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种善良的人类,只有单骑摩旅才可能享受到自由的真谛,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躺平什么时候激进,只要没碰到不可抗力,都可以无所顾忌地收发由心。从理塘到巴塘,这一段的沪聂线几乎全程在连绵山峰之间穿梭,受季节气候影响,虽然我无法遥望到令人震憾的雪山风光,但只要稍加留意,路边仍然不失绝美的风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34c549bfebf4e5e956d3acc03f538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1f67a4c817598844b5eb9569149365.jpg)
比如经过当地“二四九工班”(地名)后不远,几座覆满青草的山丘就突然引起我的注意和好奇。隐隐约约的遍地乱石从山脚一直蔓延到眼前,有点像是荒废多年的采石场,又有点像是风化形成的自然景观。而最有趣的是通过网络地图仔细对比后才发现,这里竟然也有它自己的名字,还真就叫作“乱石包”,这也太简洁明了、直接坦率了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e390ea3c24b3e1491783061aa8d79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79b31c2c260cdf23aac11b0b0a7350.jpg)
因为有无人机代步,自然就避免了爬山湿鞋崴脚的风险,飞出几百米后,便察觉到在这些山体的一侧,有很多都已经形成“小流沙”,看上去规模不大,画面也还算柔美,却终归难以掩饰其危险的一面。或许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山脚周边才看不到牧民和牛羊的身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1b2fabbef2e9524812ab1568f7b5b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996f56269af5b2a74b63045a69abbb.jpg)
而一路之隔的平原区域,不仅有“九曲河”蜿蜒其间,有些草肥水美的地方还被人为立起木柱子、拉起铁丝网,远处成群的黑色牦牛以及黑色白色棕色的马驹或闲庭信步或埋头“苦干”,显然是有主的畜牧之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211d646b35a6341711be4950b90324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57b668f5f1b49aa45db5cf18170c41.jpg)
再往远处眺望,一条高架公路的雏形已经初现,从其规模上看,应该是某某高速的工地吧。难怪这一路过来,碰到不少大型工程车,也幸亏时不时就会下雨,否则吃下的灰尘和风沙,吐出来估计都能捏出个鸡蛋大小的泥丸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e1d6c61b2a1fb04a4ffc9aceb5e949.jpg)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分享转发、内容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dc5927ba8584d6a98c389503f84b3f9.jpg)
因为这个野生景点无名,所以没办法分享具体位置,但大家自驾游经过时,应该都能注意到它,毕竟这时候的国道两边,基本上全是光秃秃的,视野很开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10322ed737afc2991d58e7f1dbbc393.jpg)
另注:在川藏线及219等国道上,经常能碰到这种一串数字加“道班”、“工班”的地名,查询网络后我个人理解为:“道班”就是指附近铁路和公路养路工人临时居住的地方,“工班”嘛则是附近工地的建筑工人们临时居住的地方。虽然网上有传言,个别“道班”被改成了由几顶帐篷组成的、可供驴友休息的客栈,但我一路过来,并没有这方面的需要,所以并没去实践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