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如何设计秦国的军功爵制?三条不同的赛道,一台高效的战争机器

信息周末 2024-09-06 14:12:44

谈春秋战国的历史,很多人提到秦军,就是“尚首功”,推崇砍下敌人脑袋的功劳。这是事实,但这并不是秦国的特点,因为其他国家一样“尚首功”。

早在春秋时代,齐国和吴王夫差打仗,齐国人是不管仗打得咋样,嘴炮永远无敌,于是开战前有人就在担忧,吴国人头发短,等会砍了脑袋不好拎,可见齐国人也是“尚首功”的。仗打完,齐国惨败,吴王夫差送了三千颗齐国甲士的头给鲁国当礼物,可见吴国这个蛮夷,一样“尚首功”。

商鞅的法令,优点恰恰在于避免采用谁砍下敌人首级谁立功的简单计数方法,而有一套精密的算法。

齐“技击”与魏“武卒”的缺点

战国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就是战争,所以给战场上表现出色的人提高待遇,是各国都流行的做法。

《荀子》里有一篇《议兵》,介绍各国军队的特点。荀子是个务实的学者,该理想主义的地方当然仍然有他的坚持,但谈具体问题的时候,非常有针对性。这篇文章写得具体而有针对性,所以也曾作为兵书,单独流传。

齐国人重视的是所谓“技击”,字面意思就是擅长搏斗的技艺,能够击杀敌人的人。不过齐国的制度是,一个战士,如果能够斩获一颗敌人的脑袋,就可以得到八两黄金,但是齐军的基本待遇很差,没有团队的奖励,结果导致齐国军人特别个人英雄主义。荀子说,齐国人打仗不行,根子就在这里了。战斗规模小,面对的敌人弱,齐军勉强可用;大规模战争,面对强大的敌人,齐国军队很容易崩溃。那些单打独斗时骁勇善战的士兵,当起逃兵来,就像飞鸟一样。荀子说,这就叫“亡国之兵”,这样的军队,是会导致国家灭亡的。

说实话,读《左传》,齐国军人就给人这个印象,荀子是战国末期的人,也就是齐国军人的这个特点,还真是几百年没变过。

魏国军队的精锐,叫“武卒”,武卒的选拔标准是:让他们穿上三种依次相连的铠甲,拿着拉力为十二石的弩弓,背着装有五十支箭的箭袋,把戈放在那上面,戴着头盔,佩带宝剑,带上三天的粮食,半天要奔走一百里。

家里要是有这么一位猛男,就可以不用服徭役了,而且会奖励给你肥沃的良田,地段特别好的住宅。

战国初期,魏国军队能够所向无敌,关键就在这里。但是,魏武卒的选拔制度有一个隐患,就是不可持续。因为一个男人,保持那么优秀的身体素质的时间,其实没几年,年纪大了就达不到这个标准了。而已经给的待遇,就没法收回了。当然,会有年轻人成长起来,但是要给年青一代的勇士们同样这么好的待遇,没这么多土地和房产了。那就只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那么新人肯定有意见,他们的战斗意志,作战的积极性,肯定不如老一辈了,甚至会想,我这么优秀我就另外找出路,不去当这个魏武卒了。所以魏国军队的战斗力就在不断下滑。

商鞅是在魏国生活、工作过的,他是公叔痤的门客,公叔痤则多次指挥魏军作战,打过胜仗,也做过秦国的俘虏。所以,魏武卒的辉煌历史,商鞅是知道的;魏国军队怎样走了下坡路,商鞅是近距离观察到的,甚至有切身体会的。所以毫无疑问,商鞅到秦国之前,是既学习了魏国的经验,也思考过怎样规避魏国的问题。有些问题,一旦产生了就很难解决,所谓积重难返,但是,可以在起步阶段就把它绕过去。

至于齐国军队的那个老毛病,那已经是各国间流行的段子了。和商鞅同时代的人物庞涓,就说过:“我固知齐军怯。”我一向知道齐军是很胆小的。商鞅肯定也知道齐国的毛病,也在想解决办法。

改革往往是有后发优势的,后发优势很重要的一点,很多坑前面的人都帮你踩过了。

秦军的团队精神为何强

商鞅在秦国怎样变法,怎样既让秦国变得勇于作战,又避免重蹈齐国、魏国的覆辙的?很多实施细则值得关注,比如说:

“五人来簿为伍,一人羽而轻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则复。”

五个人一个编队,一个人当了逃兵,另外四个人就要处死,这是防止人当逃兵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说一个当了逃兵,另外四个人一定处死,必然导致这四个人也逃亡,所以要给将功补过的机会。上了战场,如果能每人斩获一颗人头,就免罪。

再比如:

“五(十)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

军队里,五十个人设一个屯长,一百人设一个将领。打仗的时候,身为百人将和屯长,斩首了也并不记功。这应该是考虑到两点:第一,身为将领,你更重要的工作是指挥好你的团队;第二,避免身为团队领导,抢下属的功劳。你是普通士兵,我是百人将,你砍的人头,我是你的上级,我说是我砍的,你让不让给我?

