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519bb9afb8a1110c814c9ea603fa9d.jpg)
围绕中欧投资贸易协定,国际国内目前闹得沸沸扬扬。大家众说纷纭。这其中又有什么博弈呢?
中欧投资贸易协定是不是彻底没戏了-围绕“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地缘政治较量 围绕着中欧投资贸易协定,国际国内目前闹得沸沸扬扬,大家众说纷纭。本来中欧贸易协定对中欧双方都是利好的事情,怎么搞成这样了?这其中又有什么博弈呢?中欧投资贸易协定暂时停摆,到底谁着急?是不是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最终批准已经没戏了?
一、中欧投资贸易协定为什么会停摆
据外电消息及中国官方媒体证实,最近欧盟议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暂不审议中欧达成的双边投资贸易协定的决定”。至此中欧双边投资贸易协定的最终批准出现了“挫折”。据外电报道:重新审议协定的条件是中国取消对部分欧洲反华议员的制裁。表面上看,协定之所以未审议签署是因为中国制裁欧洲反华议员造成的政治气氛恶化,孰不知,是欧洲部分反华议员在涉疆问题上疯狂反华,制裁污名化中国在先,中国作为主权国家采取反制裁在后。中国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责任不在中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94857a64a0a6090de96438e60871cc0.jpg)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告诉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中欧投资贸易协定动了谁的奶酪?中欧投资贸易协定历时多年艰苦谈判,成果来之不易。欧洲反华议员与美国执政当局同流合污,让欧中关系痛失大好局面,不能不说是对双方都是伤害。曾几何时,当中欧投资贸易协定文本达成一致时,当时欧洲媒体嗨成一片,但美国媒体与执政当局却酸的不行。2020年12月31日,彭博社称:协定的文本的达成,这标志们欧中双方在政治与经济上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同时也表明中欧双方在经济联系上的纽带正进一步形成。法新社会也报道:欧盟方面表示,中欧投资贸易协定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将给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空前机遇。英国尽管已经脱欧,但英国广播公司用“历史性”和“期待已久”来形容这个协议文本的达成。欧盟的领头羊德国新闻电视台称“中欧投资贸易协定对双方都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人口最大的国家,中国是欧盟重要的贸易与经济伙伴。法新社会报道:在2020年12月28日欧盟成员国会议轮值主席国德国表示,没有任何成员国“举牌反对”与中国的投资贸易协定。据报道:该文本协定最终审议批准按照欧盟的规定,还需要欧洲各国政府与欧盟议会的批准与审议。尽管前景光明,但外界也不乏不和谐的声音,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分析人的话称:中国与欧盟达成投资贸易协定文本,有利于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在协定谈判过程中,欧盟代表一度面临美国的巨大压力,被拜登指定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听闻欧盟与中国有意在2020年底达成投资贸易协定的消息后,就急冲冲的表示,拜登政府希望早日与我们的欧洲伙伴会面协商,讨论我们对中国的经济行为的共同忧虑。美国一些人随即炒作欧盟在拜登正式就任总统前就签署中欧投资贸易协定是对美国的怠慢行为。这种施压与挑拨,充分暴露了美国媒体与即将上任的拜登的酸醋心理。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没有美国优先就能办成的事。也有外媒体表示,欧盟在特朗普执政的四年内完成中欧投资贸易协定谈判,这表明欧盟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有自己的利益与打算,欧盟不需要选边站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8d0ad0a824948333a68305a2972a55.jpg)
日本媒体富产经商报也对中欧投资贸易协定12月30日评论道:“对中国而言,同欧盟签定投资贸易协定可以证明他在地缘政治中的主流地位,也可以减少欧盟严格控制中国的投资这一负面政策带来的投资风险。另外,此举也有利于下一步即将启动的中欧自由贸易谈判的展开”。
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达成似乎成为一股清流,这与美国特朗普政府动则退群并与中国大打贸易战形成鲜明对比。美国政府还跟自己的传统盟友增加进口关税,基本上动摇了二战以来国际形成的欧美同盟的秩序。面对特朗普强硬的对华政府相比,欧盟选择与中国站在一起,在气候变化与应对疫情的策略上,欧盟选择与中国进行合作。而2020年12月30日,美国国内媒体在报道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消息时,充斥着“中国对美外交胜利”,“冷落美国”,“美国充满忧虑”等字眼频繁出现。例如美国全国广播电台在2020年12月30日的文章就以“欧洲与中国签定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投资协定冷落了美国”为题,华盛顿邮报同样以中欧投资协定的签定称之为是“中国外交的胜利”与“对美国的冷落”。
三、中欧投资贸易协定停摆,对谁的伤害更大
德国商报向政府与欧盟喊话称“中国的崛起意味着机遇,对现在的欧洲而言,拒绝放弃全球霸权的美国才是真正的威胁”!那么欧洲议会的这个决定伤害的到底是谁呢?从欧洲与五眼联盟在面对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态度时不同的态度就能看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来,中国投资贸易协定被美国认定为“动摇跨大西洋两岸伙伴关系的钉子”,而在欧盟眼里,这却是一座有待挖掘的金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36306951a5c70c3d3964fae94cf4d7b.jpg)
德法两巨头亲切会面
中欧投资贸易协定能够给欧盟带来哪些好处呢?
