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亭惨剧,岳飞的惨死,无后的皇帝和孙权的诅咒

小龙评历史 2023-02-22 10:23:15

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

——岳飞

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都注定了该地区很容易形成所谓“世族”,世族的存在又进一步影响江南政权的行为逻辑,战争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几员猛将带着一群骁勇善战的士兵就能轻松完成的,兵马钱粮如何供应?人员如何调集?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战争绝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政治和经济问题。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一旦南北对峙格局形成,南方政权发起的北伐战争大多不会有什么结果,这种状况,即便在全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后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要理解南方政权为何总是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北伐,就不能不去理解世族这一特殊群体。

失地难回

靖康二年,徽、钦二帝等一众北宋政权的王公大臣被金兵押解至北方,同年,康王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称帝,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

但这位新皇帝对于在北方与金军决战,收复北方领土似乎并不十分上心,登基后不久,赵构就开始着手准备“巡幸”江南,迁都南方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当时,年仅25岁的岳飞曾向赵构上书,大意是唯有在北方与金军决战,才有可能收复故土。

建炎三年,接替病故的宗泽防御开封的杜充准备放弃开封率军南下,岳飞再次苦谏:北方土地放弃容易,将来再想夺回,必定是难于登天。

后来的历史大体上验证了岳飞的观点,赵构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南宋与金形成南北对峙以来,真正由南宋主导的北伐有2次,都以失败告终。

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重新启用主战派张浚等人着手准备北伐事宜,隆兴北伐前南宋刚刚在防御金帝完颜亮的作战中取得胜利,隆兴北伐之初,宋军同样取得一些进展,但随即在符离溃败,符离之溃后,宋孝宗北伐决心开始动摇,最终在几番拉锯下,双方讲和。

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采纳主战派韩侂胄的北伐建议,但此次北伐本就准备不充分,南宋军中矛盾重重,开禧北伐几乎复制了隆兴北伐的过程,南宋先小胜后大败,最终不得不以杀掉主战的韩侂胄为代价,才换得双方讲和的结局。

当然,宋理宗时期的联蒙灭金取得了成功,但此时的金国早已在蒙军的打击下气息奄奄,但即便如此,南宋军队最初对金国的军事行动依旧连连吃瘪。

如果将北伐失败完全归结于南宋军队战斗力太弱,似乎也难以说通,不要忘了,隆兴北伐的背景可是南宋军队成功击败了南侵的金军,且虞允文指挥的采石大捷中,宋军是以劣势兵力击败数倍于己的金军。

不要说对金军,就是日后对如日中天的蒙古军队,南宋也以半壁江山抵抗了数十年,期间还打出了几场漂亮的仗,甚至在钓鱼城下干掉了蒙古大汗蒙哥。

南宋军队的战斗力似乎非常飘忽不定:防御作战时兵勇将智,即便面对强敌也能打得有来有回,进攻作战时则是君臣不一,将帅离心,士卒梦游,稍遇顿挫即一溃千里。

事实上,这种进攻与防御战争时反差表现,并非南宋专利,南宋军队不过是在重复几百年间南方政权北伐的魔咒,南方政权的这种北伐魔咒,可以追溯到三国的东吴政权。

过不去的合肥

南方政权的政治经济中心江东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归属吴越两国,后并入楚国,随着楚国在秦楚战争中不断失利,其政治中心也开始向东迁移,楚国灭亡后,其传统祖地汉江平原地区抗秦复楚活动并不如何激烈,反而是东南沿海地区亡秦复楚的呼声很高,项梁项羽叔侄正式起兵前就在东南方向的吴中地区广泛活动,该地区凛然成为了反秦策源地,秦始皇多次迅游东南就有震慑反秦势力的用意。

汉帝国统一中国后,政治经济中心均在北方,东南属边缘地区,汉末军阀割据,孙策孙权兄弟以江东扬州为基地,开始逐鹿天下。

三足鼎立局势形成后,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北方九州尽入曹魏之手,东吴孙权得扬、交、荆三州,蜀汉只得益州一州。

孙权自控制江东后便开始大力发展当地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三国时期,蜀汉仅有一州,实力最弱,争霸成功的可能性最小,相比之下,魏吴两国之间战争的胜负更能影响三国历史的最终走向。

