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系的波峰波谷之间,台湾问题一直是那根最紧绷、最易触发的弦。然而,就在特朗普上台后,这根弦却开始被美国政界迅速拨动。
特朗普是个聪明且善于谈判的商人,他深知国际政治博弈的规则。虽说他在贸易谈判时摆出了对华强硬的姿态,但在事关敏感的台湾问题上,特朗普的“谨慎”之道显而易见。最近,他的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动作,似乎在试图调整战略。首先,他要求美国国务院修改其官网,将关于“台湾”的内容全部删除,仅保留“一个中国”的表述。接着,他的副国务卿达伦·贝蒂公开表示,“台湾终将回归中国”,最后,解雇了“美国在台协会”负责人罗森伯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213c4ac3e5822a3e1abfce07e41946.jpg)
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到,特朗普似乎想要在台湾问题上释放出某种缓和信号。然而,就在这时,据岛内中时新闻网报道,24名美国众议员提交了涉台决议,鼓吹要“废除一中政策”和台岛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些“大动作”究竟是怎么回事?显然,这是共和党建制派向特朗普施压的手段。这些“老牌政客”在对华问题上依旧保持着鹰派视角,不愿意看到任何与中方的缓和迹象。而国务卿鲁比奥也如是,他的表态将台湾地区称作“国家”,让人不禁猜测,共和党内部的分歧是否已经公开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9324eeef6e4081af547267525fc7c3.jpg)
这种情况下,民进党当局自然是如坐针毡。他们本想通过与美方政客勾连,来捞取政治资本,但这些示好的对象,比如蓬佩奥和彭斯,早就被特朗普放上了“黑名单”。这也说明,台当局在押宝时,并没有考虑到华盛顿复杂的政治格局,结果不仅没能如愿,反倒惹得特朗普不快。
民进党在面对新决议上的犹豫,这并非毫无缘由。众议院的举动不仅可能加剧两岸关系紧张,对民进党而言,也是一种尴尬的困境:他们既不敢公然“接招”,又担心失去美方支持的预期;而另一方面,岛内的国民党表态则不一般,迅速响应,甚至建议美台建交应使用“中华民国”名义。这种表态的背后,是一种附和决议的姿态,却大大低估了“一中原则”在国际社会中的分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bd63515c93329e1814655c4d848802.jpg)
如果我们站在特朗普的视角来看,他或许更像是在打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战”。他需要平衡党内不同派别的意见,同时利用台湾问题作为筹码,与中国大陆展开谈判,而不是真心想改变现状。然而,共和党建制派的压力使得他的算盘难以打响。国台办的立场已非常明确:在涉及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绝不会有半步退让。
归根结底,特朗普的“体面退场”策略遇到了内部的巨石阻碍,而共和党真正想达到的目的,也许并不是“建交”,而是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展示一种“强硬姿态”。对他们来说,台湾问题不过是用来激怒对手的“火柴”,而非那根燃尽的“蜡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6cf29a91cf1cf024c0eb8ac6701231.png)
从整体来看,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调整,可能只是大棋局中的一小步。然而,这一步迈得如何,却能产生不可忽视的涟漪效应。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如果美国真的在台湾问题上迈出错误的一步,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不仅不会遏制中国崛起,反而会加速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