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我国偏远省份的电影《诡才之道》在别的影片纷纷避之唯恐不及的档期中,勇敢地登陆了院线。
如此大胆的举动,显然是在《周处除三害》取得成功的激励下做出的选择。
电影市场上,没有绝对的冷门档期。
只要具备独特且鲜明的题材,就可能出现小成本却人气火爆的作品。
然而,《诡才之道》想要复制《周处除三害》的成功,面临重重挑战,尤其是《哪吒2》的强势冲击。
尽管如此,这部电影依然值得大家去观看。
它传递了一个关于职场的深刻暗示,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到了阴间,生活依然艰辛。
“我好恨!
我他妈的连跳楼都跳不好!”
这句电影中的台词让我不禁感同身受。
既有幽默感又令人心痛。
这句话深刻揭露了打工人的辛酸和广泛存在的“废物”情结,即努力尽力却一无所获。
让我真实感受到这电影真正恐怖的地方。
文化碰撞与共鸣在整体设定上,《诡才之道》显然从皮克斯的《寻梦环游记》和《怪物电力公司》中汲取了不少灵感。
在《寻梦环游记》中,死者若想在灵界生存,就必须被至亲的家人记住,或是成为名人。
而在《诡才之道》中,鬼魂若想在阴间存活,也是向这个方向努力。
家人若是选择忘却,这些鬼魂便会无声无息地消失。
如果没有选择,那就只能成为可怕的“厉鬼”。
这种设定不仅借鉴了墨西哥的文化,也和中国人对祖先的供奉观念不谋而合。
也由此可见,无论是中西文化 在死亡和亲情的价值理解上,竟可以这样巧妙地交错与重叠。
人间的生活与阴间的存活,似乎都是由供养与被记住构成的。
在阴间的职场设定方面,电影显然模仿了《怪物电力公司》。
鬼魂通过吓唬人类以完成任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商业闭环。
完成 KPI 的考核,全看能否吓到人。
能吓得人心惶惶的鬼魂便是明星,而无法吓到人则会遭到淘汰。
如果说在《哪吒2》中申公豹容易被“小镇做题家”代入,从而引起共鸣,那么《诡才之道》中王净扮演的“同学”则更容易让“废柴”们产生共情。
在鬼界,一旦你成为鬼魂,连“啃老”的机会都没有,那种无助感会比先前的任何经历都要绝望。
影片中“同学”面对搬家的父母,曾产生了放弃的一念。
然而,努力奋斗就能够成为厉鬼甚至是大明星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个鬼界中,缺少才华的底层鬼魂只能在厕所或公交车上撒娇吓人。
女鬼即使有才华,努力且美丽,也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凯撒琳作为前代鬼界的天后,她的折腰绝技让她成为“金鬼奖”的常客,但她最终被师妹杰西卡背叛。
实际上,凯撒琳与杰西卡的吓人方法各有差异。
凯撒琳是一位守旧主播,固定在旺来温泉大酒店404房间这块地盘上。
而杰西卡则是灵活的网络主播,无拘无束。
这也反映出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之间的竞争。
凯撒琳正是被时势所抛弃,而非单纯被杰西卡取代。
导演徐汉强在这部影片中,向我们揭示了传统价值观的深层含义。
比如,影片中主人公一家对情感的重视,与现代年轻人的一种脱离感形成鲜明对比。
对废柴的怜悯不也道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为什么要拼得如此窒息,才算是成功?
与生俱来的期待不该成为最后的审判。
这一切都表明,尽管社会变迁,导演仍然向往那份生活的宁静与安好。
在这部“鬼片”中,相较于台湾的原版,大陆特供版的《诡才之道》不仅没有删减,反倒多出了两分钟。
这两分钟向观众们正式交代了,这部影片所传达的鬼故事是虚构的。
这看似简单的补充,却是这部电影顺利上线的关键。
影片的制片人李烈女士希望能够复制《周处除三害》的成功。
但在春节档的热潮未退时,《周处除三害》迅速走红。
它自身的极限尺度对社会邪教的直接揭露,让这部电影异军突起。
至此,李烈对《诡才之道》的期待,也显得有些陷入了困境。
即便选择同样的档期,同样的题材,但时过境迁,机会已经略显渺茫。
春节档逐渐过去,《哪吒2》的票房依然势如破竹,甚至创下新的高峰。
过去的一周,票房突破17亿。
一方面,春节档的优势在于选票,一方面,《哪吒2》的成功与全国的“打榜”活动密切相关。
这种非市场行为引发的票房奇迹,势必会影响到同期其他料当的正常票房。
在这种情况下,《诡才之道》几乎不可能重现《周处除三害》所取得的辉煌。
即便如此,我仍然对台湾电影在大陆院线的展现感到欣喜。
尤其是这些题材独特且另类的影片,无疑在拓宽着大陆观众的视野和思路。
期待李烈女士来年再接再厉,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结语《诡才之道》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部鬼片,而是对现代生活的深刻剖析。
它通过鬼魂的存在,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许多困境。
无论从文化碰撞、职场竞争,还是对生命的审视,影片无不贯穿着深邃的思考。
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中,能否继续诞生出这样的好作品,实在值得期待。
在残酷的环境中,我们要如何坚守自己的初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而不是向现实妥协。
每一次幽灵的出现,不只是恐慌的促使,更是灵魂深处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