自赤壁之战开始,魏吴两国便战火不断,作为弱势方的东吴对于曹魏的防御战大多打得十分漂亮,无论是陆逊对曹休的石亭之战,还是司马昭、诸葛恪对诸葛诞的东兴之战,吴军都成功击退魏军,并取得不小胜利。

但是,轮到吴军主动出击时,战绩却一言难尽,孙权几次三番进攻合肥都无功而返,期间还让张辽名扬四海,送给孙权一个“孙十万”的绰号;打赢东兴之战的诸葛恪在随后主动进攻的新城之战中遭遇惨败,吴军的糟糕战绩不能用东吴国力军力较弱来解释,因为无论是孙权进攻合肥还是诸葛恪进攻新城,局部地区都是吴军占据绝对优势。

首先大力发展江东地区的是三国孙吴政权,江东地区社会运行的总基调也基本在这个时期被奠定,即便日后王朝几度更迭,这一地区的整体社会基调变化都不大。

谁的天下?

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类比魏蜀吴三国:魏国,类似于汉,一个较为正常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蜀国,类似于秦,一个为战争服务的军事帝国;而吴国类似于楚或周,名义上孙家为帝的统一帝国,实际上是各方势力利益平衡后形成的一个紧密联盟。

东汉末年,世家大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但世家大族各地都有,实力却有强有弱,益州世族长期被压制,北方世族如袁家直接参与天下争夺战当中。

而江东世族与二者都不同,他们实力强悍,势力盘根错节,且有强的排他性,外来势力若想完全以武力征服江东世家大族,很容易遭到他们鱼死网破般的反扑,孙策之死就是明证。

江东世族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有明显的地域性,对于问鼎天下的兴趣似乎不高,如果外来统治者愿意保障他们的利益,他们也愿意与外来统治者深度合作,孙权靠着一手制衡之术,从重用江东四大家族之一的陆家陆逊开始,缓和与江东世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稳坐吴王的宝座。

江东世家大族的影响力,甚至比曹魏的世家大族更大,这与魏吴两个政权的组织形式有关,魏国的权力结构更类似于汉朝,中央集权基本完成,世家大族可能会在地方甚至在中央拥有超然的政治地位,但是军队仍牢牢掌握在曹魏统治者手中,但江东世家大族不同,他们可以半公开地拥有军队,江东四大家族,每一个都拥有相当数量的“部曲”,即私兵。

陆逊出自顾陆朱张四大家族的陆家,在协助吕蒙夺荆州之前,陆逊一直在干一件事:清剿山越。

被陆逊打服的山越人,很大一部分被编入了陆家的部曲,巅峰时期,陆家的部曲竟有上万人,《三国演义》将来到荆州对付关羽前的陆逊塑造成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但这并非事实,作为江东四大家族陆家的族长,当时的陆逊的威望确实已经仅次于吕蒙,而吕蒙作为一个在江东没有根基的外来人,他的能量大多来自孙权,陆逊则不同,他的家族本身就极具能量。

日后晋朝“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其实早就在江东上演。

江东世家大族势力强大应该与江东地区地理环境有关,中国南方地区山川河流多于北方,在北方大平原地区,那种最高权力将自己的意志一竿子通到底,直接作用于最基层的方式在南方实行起来比较困难,当初秦始皇在六国推行秦法,在楚地遇到的阻力最大,甚至让楚人痛恨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地步。

更加复杂的地理环境,让江东地区的居民更加重视家族这一组织,即便如今进入了工业社会,南方地区的宗族观念依旧比北方要强。

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希望自己的权力最大化,孙权当然也想在江东实现彻底的中央集权,只是现实情况不允许他这样做。

实力强是江东世家大族的第一个特点,对问鼎天下没兴趣则是另一个。

南方世族与北方世族相比,对于逐鹿中原的兴趣明显不高,像袁绍这样本身就是顶级世族还亲自上场争夺天下的情况在南方世族中从没有出现过。

江东世族为何不愿意直接或间接参与天下争夺战呢?这与中国的政治中心有关。

在农业社会,中华帝国的基本盘永远是北方的大平原农耕区,所以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帝王,都会将都城设在北方,这样一来,帮助君王争夺天下这件事对于江东世族来说,就变成了一件彻头彻尾的赔本买卖,承担北伐的代价,如果成功,胜利果实也要送给别人,从利益角度上讲,这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正是因为此,以江东世家大族为后盾的东吴政权才会表现出如此明显的“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因为孙吴政权在整体上能够保证江东世族的利益,所以面对外来政权军事进犯时,江东世族有钱出钱,有兵出兵,江东集团整体上可做到上下一心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

