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孙权占据长江下游地区,刘章割据四川,刘表割据荆州。
刘备则在刘表地盘上的新野,为刘表守卫北大门。
刘备在新野期间,前往隆中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
不久之后,曹操吞并荆州,紧接着曹操就从荆州发兵25万东征孙吴。
此时孙吴只派周瑜率3万吴国水军迎击曹操东下的大军,很明显,周瑜这点兵力是难以战胜东下的曹操大军。
孙吴为了击败顺江而下的曹操大军,于是东吴接受了诸葛亮孙刘联盟的建议。
刘备有数千人马,加上刘琦的两万兵力,刘备能指挥的人马就有近3万人了。
于是周瑜大军与刘备大军,共计近6万人马合兵一处,在湖北赤壁山下的长江江面上,与曹操大军打了一仗。
孙刘联军借助东南风,火烧曹操舰船,几乎全歼了曹操大军。
赤壁大战结束后,庞统投奔了刘备,从此以后,刘备既得到了卧龙,也得到了凤雏。
水镜先生司马徽是襄阳人,是诸葛亮和庞统的老师。
水镜先生还是东汉末年的一位世外高人,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子初指刘巴,孝直指法正,卧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庞统。
一,首先我们来说说庞统。
庞统并没有向刘备提出过如何统一天下的战略规划。

庞统主张“急取益州”,就是要刘备放弃荆州,集中所有兵力快速拿下整个益州。
假如当刘备放弃荆州,然后集中兵力快速拿下益州后,刘备又该如何统一天下呢?庞统到死的那一天,也没有给刘备提出一个如何统一天下的方案。
按庞统的提议,放弃荆州、然后集中兵力快速拿下益州。但是这时候,刘备只有一个益州,实力远不及曹魏,与东吴的实力也有明显的差距。
凭益州这一个州的实力,既打不赢曹魏,也打不赢东吴,因此庞统知道,不管是进攻曹魏,还是进攻东吴,都是在以卵击石,所以庞统在生前,一直都没有向刘备提出一个如何统一天下的方案。
庞统只不过是要刘备永远坚守在益州,利用四川盆地四周的高大山脉,成为割据一方的霸主。
庞统在帮助刘备占领整个四川盆地的一次战役中阵亡,导致刘备失去了一位极为优秀人才。
二,我们再来说说诸葛亮。

其实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明显夸大了。
诸葛亮虽然非常聪明,但在大战略上有失误。
按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待天下有变,蜀国分兵两路北伐,一举消灭魏国。
三,但是凭蜀国一己之力,分兵两路,北伐最终能成功吗?
按诸葛亮的规划,蜀军一路从汉中翻越秦岭,然后占领关中盆底。
但是秦岭山脉非常高大,山路崎岖非常难行。
蜀军的后勤补给车队,是无法在这样的山路上,大规模运输粮草。
诸葛亮生前六次北伐,都是由于从四川盆地、汉中盆地征集的粮草,无法大规模翻越秦岭运往关中前线,导致前线的蜀军粮草不足后才撤军的。
有人说,那么韩信率领的数万大军,为什么却能从益州后方获得源源不断的粮草补给呢?
在秦末汉初,从汉中到陈仓,有一条西汉水河道将这两个地方连通在一起,也就是说汉中的粮草、物资,可以利用这一便捷的水道运往陈仓、进而运到关中盆地。
但是在公元前186年,武都(现陕西略阳县)发生大地震,这场大地震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地貌,也改变了西汉水的流向。
从此以后,西汉水不再汇入汉江,而是从此向西南注入了嘉陵江,那么从汉中盆地进入关中盆地,也永远失去了这一便捷的水道。
赤壁大战发生在208年,赤壁大战结束后才有了三国故事。
从公元前186年的武都大地震,到208年的赤壁大战,也就是说在诸葛亮谋划两路大军北伐曹魏的时候,早在300多年前,从汉中到关中,就已经没有便捷的水路可供利用了。
没有便捷的水运,从汉中出兵关中,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事实上,诸葛亮生前六次北伐失败,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按诸葛亮的规划,另一路蜀军则从荆州出发,攻下襄阳、宛城(南阳)、洛阳,然后彻底灭亡曹魏。
在规划中的两路北伐蜀军中,由于从荆州到宛(南阳)洛(洛阳)的途中,地势都比较平坦,便于后勤运输,所以从荆州出发的蜀军一定会是蜀国的主力部队。
司马懿是魏国的第一名将,司马懿在和诸葛亮多次对阵中,司马懿知道蜀军漫长的补给线要翻越崇山峻岭,补给难以为继。
因此司马懿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最后熬死了诸葛亮,由此看来,司马懿的军事才华一点都不亚于诸葛亮。
一旦蜀军主力部队从荆州出发进攻襄阳和宛洛,那么魏国一定会派司马懿,率魏国主力部队坚守襄阳和宛洛。
本来蜀国在三国中的实力最弱,再加上蜀军还要面对司马懿这一劲敌,因此这一路蜀军也根本不可能打到洛阳城下。
四,但是话又说回来,当蜀国灭了魏国后,蜀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吴国了。
孙吴政权当然明白当魏国倒下了,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吴国。
因此吴国不仅不会全力配合蜀国北伐,消灭魏国。
而且一旦当蜀国在灭亡曹魏之际,吴国会趁蜀国后方兵力空虚的时候,出兵侵吞荆州和益州,坐收渔翁之利。
事实上,吴国就这么做过。比如当关于领重兵攻打襄阳之际,吴国趁荆州防御力量薄弱的时候,就出兵攻占了荆州。
综上所述,刘备既得到了卧龙,也得到了凤雏,最终也没统一天下的主要原因就是:诸葛亮统一天下的战略规划是不切实际的,同时,诸葛亮在统一天下的战略规划中,还把孙权当傻子,诸葛亮傻傻的以为,孙权会无动于衷地看着蜀国灭了魏国,然后再接着灭了孙吴。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的确是言过其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