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己修改芯片规则还不够,还拉拢其它国家一同参与限制。美日荷达成协议的事情已经在业内传开了,荷兰与日本将配合美国行动,对DUV光刻机等多种半导体技术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荷兰预计会在夏季实施规则,而日本方面也公布了限制细则。然而让拜登没想到的是,美国芯片巨头在国内遭到了审查。
在今年1月底,荷兰ASML公司透露美日荷三方达成协议,并告知协议落地还需要时间。到了3月上旬,荷兰官宣会加入美国限制行列,对DUV光刻机进行出口管制,以维护“国家安全”。
日本也在3月31日传来消息,计划限制23项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其中包括3项清洗设备,11项薄膜沉积,1项热处理设备,3项刻蚀设备,4项光刻设备和1项测试设备。在这些半导体设备中,日本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话语权,虽然日本没有世界级的芯片制造巨头,但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随着日本限制细则的公布,意味着日本加入美国阵营对外实施出口管制的计划,已经被提上日程了,预计在7月份实施规则。
尽管日本公布限制细则没有提及任何一个国家,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日本意欲何为。先是荷兰,然后是日本,若美日荷三方的协议彻底落实,对全球半导体行业又是一波大洗牌。
当然,事情也没那么容易进行,由于限制范围过大,涉及到的企业过多,不是说限制就限制的。就在日本刚公布限制细则,美芯片巨头就被中方审查了,发生了什么?
根据官方消息,为保障关键信息设施供应链安全,防范产品问题隐患造成网络安全风险,对美光科技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美光科技是全球第三大存储芯片巨头,仅次于三星电子,SK海力士,在中国市场美光科技有着极其重要的存储行业地位,与中国大部分的厂商均有合作。
在消费者层面,美光科技的产品也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但随着这次国家对美光科技实施网络安全审查,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事情还得从2018年说起,那时候美光科技开始向美国建言献策,不断向美国提交游说资料,涉及贸易,知识产权和产品出货等等,这些游说资料的矛头几乎都指向了中国。甚至美光科技亲自出马,与福建晋华这家存储芯片厂商开展专利诉讼。
而福建晋华也因此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此举影响了福建晋华的正常业务开展。
到了2022年,美国对中国存储芯片行业的关注程度更甚,长江存储也被列入“实体清单”,不能正常采购美国技术设备产品。作为国内最大的NAND制造商,长江存储被寄予厚望。
不仅如此,美国把限制范围上升到市场层面,不单单是针对某些企业,哪怕是外企在中国的工厂,也不能正常采购美国设备,比如三星电子,SK海力士位于大陆的工厂均有所影响。
纵观全盘,一个接着一个存储芯片制造商遭受美国限制,只有美光科技安然无恙,成为美国行动背后的最大受益者。
若美国不停止行动,美光科技的竞争对手们会逐步损失市场份额,长此以往就未必是美光科技的对手了。美光科技在大陆没有研发中心,没有存储芯片制造工厂,所以基本不受美国限制的影响。
他在别的地方生产存储芯片,然后出口到中国,并借助美国之手,打压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们,试问美光科技被国内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是无辜的吗?
甚至让人怀疑,美国三番两次对中国存储芯片行业出手,也是美光科技在暗中游说的结果。
所以美光科技被中国审查并不冤,根据美光科技回应称,会积极沟通和全力配合调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美光科技未必是无辜的,一旦真的查出些什么,美光科技还能否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就不好说了。
估计拜登心都碎了,忙活了这么久,到头来自己也讨不了任何好处。而且中国加快芯片行业发展,越是限制,越容易激起自研的决心。
美光科技也许不会就此退出中国市场,但既然能对美光科技下手,就足以说明问题了。面对美国的种种限制措施,中国不会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