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充”满“家”的能量,再出发

掇刀融媒 2025-02-10 09:34:13

2月7日,立春,春节假期进入尾声。在掇刀区麻城镇斗立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一角,几辆新能源汽车正整齐地停靠在充电桩旁。返乡的游子们即将奔赴工作岗位,他们特地为爱车“充”满“家”的能量,带着满满的温暖与希望,再次踏上征程。

斗立村村民阮哲正准备出发前往山西,他的行程较远,充满电上路后,中途再充两次电就到了目的地。让阮哲感到欣慰的是,出发前就能在家门口充满电,不需要专程到城里找充电桩。“回家过年期间,我充了两次电,晚上充,早上拔,太方便了。”阮哲说。

充完电,村民阮杰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新买的新能源车。阮杰在十堰工作,新车还没来得及上牌照,大年初一就开回到了村里。他试了一下,这辆车充2个小时,费用在50元左右,可以跑500公里,算起来1公里1毛钱,阮杰认为很划算。

斗立村党支部书记阮永龙告诉笔者,年前年后,斗立村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很热闹,每天都有四五台车充电。这样的景象在周边村也很常见。笔者在麻城镇丁店村的充电桩前偶遇了来此走访亲友的新能源车主贺泽龙。贺泽龙每年都要来丁店村探亲,这个春节,他发现很多村里都有了充电桩,随走随充,车子在周边跑起来很省心。贺泽龙说,他没想到村里还会有充电桩,过去都跑到城里充电,往往要提前准备好。这次到丁店村,还是他第一次用乡村里的充电桩。

这个春节,乡村里的充电桩让幸福“满格”。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下乡屡获政策利好,解决消费者的“充电”之忧日益迫切。掇刀区迅速启动全区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制定了每村“1快1慢”或“2慢”或“一个直流桩双枪配置”的建设目标,计划完成全区34个行政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其中在麻城镇19个行政村完成全覆盖建设,成为湖北省唯一实现全镇覆盖的建设试点。去年,掇刀区34个行政村充电桩全部完成验收工作。

掇刀区发改局工作人员张强介绍,掇刀区优先选取了一批经济强村、人口大村、交通节点村、旅游名村来布局农村充电设施网络。把公共充电桩建在村委会、已有公共停车场等地,是多数乡村的普遍选择。“从成本角度和交通便利性方面来考虑,停车场可以沿用原本的照明、绿化设施,也不用另外进行土地平整,节省了成本。另外,选址也考虑了每个村组到充电桩的距离,基本上最远的组也就只有两公里左右,让老百姓都能享受便利。”张强说。

春节期间,短途游、近郊游、乡村游、休闲游火热,越来越多的“绿牌”车奔驰在乡道上,充电桩成为“新宠”。小小充电桩,可见乡村新气象。

负责充电桩运营的新心新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节假日增长的充电桩使用需求,项目运维人员加大了维护频次,多次对充电桩的操作界面、充电枪接触性能等进行常规检查测试。公司的智能管理平台系统,对所有的充电桩实行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会实时提醒运维人员。整个春节期间,充电桩运行平稳。

春风拂地,归途再启,这些充电桩如同乡村的温暖驿站,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为远行的游子提供“家”的能量,为路上的过客拂去旅途的“尘埃”。让每一个在此驻足的人,带着乡土的祝福,再出发。(记者 李秦 周桂 张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