务所”。可他们敢怒不敢言,毕竟许海鸥这帮人可不是吃素的。除了在这收费,他的手下还在市场里耀武扬威地巡逻,到处收保护费。商户们看到这些,都吓得瑟瑟发抖,生怕一不小心惹毛了他们,招来一顿暴打。

靠着这些手段,许海鸥敛财无数。但他也知道,管不好手下是要给自己惹来大祸的。他对手下管理极严,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一顿毒打,甚至是杀身之祸。不仅是一般小弟如此,连他的心腹大将也不例外。董明光就是这样一个角色,此人勇猛无比,打起架来不要命。凡是和别的帮派群殴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是许海鸥帮派的“敢死队”队长。他这人花钱如流水,还经常在帮里借钱不还。许海鸥认为这是坏了规矩,挑战了他的底线!

1993年7月20日,他以交代新任务为名,把董明光骗回了灵溪镇。董明光这人,虽然勇猛,但脑子却不太灵光,一点也没察觉出不对劲。结果刚一到达,就被许海鸥以及左膀右臂陈南日、董加语等人拿着刀到处追砍。董明光身上被砍了好几刀,但他还是拼死逃跑,希望能逃出生天。可天不遂人愿。董明光跑到半路,就因失血过多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等被人发现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没救了。

这事儿一传开,整个浙南闽北的帮派都轰动了,大家纷纷猜测,许海鸥这是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了,以后谁还敢跟他混啊?但许海鸥却不在乎这些,他觉得自己这么做是立威,是告诉所有人,他许海鸥才是温州的第一黑老大,谁要是敢跟他作对,那就是这个下场。许海鸥能这么猖狂,自然是少不了太阳伞。他专门安排小弟笼络太阳伞,手段多的出奇,输送的利益也是可观。一小撮意志不坚定的坏分子,成了许海鸥团伙的帮凶,帮他欺压百姓出力,丧失了基本原则。好在法网恢恢正义必胜。

许海鸥在苍南县那是横行霸道的日子,很快就要迎来终结,1995年,温州市警方决定动真格的了,许海鸥团伙自然是在打击名单上的头一号。12月5日晚,温州市公安局的一众领导,还有苍南县公安局、政法委的头头脑脑们都聚在这儿。领导发话:“明晚,我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许海鸥!这家伙,在苍南县为非作歹多时,是时候让他尝尝法律的厉害了!谁敢泄密,必当定罪论。”在这关键时刻,有人动了歪心思。

县公安局的领导郭炳忠,平时跟许海鸥眉来眼去,关系不一般,这次果然给许海鸥透了风声。但他们的小动作,全都被看在眼里。市局的领导将计就计,提前行动!当天晚上,三百多名干警打了许海鸥一个措手不及。他还以为明天警方才动手呢,跟几个小弟在酒吧里喝酒唱歌。结果被直接擒获,落入法网。团伙也被一网打尽。一群耀武扬威的小弟们,此刻都成了阶下囚。1997年初,许海鸥被判了死刑。他站在法庭上,面如死灰。小弟们也都各自领刑,有的被判了无期,有的被判了十几年、二十年。他们这伙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