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客官老爷们大家好啊,小锋又和您见面了。
章武二年夏,猇亭火光照亮长江。当蜀汉大军在烈焰中溃散时,一位东吴将领却率军悄然封锁了西北要道。他不是陆逊,亦非韩当,而是刚刚接替吕蒙成为江陵督的朱然。这个注定被漫天火光遮蔽的身影,用教科书级的阻击战证明:胜利不仅需要点燃火把的手,更需要守住胜利果实的盾。
建安二十四年冬夜,吕蒙白袍渡江的船队里藏着两个未来名将:四十二岁的朱然与二十四岁的陆逊。这位出身东吴顶级豪族(其父朱治是孙策早期谋主)的将领,始终在顶级智囊团的阴影中成长。直到江陵攻防战,孙权才真正看清这位儒将的锋芒——面对曹魏五路大军,他竟将张辽、曹仁等名将挡在城外六个月,连曹操都感叹“朱然真虎臣也”。
夷陵之战的叙事常止于陆逊的火攻奇迹,却鲜少有人注意:刘备残部本可经秭归退入蜀地。是朱然提前卡住石门、马鞍山等要隘,将蜀军逼入巫峡绝地。更惊人的是,他竟在暴雨季完成跨江机动,亲率三千水军封锁三峡出口。当吴军主力忙着收割战果时,这支偏师用精准的战术切割,将蜀汉的败退变成战略崩溃。
朱然的战场艺术在于重构空间价值。他驻守江陵期间,将这座要塞打造成移动战场:城头配备可拆卸的霹雳车,护城河连通长江形成水网,甚至训练士兵在城墙夹层机动防御。这种立体防御理念,让江陵成为东吴最坚固的北大门。其子朱绩继承的不仅是爵位,更有这种将地理劣势转化为战术纵深的独特思维。
当陆逊的将旗插上夷陵山巅时,朱然正在百里外清点俘虏。这对年龄相差十八岁的搭档,意外构成了东吴最稳定的攻防体系。史书总将聚光灯投向创造奇迹者,但那些守住奇迹的人,或许更懂战争的真谛——就像朱然墓中出土的漆木屐,千年后仍带着跨越惊涛的裂痕,却始终保持着昂首向前的姿态。
评述技能,比拼历史,小锋给您还原一个真实的移动版三国杀武将和三国杀对决,有理、有据、有面儿,为您的移动版三国杀增彩助力!各位客官老爷们,咱们下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