但是,当孙吴政权的统治者想利用江东世族的力量去北方开疆拓土,江东世族则显得兴趣斐然,这样的吴军根本没什么凝聚力,所以北伐往往虎头蛇尾。

共天下

世家大族这一群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势力达到巅峰,北方关陇集团贵族们最终成为了隋唐帝国的最高统治集团,而南方世家大族成员在侯景之乱中被大量屠杀,隋统一天下后,影响力自然也就小了很多。

隋朝首创的科举制度终结了之前世家大族们垄断权力的世卿世禄制,底层人也拥有了通往权力高层的通道,而世家大族如果几代不出大官门第就会不可避免地衰落,这种制度在有宋一朝得到了巩固。

侯景之乱可以从肉体上干掉世家大族,科举可以从制度上削弱世家大族,但是这些都没有消除江南地区容易产生大家族的社会基础。

随着科举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士大夫这一群体登上历史舞台,士大夫与之前的世家大族有一定区别,他们获得功名需经过科举这一途径,而由于世卿世禄制的消失,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士大夫们会将大量资源倾斜到家族成员教育上,即便在科举制度下,他们的子孙考取功名的可能性也远高于普通人。

有宋一朝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确立了以文官制约武将的基本国策,作为文官的主体,士大夫集团享受着来自赵宋皇帝的极大照顾,大有“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架势。

两宋的另一特点不抑制土地兼并,不抑制土地兼并,最终势必导致土地快速向大地主手中集中,而作为帝国最有权势的一个群体,士大夫集团与大地主必定会合流。

北宋都城汴梁被金军攻破后,康王赵构辗转多次最终选择以临安(杭州)为基地建立南宋王朝,将都城搬到南方,就注定了赵宋王朝的皇帝在做决定时,必须考虑江南士大夫这一群体的利益和诉求。

临安,本意是临时的都城,其隐藏的含义是日后仍要光复汴梁,但是,赶走金人还都汴梁,这一举动势必导致宋王朝政治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北伐这一举动对于江南士大夫来说,不只意味着自己要提供大量的物资支持,同时意味着,一旦战争胜利,自己将被踢出权力核心。

这样的矛盾在历史上一个个南方政权上反复上演,所以南方政权的北伐一次次虎头蛇尾。

忠义人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一个问题,既然以顾陆朱张为首的江东世家大族事实上并不支持孙权的北伐,那为何孙权仍有能力发动一次次虽然不成功,但规模也不小的北伐呢?

答案很简单,上文说道孙权是制衡的高手,他一直在用追随孙坚孙策的淮泗老臣制衡江东世族,而淮泗派的家乡就在北方,他们对于北伐的态度要积极得多,淮泗派老臣在江东政权中同样有不小的能量,前期的周瑜、张昭、鲁肃等重臣皆来自淮泗派,正是有这些人的支持,让孙权的北伐能够成行,北伐的能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淮泗派与江东世族的实力消长。

两派的实力消长当然也与两个派系成员个人能力和帝王的选择有关,但是一个大趋势是:东吴政权的基地在江南的时间越长,江东世族在政权中的话语权就越大。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南宋,宋高宗赵构南渡时,尚有大量北方人追随,他们的家乡在北方,对于收复失地的积极性远高于南方士大夫集团。

而对于南宋政权来说,汴梁被攻克后的情况与魏吴两国之间的情况也有不同。

金作为一个刚刚灭掉辽国在北方建立统治的游牧政权,其人数相比于宋帝国来说太少,面对淮河以北数千万的汉人,金国事实上没有做好彻底统治这些人的准备的(金军攻汴梁本来是想讹诈钱财,怎奈徽、钦二帝太蠢,让金人把做做样子的围城战打成了攻克宋都的灭国战)。

