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皇位的朱祁镇会治国了吗?从一件事上可以得出答案

意智说历史 2024-05-31 11:20:4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书生

编辑|t

引言

众所周知,皇帝是一份终身职业,很少有人能一生登临两次帝位,不过纵览华夏历史一生登临两次皇位的皇帝倒也是有几位的。

但一生登临两次帝位并且学徽钦二宗北狩留学的古往今来只此一位,那便是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

一、年幼继位 海晏河清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八岁的朱祁镇即位称帝。

此时的大明,正处于仁宣之治盛世的余晖下,海晏河清一片太平盛世的局面。朱瞻基给朱祁镇留下了丰厚的政治遗产。文有杨士奇、杨荣、杨浦三人组成的三杨内阁,武有英国公张辅等一干武将。

而当时大明王朝真正的决策者是朱祁镇的奶奶太皇太后张氏,在张氏与一干文臣武将的治理下大明王朝呈现出繁荣安定的局面。

(明宣宗朱瞻基)

《明史》载:

“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季,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年少的朱祁镇在朝堂,上有太皇太后张氏下有三杨内阁等文臣武将,自己所掌握的实权甚少,完全听命于他的可能也只有宫中宦官了。

每日课业与经验讲学也让其不胜其烦。相比于枯燥乏味的读书习字,年少的皇帝更喜欢游猎。宦官王振把握住这一点,投其所好攫取权力。

(年少朱祁镇 取自影视剧大明风华剧照)

朱祁镇也开始利用王振打压朝臣逐渐收回皇权,有了朱祁镇的撑腰王振开始在朝堂上招权纳贿,自三杨之下诸多大臣投靠于王振麾下。

正统元年十二月,王振因兵部尚书王骥和兵部侍郎邝埜商讨边境事务,五天为向英宗请奏,借此为由向英宗建议将二人下狱问责。

正统三年,刘振更是将礼部尚书胡濙、户部尚书刘中敷、户部侍郎吴玺、刑部尚书魏源、刑部侍郎何文渊等接连下狱问责。

紧接着刘振背靠皇权开始向三杨内阁发起进攻,后随着太皇太后张氏的去世,三杨或故或老在朝堂上逐渐式微,刘振开始攫取中枢权力,朝堂部皆有其党羽,更有甚者以父翁相称。

(王振 大明风华剧照)

至此,朱祁镇通过借助宦官之手逐渐掌握朝中大权,成为实权天子。并且开始着手处理朝政。

在这段时期的朱祁镇也并非没有成绩,正统三年鞑靼阿台汗寇边,朱祁镇派王骥督军出战,破阿台汗军营,追击八十里斩首三百余众,并擒获鞑靼左丞相。

正统九年派兵出击兀良哈。

并且三征云南麓川,虽大获全胜,但连年战争也导致劳民伤财激起民怨,东南三省多有农民起义。这也暗示仁宗和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已经开始走上下坡路,大明朝的太平盛世下开始出现暗涛。

二、土木堡之变 皇帝北狩

在明朝表面一片祥和的情境下,北方的草原却风起云涌瓦剌部的也先逐渐统一草原各部,势力逐渐庞大,野心也随之而起。

明朝对周边各少数民族和藩国一直都是实行的是羁縻政策,各少数民族和藩国向大明王朝定期朝贡,大明王朝会加倍赠与各藩国回礼,这便是朝贡贸易。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部因与大明王朝因朝贡问题发生冲突,也先统帅草原各部分四路向大明发动进攻。

(瓦剌和大明)

战争初期因也先军部众甚多,明朝地方军接连败北,消息传至京城。朝会上朱祁镇没有采纳群臣整兵备战防守的建议,而是不顾群臣劝阻坚持要御驾亲征。

其实朱祁镇的想法不难猜测,自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以来,无论其祖父永乐帝朱棣还是其父宣宗朱瞻基都曾御驾亲征过,明成祖朱棣更是五次亲征漠北,打的北方草原莫不臣服。朱祁镇无非是向效仿祖辈,证明自己。

(明成祖 朱棣 大明风华剧照)

再加上王振的鼓动,七月中旬,朱祁镇率领二十五万明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的开始了北伐。但真正的军事指挥权并不在英国公张辅手中,竟是在宦官王振手中。

甚至兵部尚书和军中宿将有时竟然无法参与军事决策,根据明史记载,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请见皇帝上书言事,甚至被罚跪于草中。

明军到达边境后直至八月都未见到瓦剌军队,朱祁镇以为瓦剌军见明军势大,已退居塞外,又逢阴雨天气,遂下令班师。

岂料第二天朱祁镇醒来,朝令夕改,命令军队停止班师继续寻找瓦剌军进行决战。而瓦剌军也并未退回塞外,八月十三日瓦剌军对明军发动袭击,明军部分军队在鹞儿岭遇伏,全军覆没,成国公朱勇战死。

