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2月21日消息(艾斯)来自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报告写到,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兴起,尤其是生成式AI(GenAI)技术的兴起,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关注AI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眼下中国运营商在5G、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他们也在大力投资和开发AI,希望能够建立先发优势。
Omdia中国研究分析师夏茂森所撰写的这篇报告以中国电信在AI方面的应用为例,描述和分析了AI对电信运营商的意义,并探讨了电信AI在外部领域(消费者和企业业务)和内部领域(如网络优化、员工支持系统、销售和营销内部流程、客户体验管理的内部流程)的应用。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中国电信采用的发展模式是否可被业内其他电信公司所参考和复制。
中国电信AI发展一瞥
作为中国第二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早在2023年之前就开始了对AI技术的研究,并组建了AI技术团队,为大语言模型(LLM)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2023年11月,中国电信推出了其首个大语言模型——星辰大模型,参数规模达到千亿级。该运营商已开始探索融合“网络+云+AI+应用”的商业模式,旨在为社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服务。
2024年1月,中国电信宣布全面开源星辰大模型,将源代码、算法逻辑和预训练的基础模型提供给第三方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目前,中国电信正利用星辰大模型的能力来增强内部运营,如网络优化和客户体验管理。此外,通过将这些模型与其网络、云和应用解决方案集成,该运营商开始向外部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嵌入式AI服务。
中国电信的AI集成:提高内部效率与解锁外部机会
在内部领域,中国电信正利用AI推进在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包括网络优化、网络安全、销售和营销(内部流程)、客户体验管理(内部流程),例如整理用户信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和营销策略。
以网络优化为例,从2024年开始,中国电信在其5G核心网中实施分配和预测等AI能力,从而显著提升了关键绩效指标(KPI):识别潜在网络容量问题的自动化率达到60%;检测和定位低质量IP中继问题的时间从几小时缩短到几分钟。
该系统还支持21种不同场景的自动故障处理,增强了网络的主动和预测性维护能力。此外,运营商还开发了“星辰智慧AI节能系统”,实现了对基站、机房和数据中心的精准节能,中国电信声称2024年上半年通过AI节能技术累计节电近5亿度。
在外部领域,中国电信将生成式AI的能力与现有的专网和云服务相结合,丰富了其企业数字服务组合。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将星辰大模型的基础能力与行业知识相结合,推出了32个面向数字治理、数字民生、数字经济的大模型。该运营商这一举措为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持,目前已为7600多家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服务。
通过采用和利用生成式AI的能力,中国电信将能够在“网络+云+人工智能+应用”的框架下提供更多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随着星辰大模型的开源和open API的提供,中国电信可以与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及其算力和数据资源)建立联系,逐步构建一个涵盖模型、算法和应用的AI生态系统。
Omdia建议
夏茂森指出,随着AI浪潮的兴起,该技术有望赋能千行百业,而电信运营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网络连接及其在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当中的用户群,电信运营商可以成为端侧AI能力的推动者。此外,拥有云、数据中心和算力能力的电信运营商可以考虑开发自己的AI解决方案,也可以与第三方AI公司合作,成为基于云的AI应用的提供商。
以中国电信为例,Omdia认为对内部领域的AI应用进行投资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考虑到生成式AI可以为网络运营、客户管理和客户服务带来的重要功能和好处。开发专有的大语言模型并非强制性的;电信运营商也可以与第三方AI公司合作来实现内部AI部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电信运营商的现有数据并不总是可以只用用于模型训练。
在引入第三方预训练模型之前,合理组织数据集,准备好经过微调的数据优先模型,可以提高训练效率和准确性。此外,数据隐私也是与AI公司合作时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鉴于运营商持有的用户数据包括极其敏感和私密的个人信息,在与第三方合作进行模型训练和应用开发时,保护数据隐私至关重要。数据保护的关键措施包括数据匿名化和去标识化,在收集时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明确界定第三方对数据的控制权和访问权限等。
在外部领域,电信运营商应该考虑目前在企业服务方面的业务规模,以确定是否提供针对垂直行业的生成式AI产品,平衡投资和盈利。电信运营商还可以与AI公司合作利用网络和连接开发B2B AI服务,从而打造融合云、网络和第三方AI资源的集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