那么,身为百人将,绩效体现在哪里呢?团队的斩获,如果一次战役,我们这个一百人的团队,斩首三十三颗以上,这就完成KPI了,当时术语叫“盈论”,于是作为百人将和屯长,就都可以获得一级爵位。

类似的规定还有很多,确实可以感受到,秦军的团队精神是很强的。东方各国,提到秦军咒骂居多,把秦国人说得像野兽一样,这是很狭隘的,野兽没有这种组织能力。不是说秦军不残暴,但如果秦军仅仅是残暴,是不可能有那么强的战斗力的。

相比东方各国,秦军确实有组织优势。有些其他国家的将领,一到秦国指挥秦军,立刻就变得非常能打,他如果留在自己的祖国,可能几辈子也成不了名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蒙氏家族,蒙恬他们家。蒙家本是齐国人,他们家是到了秦国之后,世世代代指挥作战,成了所谓将门,如果一直在齐国,他家没准就不是打仗,而是改谈战争哲学了。

以上是说,秦军的军事组织很注重团队精神,避免了齐国那种各自为政的问题。

秦国军人如何获得爵位及享受哪些待遇

那么,魏国那种给精锐部队待遇太好,以至于难以为继的问题怎么解决的呢?

我们观察一下普通秦国军人如何获得爵位,以及立功后的待遇:

第一,获得爵位并不容易。

斩首一名穿甲的敌人,获得爵位一级。有资格穿甲,说明不是普通士兵。还有,用比较安全的方式杀死一名敌人,比如用弩箭射杀敌人,也得不到人头。

报功的时候,你交上去的人头,很可能被执法官吏审核不通过。比如秦简里有记载说,有一颗交上去的人头,脖子部分残余太短了,看不见喉结,怀疑是杀了女的冒功,就没有批准立功的申请。

从出土文献看,没有爵位的秦国人,要远远多于有爵位的。

第二,获得爵位后,除了奖励土地、房产外,还可以获得“庶子”。

获得一级爵位,可以得到不少土地和宅地,待遇很不错,不过当时秦国的人口少,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待遇也不算特别高。为了让爵位显得更诱人,还奖励你一名“庶子”。大家族里,庶出的孩子当奴仆使唤,这里的庶子,其实是仆人的意思。不打仗的时候,庶子要给有爵位的这位,每个月免费干六天活儿,打仗的时候,庶子给有爵位的这位当跟班。

就是说,你有爵位,官府给你的物质上奖励,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你拥有了剥削没有爵位的人的资格。对于有的人来说,这个快乐可能更大于物质上的奖励;而对于不想被剥削的人来说,出路就是赶紧也获得爵位。你想,一个人活得很淡定,说我不想要更多的土地和房产,这样的人是有的;但是,突然有一天一个官吏来敲你的门,告诉你说,你的邻居立军功了,拥有了一级爵位是一位“公士”了,以后你就是你邻居的“庶子”了,你邻居喊你去他家打杂,你得去,不然犯法。这个恐怕是搁谁也不乐意的。

这样,在秦国民众之间,竞争机制就形成了。而对于秦国的官府来说,奖励立军功的人的支出,就远远不像魏国那么高了。

第三,爵位可以免役、抵罪或者减刑。

按照秦国的法律,普通人六十岁免老,你到了六十岁,一般来说徭役、兵役就不找你了。而如果你拥有了爵位,五十六岁就可以免老。徭役、兵役很辛苦很危险,提前免老,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犯罪了应该受刑,如果你有二级、三级、四级爵位,那就降低你的级别,但可以免于受刑。如果只有一级爵位,那就重回新手村,变成无爵的人。本来要砍一只脚,变成只是削掉一级爵位,你是乐意还是不乐意?秦国的法律非常严苛,一不留神就会犯罪,所以弄到爵位护身,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比如押送犯人,却让犯人逃了,如果你没有爵位,那就犯人该受什么刑,你就受什么刑,如果你有爵位,那就罚你到官府里服役。还有,有爵位的犯罪服役,可以不用穿囚徒的衣服。总之,你有爵位,秦法就会在各种场合帮你维持一点体面,没有爵位,那就怎么羞辱你都行。

总之,如果让我穿越到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我也是无论如何要赶紧弄到一个爵位的,不然太危险了。而秦国并没有因为给了民众爵位增加多少支出。当然支出还是有的,但是显然不至于像魏武卒那样很快就把国家经济给拖垮。