第一、中国会向欧盟企业开放投资市场,欧洲的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堪称前所未有,除了至关重要的制造业与金融领域外,还有通信与云服务也向欧洲敞开大门,大大降低了欧盟国家在华的投资壁垒。
第二、中欧双方在稳定的市场框架下进行长期合作,能为欧盟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必将强力推动中欧双方互相投资。要知道中国的对外投资在世界上也是十分巨大的。
第三、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达成,这是欧盟尝试用自己的手来决定自己未来命运,对推动欧洲一体化及摆脱美国的压榨有着开天辟地的意义。近些年来,随着美国霸权及实力的衰弱,在欧盟内部大国摆脱美国控制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了中欧投资贸易协定,法德两个国家向美国要价的底气也就增加了不少,至少手中的筹码也会越来越重。另外,由于疫情的影响,欧盟各国经济损失惨重。各国GDP下降不少,公共债务快速增加。2020年中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欧盟与中国关系搞不好,欧盟将承受巨大的经济打击。无疑,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签署,必定能为欧盟脆弱的经济打上强心针。一个靠喊口号的华盛顿同另一个是有巨大市场及资源的中国相比,欧盟知道谁更香。所以说,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达成,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为疫情下的欧盟经济输血。中欧投资贸易协定固然是一份追求双赢的协定,但对谁更重要,我们似乎一目了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e5e23420b28c1e837b552efd707abf.jpg)
外交部美女发言人谈中欧投资协定是互利互惠的行为
既然这份投资贸易协定这么重要,那么欧盟真的要取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再告诉你一起不为人知的秘密吧!
首先,宣布取消审议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欧洲议会只是欧盟三个机构之一,并不能完全代表欧盟各国自己的意愿,这就是欧洲尚未完全一体化的表现!以俄罗斯与德国进行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为例,欧洲议会也曾否决了该项目,但在德国力主下,该项目仍然继续推进,而且接近完工,并没有受欧洲议会否决的影响。在中欧投资协定的审批上,法德二国才有决定性的话语权。这两个国家能取消中欧投资协定吗?这正如德国商报在评价此事时指出的那样,在21世纪的地缘政治框架下,美国与欧洲的利益已经不在相同,在美国及五眼联盟将眼光关注到印太的同时,欧洲也需要重新构筑与美国的大西洋两岸的关系。
据环球时报的消息,欧洲议员华莱士公布了自己在欧洲议会上的一段发言视频,在视频中华莱士认为:“美国在欧盟、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挑拨离间不仅仅是孤立中俄,也是试图让欧盟更加依赖美国,这是给欧盟挖坑。可悲的是弱小的欧盟正在掉入陷阱,他高度赞扬了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成就,建议欧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而不是选择对抗。同时呼吁欧洲增强战略自主,不要要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欧洲议员华莱士如是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82fa8cb3efcc862c500385c82b8449.jpg)
欧洲议会会员华莱士高度赞扬中国的改革成果,呼吁欧洲不要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欧盟取消投资贸易协定的审议决定,这有什么意义呢?这有可能欧盟在中美之间暂时摇摆,试探一下中国的态度;也有可能美国鼓动欧盟内部反华集团,制衡敲打欧洲,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本次取消的审议决定就象工厂每周例会一样性质的会议,本就对该协定的最终签署不会起到实质性破坏作用。
如果中国对于欧盟的制裁不敢对等还击,那就会对外释放中国不敢过分得罪欧盟的错误信号,说不定欧盟就会牺牲中国的利益,加速倒向美国,同时对于以后的中欧自由贸易有的就会施加更多的筹码。事实证明,欧盟的这次试探不可能得惩,中欧投资贸易协定是互惠的协议,是双赢的协议,并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恩赐。如果欧盟坚持跟随美国对中国进行攻击,那么受损的只能是欧盟的利益。
四、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之下的中国的优势不可小看
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单一市场
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9月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居民消费已经连续五年成为驱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具有重要意义。普通人可能不太理解其中的意义!直白地说,就是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奋斗,中国人有了消费能力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有了内生的动力。也就是说,不依靠国际市场,中国的经济依托居民消费也可实现平衡增长。从数据上看,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下美国大致相当。成为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意味着中国成为全球每个消费品生产企业都梦寐以求的,也就不怕任何单边制裁或者恫吓。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美帝跟我们脱勾的计划就是面临破产。
2)在疫情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优势突出
欧美与中国经济脱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用几句话根据分析欧美实现与中国经济脱勾的难度,那就是“搬不起”,“舍不得”,“回不去”,“离不开”。
首先,搬不起。经此一疫,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对多数企业而言,如何缩减开支活下来才是头等大事。
其次,舍不得。疫情导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缩,稳定的、有消费能力的市场愈发成为稀缺资源。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政府采取非常手段,迅速控制住疫情,当前中国市场活力全球首屈一指,这个时候哪个企业想离开中国市场?
再者,回不去。当前欧美疫情仍在蔓延,社会动荡不安,中国的营商环境最为可靠。将产业链放在一个加速复苏,并有可能迅速反弹的经济体中,显然比移至一个仍遭受疫情折磨,低迷的经济体中更加合理。
最后,离不开。近年来,在创新驱动战略与供给侧改革等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产业链不断升级。未来中国的产业链竞争优势会进一步增强。企业如果选择离开中国,往往意味着自我淘汰。
当今全球的产业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几十年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客观的经济规律发展的结果。短期内,让各个经济体抛开自身受益多年的产业链体系而另起炉灶,根本不太现实。
3)天佑中华,适逢世纪未有之大变局
从长远来看,此次疫情是一场全球性危机,全球化进程必然会受到冲击,全球产业链出现调整与经济摩擦不可避免。我国经济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弱化。事实上,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近年来也出现了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针对这一局面,中国要抓住机遇,加速转型,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链竞争优势,而这次席卷全球的疫情至少给中国争取了五年的经济调整的时间!我们要抓住新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新优势,想方设法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用国内与国际两个循环来支撑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不理想,我们就努力扩大内需。
最后希望给我“点赞加关注,创作有热度”!创作不容易,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