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自存自救,冻了11年的脐血,带来的“生机”

脐带血说 2021-12-15 12:23:12

今年初,北京男孩11岁的小翊突感身体不适,并伴有身体淤青和发烧。

父亲梁先生带小翊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检查后得知:孩子血小板等指标出现严重异常。

最终,小翊被确诊为肝炎性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称再障,实际上就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在10-25岁和60岁以上的群体中非常容易发病,而亚洲国家再障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再障的主要表现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代之以脂肪组织而导致全血细胞减少。

此外,再障的表现主要包括也贫血以及贫血导致的乏力及脏器功能的改变,皮肤、黏膜、脏器等出血表现,再障患者通常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易出现感染且难以控制,而同时感染又会加重骨髓抑制。

虽然都是血液相关的疾病,但是再障与白血病是两回事,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再障是骨髓不造血了,而白血病则是骨髓造出了坏血,发病机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既然再障患者得病是因为骨髓不造血了,那么通过后续的治疗,使患者骨髓重新恢复造血功能,自然就能带来病情的减轻甚至痊愈。

虽然不像白血病那么耸人听闻,但是再障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大约80%-90%的患者将在1-2年内死亡,因此对于再障应该进行积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免疫抑制治疗(IST)、促进造血治疗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再障的有效手段,也是临床上优先考虑的治疗原则。

值得庆幸的是,小翊所患的再障是肝炎引发的,也就是说并非自身先天的基因缺陷,完全适合自体脐带血移植治疗。

如果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存储了脐带血的话,那么孩子接受自体脐带血移植,将不会发生任何免疫排斥反应,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被移植进孩子体内后,就像回了家一样很快就会开始造血。

万幸的是,小翊出生的时候,在北京市脐血库储存了脐带血。

当时,梁先生通过医院内的脐带血宣传了解到脐带血的作用和存储脐带血的价值。

出于“一人存储全家受益”的未雨绸缪,梁先生选择了自存脐带血,而这份脐带血最终在11年后成为了挽救小翊的有力武器,也让主治医生很快敲定了移植方案。

择定治疗日期之后,北京市脐血库专职临床送血员将小翊的脐带血送抵医院,在移植仓中,主治医生将这份脐带血缓缓回输到小翊体内。经过40多天的术后观察,确认小翊已经恢复了正常造血。

目前,小翊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都恢复了正常,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正常地学习、生活,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假如小翊没有储存自己的脐带血,那么除了常规的治疗手段外,他唯一的康复希望就在于找到合适的异体造血干细胞。

它的来源可以是从脐血库中寻找配型合适的脐带血,或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合适的骨髓捐赠者。

相比于无需配型的自体脐带血移植,异体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是要困难许多的,而且脐带血中的干细胞会比骨髓中的干细胞发挥更出色,有更小的排异反应。假如配型不理想,或是找不到合适的骨髓捐赠者,小翊的治疗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在临床上很多疾病的治疗中,自体脐带血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自体脐带血是来源于自身的成分,自体使用没有排斥,不受细胞数的限制,不会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严重合并症,对治疗疗效和移植后生存质量的保障都是有优势的。

对于小翊一家来说,小翊顺利出院那天应该是全家最开心的日子。

小翊妈妈对于当年为孩子留存脐带血的决定,觉得非常欣慰正是当时的正确的选择,孩子的健康才多一个保障。

0 阅读:2

脐带血说

简介:本号旨在把最先进的脐带血技术和应用资讯带给大家