还有,作为一个普通秦国人,你再怎么努力,大概也就能够达到四级爵,而且随时重回新手村。至于秦国贵族,实际上和普通人不在一个赛道上。

从十七等爵到二十等爵

商鞅到秦国之后,帮助秦国发展出一套爵位制度,要在战场立功,才可以获得爵位,所以叫军功爵制。因为发展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代,爵位分二十等,后来汉朝也延续这个划分,所以这个制度往往也叫二十等爵制。但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商鞅变法时爵位到底怎么分的不清楚,但肯定不是二十等。《商君书·境内》提供了一份等级划分,应该是商鞅变法后不太久的情况,据军功爵制的研究专家朱绍侯先生考证分析,是爵位分十七等,后来才发展为二十等。不过,军功爵制怎么从十七等变成二十等的,倒是能说明很多问题。

下面的表格,是十七等爵和二十等爵的爵位名称。十七等爵可以分三个档次,由低到高是:士爵、大夫爵和卿爵,二十等爵又多了一个更高的档次:侯爵。

商鞅变法,给普通人带来的机遇是,你可以获得士爵,一般来说最高可以获得四级爵“不更”。再往上,就有各种条条框框卡着你。虽然如此,本来不许你上楼,现在给你上楼了,虽然不允许你上到高层,但是激励效应还是很大的。何况上一讲也说过,不往楼上爬,是很危险的,有可能受到新法的惩罚。所谓威逼利诱,即使二楼、三楼对你的利诱没有那么大,但掉到地下室的威逼还是怕的。

还有,普通人很难获得大夫爵,但不是绝对没机会。这个没有太清晰的证据,我推测是大概存在着一个缓慢放开的过程。就是每到关键时刻,就会放一批大夫爵出来,让普通人有一种打破人生天花板的成就感,激励你在战场上卖命。

大夫爵

再看大夫爵。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本来就有大夫这个阶层的贵族,又可以分成普通大夫和地位更高的五大夫。商鞅变法之后,大夫爵被细分为五个等级,其实,划分更多的等级也就是制造更多的竞争。

原来国以下就是乡,普通大夫特权的根基,本来在乡里。商鞅变法后,在国和乡之间,增加了县这个层级,后来又有了郡这个层级。普通大夫就失去了立足本乡,和国家对话沟通的资格。就是说,商鞅变法不是直接剥夺这些大夫的权力,而是通过增加层级,无形中消解了这些大夫的权力。

对这些大夫,商鞅是在你之上通过增加层级来压着你,在你之下开放上升通道来稀释你。刚说了,原来士阶层的人足够努力,也可能获得大夫爵,原来的大夫会不愿意和他们为伍。这个心态很常见,你看金庸的《笑傲江湖》里,少林寺作为武林第一门派,对青城派的人非常客气,“青城派余观主如何如何”“这位青城少侠如何如何”,因为优越感够强,所以态度可以足够平和。华山派的令狐冲最看不起青城派,“青城派的余矮子”“狗熊野猪,青城四兽”,因为华山派没比青城派强多少,而且在走下坡路,所以就比较焦虑。

但是,普通大夫也不仅仅是被打击的对象,也给机会。大夫按照新法的要求足够努力,如果能够成为第七级公大夫,第八级公乘,就相当体面了。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曾经回忆过(刘邦是秦统一前出生,秦始皇时代当过公务员,所以他有很多战国、秦朝的记忆),刘邦说:公大夫、公乘,都是高爵,很高级的。“爵或人君,上所尊礼”,拥有这样的爵位,皇帝都是很尊重的,“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想当年秦朝的时候,一个公大夫,到县里去,县令、县丞都是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们。可见,作为一个基层公务人员,刘邦对公大夫、公乘的气派,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大夫爵的最高一级五大夫,当然更加地位尊崇。拥有五大夫爵,就有指挥一支方面军作战的资格。秦始皇巡游天下,留下很多刻石,跟在秦始皇身边的,地位高的也可以留名,其中有几个人,就是以五大夫的身份留下名字的。

因为资料不足,起点不高而做到五大夫的,能找到的唯一一个例子,好像就是泰山上的那棵松树,因为它让秦始皇避雨了还没有被雷劈,护驾有功,这倒是也算军功,因此这棵松树被赐爵五大夫。

抛开这个传说不谈,能获得五大夫爵位的人,大多数起点就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比如说在岳麓秦简里,我们看到将军冯毋择的爵位曾经是五大夫,冯毋择是冯亭的后人,冯亭就是那位韩国的上党郡守,死活不肯投降秦国,结果投降了赵国引发长平之战。他的后人到秦国做官了,秦国也是不计前嫌广纳人才,你也是别的国家的贵族出身,来了给你个五大夫。