明军只得向居庸关方向败退,并逃至土木堡,此地距怀来城不过二十里,但因王振有千余辆辎重未到,随令明军停驻土木堡。

(土木堡之变)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因瓦剌军多次围攻土木堡不成,便假意议和,王振竟同意,令缺水多日的明军去河边饮水,也先趁明军队形散漫毫无纪律之际率兵攻入明军阵地。

明军大败溃逃,甚至自相践踏,被杀者不计其数。张辅、王佐、王振等五十余位大臣被杀,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军俘虏。据《明实录》载,朱祁镇“下马盘膝南坐”,也先还向朱祁镇行君臣大礼。

自此朱祁镇便开始了在瓦剌的“留学”之路。

(也先 像)

三、夺门之变 重登帝位

十月,也先率军围攻北京,兵部郎中于谦力排众议决定坚守北京城,朱祁钰危难中登基史称景泰帝,朱祁镇成为名义上的太上皇。

明朝最终在于谦的带领下京师保卫战取得胜利,也先败退回草原。

(景泰帝 朱祁钰)

后经过明朝和瓦剌多次交涉议和,史载景泰帝言:“上皇是朕亲兄,岂有不欲迎复之意,但虏情巨恻,果出诚意,就令杨善等奉还回京。”

最终朱祁镇于景泰元年八月回到了京师,去时亲率五十万大军,归时仅有“轿一乘,马二匹”。

回到京师的朱祁镇已不能再回皇宫居住便移驾至南宫居住,但面积也足有一万平方米。皇后与其他妃嫔也都跟随朱祁镇至南宫居住。

成为太上皇的朱祁镇丧失了大部分的政治权利,关于朱祁镇在南宫居住时的待遇众说纷纭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而在朝堂上此时也是云波诡谲,太子风波愈演愈烈,景泰帝欲立其子为太子,并原废太子朱见深,岂料景泰帝之子夭折,自己身体也每况愈下,朝堂中关于立储之议甚嚣尘上。

(朱祁镇)

朝堂纷争之际,时任太子太师武清侯的石亨联合右军都督府的张輗、宦官曹吉祥、左都御史杨善以及副都御史徐有贞密谋迎太上皇复辟,好获得从龙之功。

正月十七夜,以石亨为首的众人开始发动政变,史载其“以兵迎帝于南宫”,镇守南宫的王骥,更是冲入南宫中,迎太上皇至皇宫。

宫中军士大多慑于太上皇之名不敢妄动,朱祁镇率领众人几乎兵不血刃的登上奉天殿,再次登基,改年号为天顺。

重登帝位后的朱祁镇先是,将自己的弟弟景泰帝幽禁于西内,紧接着对拥护复辟的众人加官进爵。

(再次登基的朱祁镇)

对于景泰帝一朝的官员展开清算,竟下令将赢得京师保卫战的最大功臣,延续大明国祚的国之柱石于谦,于少保斩首示众。

史载行刑当日“京郊妇孺,无不泣洒”,其余诸臣或被问斩或被流放,朝中大臣牵连甚多。

(于谦 大明风华剧照)

而后朱祁镇颁布诏书斥责景泰帝“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怒。”

诏书下达的仅十八天后,景泰帝驾崩。朱祁镇削其帝号,毁其陵寝,并赐谥号为戾。关于景泰帝之死各家史书众说纷纭,在此按下不表不做赘述。

当确定自己再次登基的合法性后,朱祁镇再次开始肃清朝堂,首先以擅权之罪将徐有贞贬为庶民流放云南。

天顺三年,又以叛逆罪诛杀石亨,曹吉祥眼看复辟诸臣尽接下狱,开始于京中起兵反叛,最终曹吉祥被凌迟处死。

从朱祁镇的系列行为来看,此时他已然知道该如何治国了。先把大权握在自己手里,即便是大功臣于谦也不惜处死,而后再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干臣。

(石亨 像)

朱祁镇将中枢权力重新洗牌后,用李贤为首的众臣重整朝纲,并正式确立内阁首辅之职,促进了明代内阁制的发展,并让内阁和宦官相互制约。

朱祁镇重新登基后的几年里,虽然因为时间短没出特别的成绩,但也做了一些改革,尤其是立诏废除人殉制度,让他少挨了不少骂。

《明史》对其赞词为:

“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英宗之功过得失,相信诸君遍览史书后自有论断。

参考资料:

[1]张良俊,胡晶.武当碑刻揭秘朱祁镇两度登基帝王路[J].档案记忆,2017,(04):16-17.

[2]常强.“太上皇”与“太上皇帝”[J].紫禁城,2010,(03):97-101.

[3]尹选波.试论太上皇朱祁镇的迎还及复辟[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02):86-91.

0 阅读:102
评论列表
  • 2024-06-07 01:41

    他会治个屁的国,复辟后也还是那个鸟样,各方面都不如他弟弟,若他弟是太子 一开始接位,比他强多了去。

  • 2024-06-03 03:25

    诸位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土木堡之变和靖康之耻的配方一模一样!底层人都大量跑掉了,唯独皇帝竟然跑不掉!

  • 2024-06-07 16:59

    差点作得灭国,反手杀了保下大明的于谦,洗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