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常常怀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爱情?
尤其在现代社会物质条件极其富裕的情况下,曾经略显单调乏味的爱情,乐趣究竟又在哪里?
其中原因很简单,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诸多萍水相逢的年轻男女,再难有一见钟情的勇气与坚定。
不仅如此,许多人甚至心怀不轨,只想从中分到些许好处。
就像网上传出的一段视频中,一男子约网聊女子,可双方刚见面就被对方要求买包。
女子可笑的谋划与愚蠢的想法结合,却没能让男子变成个被耍的冤种。
见面先买包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当时男子约女子吃完饭后,该女子主动带着男子前往商场奢侈品中选购产品。
放眼观望一番后,女子在展示各类名牌包包的柜台前停下脚步。
导购工作人员似乎见惯了这样的场景,连忙热情的向两人介绍起各种包包的优点以及价格等等。
原本女子还比较“谨慎”,挑选包包的时候也一直不断进行比对。
可当该男子也配合导购人员出声给出搭配建议后,女子选购的语气从犹豫到逐渐肯定。
最终选择了一款价值一万七千五百元的红色包包。
谁也不知道彼时女子心中的欣喜究竟有多少,但从她确定后的一瞬间就扯下包包吊牌也能看出,多少有些迫不及待。
可男子接下来的表现以及话语却让她大惊失色,甚至恼羞成怒。
当导购人员看到女子选定包包后,立即让出半个身位,暗示两人结款,可两人都没有任何动作表示,导购也只好进一步出声催促。
没想到男子抢先一步发言:去啊!
女子当即表示震惊:“不是,不是你给我买吗你?”
颇为搞笑的对话让导购一头雾水,合着在这里选了半天,连吊牌都已经扯了下来,结果还要为谁买单而争执?
这也怪不得导购这样想,毕竟两人到来之前,她也不清楚两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直到男子给出解释,导购才恍然大悟,原来两人今天算是第一次见面,之前也只是在微信上有过聊天。
更夸张的是,当男子询问对方是否知晓他的姓名以及电话号码时,女子竟然一个也回答不上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让男子花费一万七千五百元购买一个包包,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哪怕再怎么有钱,相信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在基本算是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如此慷慨。
该视频一经流出,一下子吸引无数网友讨论,毫无意外,相关评论基本都是对女子行为的不耻与嘲讽。
旁观者难以想象,她凭什么如此自信对方一定会为她买单?
又或者说是同样的事情已经成功过许多次,这才让女子放松了警惕,一下子“上当受骗”?
情感与利益事实上,网上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
一部分女性接受网友邀请并线下逛街后,便会“不由自主”的靠近奢侈品商店。
在与男方相互拉扯试探的过程中,尽量将看上的商品拿下。
如此行为虽然令人深恶痛绝,奈何依旧有无数人愿意为她们买单。
偶有失手,也不过是“久走夜路终会遇鬼”罢了。
为此,人们不禁反思,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情感和利益之间究竟是怎样的联系。
是情感高于利益,还是利益利用情感?诸多糟糕而可笑的事件,究竟是个例还是普遍?
有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人们怀念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爱情与现如今做对比。
网上闹出笑话的背后,大都会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即网上聊天,双方认为实际情况基本相配后,便转为线下交流。
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诸多爱情故事中,信件往来和网上聊天其实十分类似。
在双方难以见面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书信的媒介来传递心中的情感,现代社会的网络也仅仅算作书信的升级版罢了。
同根同源,唯有具体形式不同,便导致最终的差距却如此之大,让人惶恐不安。
以往放在首位的情感,现如今大概也只能屈居于利益之下。
简单聊上几句就能换来一款价值不菲的名牌包包,敢问何乐而不为呢?
何况今人常常谈及,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网络上卿卿我我,完全没有任何成本,等到了线下见面过后,才会让对方在金钱利益上付出一定代价,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男性在遇到类似情形的时候,却没能像视频新闻中的男性一样理智。
或出于面子、或出于愤怒,他们会含恨买下包包,即使利益遭受损失,仍旧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带微笑”。
好面子者自我洗脑,一个包包而已,没什么打不了的,买了就买了,以后进一步发展就好。
愤怒者自我怨恨,能用一个包包看清对方的本质,也还行吧,大不了以后再也不联系就好。
可换一个角度想象,这样的女性有什么理由值得男子进一步发展?