卿爵

再看卿爵。军功爵的金字塔,越接近塔尖,人数越少,分层却越细。能拥有卿爵的,总共也没多少人,却细分了八九层。

卿爵当中,好几个爵名里都带着“庶长”。庶长这个头衔,是秦国本来就有的。庶就是多,庶长字面意思就是很多人的尊长。商鞅变法前,有好几个庶长非常活跃,干的是废立国君的事,可见权力之大。

我很怀疑庶长本来不是代表地位的爵位,而是和具体权力挂钩的官。《史记》说,商鞅得秦孝公的信任,以左庶长的身份,开始变法,后来因为变法很成功,升任大良造。当时大良造就是最高级的爵位了。但是1995年有个考古发现,在咸阳的一个工厂里发现了一个战国时秦国的兵器配件,上面铭文是“十九年大良造庶长鞅”,也就是说,秦孝公十九年的时候,商鞅既是大良造又是庶长,而不是由庶长升为大良造。此外史料中还有不少人既是庶长又有其他卿爵的例子,所以庶长很可能本来是官名,后来更多人获得了庶长头衔,但是不再给实权,慢慢庶长才演变成了爵,这种现象在官制演变中其实也很常见。

史料当中,拥有卿爵的人,都不是从基层干起的。《史记》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即使是宗室成员,不立军功的话,家族名册里没你。这个记录不必怀疑他的真实性,但是身为宗室成员,你要立军功,难度和普通士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商君书》里讲,一场围城战,斩首八千,或者一场野战,斩首二千,都算达标,士兵和各级军官当然都有奖励,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大将、御、参皆赐爵三级”,这次战争的指挥者,也就是大将,还有给大将驾车的御者,还有和大将乘坐同一辆车的骖乘,都赐三级爵位。

这就意味着,假设你是一个秦国的王子,今年要打仗了,跟着去,啥也不用干,你就和大将坐在一辆车上,仗打赢了,你三级爵位就到手了。

这个制度,它公平吗?显然和公平没什么关系。但是有意义吗?是有意义的。身为王子或者什么别的大贵族,你不用和基层将士同甘共苦,但是你不能脱离前线,你要熟悉战场,你要和军方的重要人物搞好关系,这样将来如果要用你打仗,你指挥起来才不会离谱。

非常典型的一个正面案例,就是秦惠文王的弟弟樗里子,《史记》里记录樗里子的第一个爵位是“右更”,当时还是十七等爵,右更是十五级,距离当时的最高爵大良造两步之遥。樗里子应该是很小的时候就参加过很多军事行动,然后一出道就是高手,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再看名将白起,白家应该也是秦国的世家大族,《左传》里就有姓白的秦国将领。《史记》记载的白起的第一个爵位是左庶长,然后打了一系列胜仗,很快升为左更,又升为大良造。注意,白起获得十七等爵的最高爵大良造的时候,还只是他辉煌的军事生涯的起步阶段,著名的伐楚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都还没打呢。

比较十七等爵和二十等爵,会发现士爵和大夫爵是非常稳定的,没有变化,卿爵却有调整,有增加,后来又多出来两个等级的侯爵。其实就是,作为普通士兵,要获得爵位很难,失去爵位却很容易,所以几个初始的等级里,起起落落你的一辈子就过去了,不需要增加新的等级;但是随着秦国对山东六国的军事优势越来越大,对于起点就很高的大贵族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原来的上限,所以只好增加新爵位,设置新上限,免得赏无可赏。

结论

总结一下,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行的军功爵制,不能说对打破阶层界限完全没有意义,但是这方面的影响,恐怕并没有那么大。这个制度最大的意义,是为不同等级的人设置了不同的赛道,但不论你在哪条赛道上,你都要把精力集中到战争中来。

你是普通民众或者士人,你要努力作战,追求斩下敌人的首级获得爵位,土地田宅之类的收益可能还在其次,重点是要用它来抵罪,还有避免成为有爵位的人的奴仆。

你是一个大夫,你要努力作战,力争在各项考核中“盈论”,达标,这样才能避免和你瞧不起的普通人混到一起,而成为在家乡的县令、县丞面前保持体面的人。这就类似明清的时候,考中一个秀才,可能并没有多少别的权利,但是见县太爷的时候,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诉求,这本身就很重要了。

如果你是大贵族,你至少要亲临一线,了解军队的状况。想奋斗,有不少机会;不想奋斗,可能就难免要被边缘化了。因为日常行政,秦王喜欢用客卿,也就是其他诸侯国到秦国来的人,秦国传统贵族不投身战争而能参与决策的,很少。这样,仗你也不打,行政工作也用不到你,不就只能吃祖宗留下的老本,坐吃山空了吗?

如此看来,秦国上上下下要改善自己的生活,都只有积极投身战争,而一旦远离战争,危机感也就逼上来了。

所以秦国也就不能不成为一台高效的战争机器了。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勃

责编 陈斌

0 阅读:275
评论列表

信息周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