所以,在淮河以北地区,金国统治者事实上尚未建立有效统治,甚至有大量汉人自发组织的抗金武装在积极活动,岳飞北伐时,经常提到一个群体“忠义人”,这些在淮北抗击金人的汉人武装如果能被有效组织起来,同样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果南宋统治者能够趁着金国统治者立足未稳,组织起有效反击,是可能导致金国在北方地区统治彻底崩溃的。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写到,蜀汉政权夺取天下的条件是:待天下有变,尽出荆、益二州之兵,则曹魏政权的子民必定箪食以迎王师,则天下可定。

让我们看看南宋初年的局面吧:北宋新亡,大量北方汉人不服金人统治,甚至直接组织武装与金人对抗,诸葛亮所设想的“天下之变”应该也不过如此吧。

在出兵合理性上,当初魏蜀两国只是正统之争,此时的宋金却有民族之争,蜀国拿一个汉室正统的旗号北伐,北方魏国的百姓能买多大账存疑,但若南宋军队在金国在北方立足未稳之际挥师北上收复失地,北方汉人“迎王师”的热情一定比诸葛亮北伐要高得多。

再来看看朝廷内部,蜀汉政权即便按照诸葛亮的最初设想,也只是地跨荆益二州,而南宋政权则将整个江南地区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且南宋政权刚刚建立之时,也正是江南士大夫的影响力相对最小的时候,朝中大量北方人是支持北伐的。

如果这个情况放在三国时期,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都会毫不犹豫地北伐,因为这才符合一个最高统治者的利益,正常情况下,主张北伐的岳飞,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赵构是利益共同体,但赵构这个皇帝十分特殊。

无后的人

有人将岳飞被杀归结为其太缺乏政治智慧,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赢回二圣”这一说法是赵构本人提出而非岳飞,岳飞的说法一直都是“赢回圣眷‘,徽钦二帝的身份不是前代皇帝,而是皇帝赵构的家属,这个表述已经说明,岳飞明确地向赵构表示自己是站队在他的一方的。

另外,被讨论很多的岳飞参与立太子一事也并非那么简单,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朝中疯传,金国准备将钦宗的儿子送回,岳飞此时建议宋高宗赵构立刻立太子以确立自己的正统性,不但不是干政,反而是表忠心。

但问题是赵构是个无后的人,赵构因为受金军惊吓,落下了不能生育的毛病,他的亲儿子在此前已经夭折,而岳飞此时建议赵构立的太子人选,只能是其养子赵昚(后来的宋孝宗)。

而此时的宋高宗赵构只有30岁,他不能生育的病是否能够治好,日后他是否会有亲儿子,如果有,这个太子之位要传给谁,这一切还都是未知数,所以从心理上,赵构并不想早早就立太子。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无后的麻烦远不止于此,如果北方失地真被收复,其他皇室成员真被赢回,他这个无后的皇帝将面临空前的压力,不止徽钦二帝的和其子孙,所有有后的皇子皇孙都可能是威胁赵构的位置,这是赵构的心结之一。

另外,经过几年经营,赵构基本将江南的基本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宋王朝的政治中心仍在江南,即便有赵氏子孙被送回,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但是如果北方被收复,宋王朝的权力格局又得重新划分,变动就代表不确定性,赵构这个无后的皇帝,要扼杀一切不确定性。

所以当金国提出以淮河为界划分国界时,赵构欣然答应,因为淮河为界,不足以带来权力中心的变动,又能为南宋朝廷增加一道天然屏障,这对于急于将权力”落袋为安“的赵构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岳飞从国家利益和一般统治者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在南方待得越久,北伐就越不可能成功,应该趁着金国立足未稳收复失地,但赵构这个特殊的皇帝,他从一开始就比历史上南方的世家大族们更加保守,他太急于将坐实现有的权力了,所以尽管北伐尚有不小的机会,赵构也不想去试一试,所以他果断地选择站在倾向于维持现状的南方士大夫一边。

南方政权的特点加上赵构这个皇帝的特殊性,导致了岳飞的悲剧,其后,南宋政权再想北伐,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岳飞被杀20年后,一个叫辛弃疾的北方年轻人孤身前往南宋,期间,他所在的义军曾经多次力挫金军,他理所应当地认为农民组成的北方义军尚且如此,坐拥整个江南的大宋王师一到必能瓦解金人在北方的统治,但他的结局却是拍遍栏杆,写尽悲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的汉人越来越不可能等来南方的王师,当然,当金国学会如何在北方建立统治后,北方汉人是否还认为南宋的军队是“王师”也是一个未知数。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