所谓以后再也不联系,更是她们巴不得的想法,若是因为一个包包就被某个男性纠缠,那才真是“浪费表情”。
情感在利益的限制下寸步难行,人们期待中的爱情,也终究只能停留在期待当中,再难更进一步。
买包的背后买完包就宣告结束了吗?差不多是了。
无论两人接下来继续发展还是断开联系,其实都不过是男方自以为是的表象罢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凡是选择做出类似事件的女性,往往都会有“单兵作战”以及团队合作两种方式。
城市套路之深,直让人不敢再保持单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新闻中谈及的买包女性,在男方不愿意支付货款的情况下,大概会有两种处理方式。
其一是为冒失扯掉吊牌的行为负责,自行支付货款;其二则是将包包退给商家,并准备物色下一个猎物。
很多人难以理解,吊牌都已经被扯掉了,这还怎么退回去?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像当年颇为出名的“酒托”一样,她的实际身份或许是“包托”也说不一定。
在网上偶然发现某男子对她略显热情后,便开始主动进攻,通过不断的闲聊回复。
或欲擒故纵、或百依百顺,只要让男子主动提出线下见面,事情便成功了一半。
随后伴随对方到达指定商店并进行商品购买后,第二天便可以将商品退回,女子则从商家手中拿走一定比例的“销售提成”。
另类的销售方式让人猝不及防,成功率自然也高出许多。
由此可见,买包的背后并非人们想象的那般简单。
倘若看待整个事件的时候,仍然停留在“解气”、“活该”等情绪阶段,其实也只是看到片面而已。
往后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或许会警醒自己一定不要当冤大头。
可对方若是换一种手段,大多数人是否还能够全身而退呢?答案或许很难肯定下来。
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在与新闻相关的评论中,人们在支持该男子解气做法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一点。
这样的做法值不值得我们去效仿?值不值得我们去针对?
该男子主动约女子出来,定然是想过更进一步的发展。
可当抵达奢侈品点的时候,他内心大概就已经猜到对方接下来的动作,由此才会应对的十分自如。
可若是换一种方式呢?真心交朋友的人,也许可以提前说清楚到场的消费究竟由谁来买单。
若是不开心不高兴,咱们分道扬镳便是,在商场中看这类女性的笑话,实在没多大必要。
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表情。
就算最终放到网上让对方受千夫所指,自己又得了什么好处?机智?聪明?果断?
试问一下,真要是被对方鱼死网破的纠缠上了,不一样会弄得自己不舒服吗?
男性与女性我们始终相信,哪怕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依旧有不少纯粹且美好的爱情存在。
但这类爱情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爱情相比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脆弱。
自古人心隔肚皮,到了现代社会后,在物欲的基础上,在猜忌的加持下,人心越隔越深。
经历过的人不愿意再相信美好,没有经历过的人更害怕经历。
最终,荒唐成了越来越多爱情故事中的主旋律。
今人理应反思,男性和女性之间究竟要如何坦诚相处,才能更加接近曾经让无数人无比怀念的爱情本质。
男性在面对女性的时候,大可不必就金钱付出而细细考量,真正愿意与男性一同生活的女性,并不会在意一时一刻的得失。
倘若一个包包就能换来对方的用心良苦,这不是女性自己给自己明码标价吗?
就像那位“价值”一万七千五百元的女性,她或许从未将双方的纠葛引申到如此高度,但在旁人看来,这或许就是她对自己的定位。
超过价值,别人不愿意付出;低于这个价值,又实在是不甘心。
矛盾纠结一番过后,终于在心里敲定了“交易”的筹码,也终于成了旁人眼中的笑话。
女性在面对男性的时候,其实也没有理由要求对方要在金钱上体现出多大的魄力。
一个男性身上只有五十元的时候,哪怕借钱也要凑齐一百元给你,这样的男性值得托付吗?
不值得,因为他太过幼稚。
爱情是纯粹的,却并非是盲目的,时间一长以后,他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反倒会成为他义正言辞的底气。
他曾经付出了那么多,曾经那么深情,你怎么敢不爱他呢?这种自我感动的付出,总有一天会变成束缚对方的枷锁。
那么反过来呢?拥有的多,却愿意付出的少又该当如何?
其实在提出这一问题之前,女性就该明白一点,双方没有一定情感基础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划清界限才好。
对方愿意送只不过是一份心意;不愿意送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像新闻里的女子,厚着脸皮奢求白捡一个名牌包包,也算得上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了。
结语新的时代背景下,无数女性早已实现了经济独立。
与其通过各种引人耻笑、让人看轻的方式去骗取不该属于自己的物件,倒不如自己为自己的消费买单。
若是一心想着如何拿更多的人当冤种,那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到那个时候,就不知道这类人有没有像鲁迅先生一样“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了。
拳师呢?快出来揍小编[笑着哭]
今年春节期间,本村媒婆介绍隔本县城的女生给我认识,第一次见面在繁华的商业街上,和她边逛街边聊,该女生走进yi纯品牌服装店,她试穿后选了3套衣服,开口要我给她买单,我才没那么傻哦。
明天的文章换个结尾,男的买了,女的拉黑了男的。后天换我男的送女的,二人感情猛升,去宾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