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南海的海风依旧温热,看似平静的海面下,却暗潮涌动。这片承载着无数资源与战略意义的海域,再次成为国际焦点,而一切的起因,都围绕着一场会议和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后续动作。
据环球时报报道,2025年1月1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同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在福建厦门,共同主持召开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十次会议。这一对话机制自杜特尔特时期建立,已历经多轮,本应是双方沟通、化解分歧的重要平台。会议上,双方就南海形势进行了坦诚且建设性的交流。中方针对菲方近期在海上的侵权挑衅活动,以及恶意炒作中菲涉海争议的行为,提出了严正交涉,明确要求菲方严格遵循《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通过对话协商来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管控海上局势,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
从表面上看,这次会议有着积极的成果。双方都认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一致同意加强涉海对话沟通,妥善处理海上矛盾,继续推进海警、海洋科技与环保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可谁能想到,就在会议进行的同时,菲律宾却做出了令人不齿的举动。
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资料图)
根据菲律宾媒体的消息,在中菲双方于厦门会谈期间,菲方从苏比克湾派出两艘海警船,对在苏比克湾西、十段线以里正常巡逻的中国海警5901舰展开跟踪监视。其中,菲方“西朗”号海警船与中国海警5901舰的距离最近时仅有0.6海里,菲律宾媒体甚至宣称这已处于“战斗距离”。“西朗”号是菲律宾从法国引进的海警船,排水量约2000吨,最大航速22节,经济航速12节时能航行约8000海里,最大自持力达45天,乘员44人。虽说性能还算可以,但和中国的万吨海警船5901舰相比,简直不在一个级别。在两国外交人员进行会谈,寻求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关键时刻,菲方却派出舰艇在如此近的距离对峙,这显然是故意挑衅,与他们声称的和平解决问题背道而驰。
把目光拉回到稍早之前,据日本放送协会(NHK)1月15日报道,正在菲律宾访问的日本外相岩屋毅与菲外长马纳罗举行了会谈。双方就美国政权更迭后,继续维持并强化日美菲三国合作达成共识。岩屋毅表示,为实现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希望强化日本与菲律宾的合作,在地区战略环境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维持并强化包括美国在内的三国多层次合作十分必要。日菲两国外长还认为,鉴于中国“不断增强的海洋活动”,强化安保领域的合作至关重要。双方确认,日本将继续通过“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制度为菲提供防卫装备等物资,并计划于今年在马尼拉举行副部级战略对话。
日本外相岩屋毅与菲外长马纳罗(资料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指出,日菲海洋安全合作各有所图。日本企图实现自卫队“借船出海”、武器装备“走出去”以及“以海制华”的目的;菲律宾则是想借日本撑腰,增强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的底气。尤其是在美国政权更迭,美菲同盟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菲律宾更想抱紧日本这条“大腿”。
菲律宾这种看似反复无常的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因素。首先,菲律宾中期大选临近。从1月12日起,菲警方在各地设立选举委员会检查站,并在全国范围内禁枪,这标志着菲律宾正式进入中期选举阶段。当前,马科斯和杜特尔特家族已彻底决裂,杜特尔特之女萨拉日前表达了参加下次总统大选的意愿。根据菲律宾民调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萨拉的支持率高于马科斯。为了给中期选举铺路,马科斯有可能在南海加大挑衅力度。一方面,借此煽动民粹情绪,提振自己的选情;另一方面,攻击杜特尔特的南海政策,试图在政治上打压对手。
其次,特朗普回归,国际局势又将迎来新的变数。马科斯为了获得美国新政府的支持,很可能将南海问题作为“投名状”。而且,特朗普回归后,巴以和俄乌局势都可能发生变化,国际社会对南海局势的关注度或许会有所下降。马科斯想趁此机会,通过加大挑衅力度,博取西方国家的关注,进而达到“制衡”中国的目的。
马科斯(资料图)
然而,马科斯政府似乎忽略了一点,中国在南海有着足够的军事优势和坚定的决心。不管是从舰艇的数量、性能,还是从战略部署来看,中国都有能力应对任何域内外势力的挑衅。菲律宾的这些小动作,不仅无法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反而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双边关系,让南海局势更加紧张。
而对于日本首相石破茂而言,菲律宾的这一系列操作恐怕也让他始料未及。石破茂一直主张加强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试图构建所谓的“对华包围圈”。他或许曾期望日菲合作能够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成为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但他没想到,菲律宾在与中国达成协议后,会如此急切地“反手交底”,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日本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日本虽然有心在南海搅局,但受制于国内法律政策的制约,以及对中日关系的顾忌,很难明目张胆地帮助菲律宾对华挑衅,更不敢直接介入南海争端。
南海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一片海域,更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南海争端,致力于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理念,为周边国家提供了许多合作机会,共同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石破茂(资料图)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在主权问题上做出任何妥协。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国海警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依法履行职责,坚决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中国外交部也多次强调,菲律宾的侵权挑衅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自己的领土主权。
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南海局势的稳定关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南海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航道,每年有大量的国际贸易货物通过这里运输。南海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也是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符合包括中菲在内的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
菲律宾的这种反复挑衅行为,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也破坏了地区的和平稳定。如果马科斯政府继续执迷不悟,将南海问题政治化、复杂化,最终只会让菲律宾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时代的主题,任何企图通过挑衅和对抗来谋取私利的行为,都注定不会得逞。
菲律宾应该认清形势,摒弃错误的做法,回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菲关系的健康发展,才能让南海重新恢复往日的平静,成为各国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